-
公开(公告)号:CN11183250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010701602.5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20/13 ,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一种基于长时序植被指数的重建植被遥感判别方法,适用于矿山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通过植被的长时序植被指数,在进过噪声识别与预测值计算后基于傅里叶级数与最小二乘法构建植被生长曲线,进一步得到区域植被在时序年份内的年度植被指数均值,利用线性拟合计算每5年间植被指数的变化趋势,通过某一时点过去与未来5年间变化趋势的差异度作为判别指标,当差异度超过设置的阈值时则认定为重建植被且差异度最大的年份为植被重建起始时间。其有效反映了植被完整的生长过程从而减少了单一时点数据的片面性,噪声识别与预测值计算提高了时序数据的精确度,而植被生长趋势差异度作为判别指标减少了单一年份的异常数据对植被整体生长趋势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40832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0183067.9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V20/52 , G06V10/764 , G06V10/762 , E21F17/00 ,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中突透水情景的判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部署于矿井各巷道中的各监测设备当前监测的水流数据,组成当前的监测数据向量h1;将h1输入到分类器,获取所述分类器输出的h1对应的情景类;根据h1对应的情景类中的情景数据向量所涉及的突水或透水情景,判识当前的突水或透水情景;其中,所述分类器是预先通过分类为不同情景类的情景数据样本集训练得到的。应用本发明能够基于矿井的巷道中各监测设备当前监测的水流数据,快速地判识出矿井中的突透水情景,以便及时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与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50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01602.5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长时序植被指数的重建植被遥感判别方法,适用于矿山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通过植被的长时序植被指数,在进过噪声识别与预测值计算后基于傅里叶级数与最小二乘法构建植被生长曲线,进一步得到区域植被在时序年份内的年度植被指数均值,利用线性拟合计算每5年间植被指数的变化趋势,通过某一时点过去与未来5年间变化趋势的差异度作为判别指标,当差异度超过设置的阈值时则认定为重建植被且差异度最大的年份为植被重建起始时间。其有效反映了植被完整的生长过程从而减少了单一时点数据的片面性,噪声识别与预测值计算提高了时序数据的精确度,而植被生长趋势差异度作为判别指标减少了单一年份的异常数据对植被整体生长趋势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251932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52458.7
申请日:2011-12-30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煤矿盘区皮带下起底控制爆破方法,解决了现有煤矿盘区皮带下起底施工存在费时费力且易损坏设备影响生产的问题。步骤如下:a、皮带下地面采用复合掏槽,爆破作用指数为0.75,掏槽眼槽口宽1m、角度为63°、眼垂深1m,每个掏槽眼的装药量0.4kg;扩槽眼槽口宽1.2m、角度为75°,每个扩槽眼的装药量0.8kg;b、辅助眼采用直眼,辅助眼眼深1.8m、间距0.8m,每个辅助眼的装药量0.8kg;c、切帮眼采用直眼,切帮眼间距为0.4m,每个切帮眼的装药量为0.4kg;d、控制爆破至起底完成。本发明通过控制爆破的实施,加快了施工速度,节约了材料的消耗,确保了巷道内的设施设备的安全,减少了生产成本的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205297631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1113970.9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F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防尘技术,具体为一种环形风、水自动喷雾降尘装置。一种环形风、水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包括一个由中空管道形成的位于竖直平面的环形管路,环形管路的底部和顶部均呈水平分别形成底部水平段和顶部水平段,环形管路在位于非底部水平段的部分固设有多个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均朝向环形管路外侧;环形管路的底部水平段上方设有与环形管路连通的一对单向阀,每个单向阀上均连接有一个电磁阀。在采掘工作面安设环形风、水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在喷雾的作用下形成全断面水雾,气流中粉尘与之接触机率增加,提高捕尘效率,更能够增加呼吸性粉尘的捕尘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2625306U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20296739.8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5G4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通过红外线检测的皮带安全保护装置,解决了现有胶带输送机缺少保护装置易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工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影响的问题。皮带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皮带头部左右两侧的皮带梁上方且位置相互对应的两个箱体,其中一个箱体内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和继电器,红外线接收器与继电器相连,另一个箱体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之间设置有与两者相连的综合保护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保护了工人的人身安全,避免了皮带伤人事故的发生,同时避免了掘进巷道内大块煤矸石进入煤流系统堵塞溜煤眼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经济安全效益较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265035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672634.7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返煤筛选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四个振动筛,四个振动筛整体的下方安装有一部手选皮带,每个振动筛的出口处位于手选皮带上,手选皮带的机头和机尾下方各安装有一台破碎机,并且手选皮带的机头和机尾分别通过溜煤筒与对应的破碎机的进料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筛选系统设计科学,结构合理,装车速度快、筛分效果好,有效缩短了装车时间,提高了煤炭质量,以适应市场,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有效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筛选系统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2645561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296752.3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C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采煤机组截割电机紧固装置,解决了现有截割电机采用螺栓紧固需定期维护存在费时费力、效果差且易发生安全隐患的问题。采煤机组截割电机紧固装置,包括截割电机和套在其上方的摇臂套筒,截割电机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与其轴线对称且与电机接线盒成90°分布的电机护耳,摇臂套筒上固定有与电机护耳位置上下对应的套管护耳,电机护耳与与其对应的套管护耳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在不影响采煤机组的割煤的情况下,使得左右截割电机可以左右互相对换,省时省力的同时方便了维修,效率大幅提升,杜绝了安全事故发生的现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623696U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20858961.7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1D4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平装支架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座和瓦盖,固定座包括固定底板卡座,卡座包括顶板及两个侧板,顶板的中间部分为向下凹的半圆形弧面设计;瓦盖的两端为固定连接板、中间部分为向上凹的半圆形弧面设计,顶板和瓦盖通过螺栓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巧妙、结构合理、制作简单、加工容易、拆卸方便,凭借其简单易拆卸特性,满足了不同型液压支架在有限的空间的运输,满足了斜井、大巷及跨盘区巷道运输液压支架的要求。对于老矿井运送重型液压支架,不必进行矿井巷道的改扩建,投资少适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2629337U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20296895.4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L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综采工作面拖移电缆吊挂装置,解决了现有电缆吊挂装置存在吊挂不整齐、劳动强度大且易刮伤出现泡水现象的问题。包括水平悬挂于巷道顶板的轨道,轨道下方设置有若干个与其滑动连接的吊挂本体,吊挂本体包括左右分布的两块立板,两块立板之间设置有与两者固定的连接条块,连接条块下端固定有连接耳,相邻两连接耳之间连接有铁链,且两块立板的底端外侧固定有基础板,基础板上均固定有两块竖直设置的挡板。本实用新型既节约了原材料,杜绝了电缆磨损及防爆性能指数降低,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不受工作面条件影响,便于安装操作,还方便检修与维护,具有省时、省力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的优点,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