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5233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498849.2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4184 , A61P31/20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核衣壳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组装和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本发明提供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和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药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解决了目前亟需有效的抗HBV药物的问题,提供了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抗HBV药物中的新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823965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611226738.5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及基因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评价人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蛋白)结合分子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在细胞内表达分泌型的包含HBx蛋白和荧光素酶NanoLuciferase(Nluc)两者的融合蛋白,通过检测分泌的融合蛋白的萤光素酶活性,量化分泌的HBx蛋白的水平,本方法可用于筛选和鉴定HBx蛋白的结合分子,为研制HBx蛋白的靶向药物提供支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6864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623276.7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分裂肽(split peptide)的重组人乙型肝炎病毒(rHBV/GFPc)复制子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内含肽(intein)介导的GFP分裂肽高效拼接的方法。本发明中,在乙肝病毒(HBV)基因组核心蛋白(HBc)编码区删除部分序列,并插入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碳端分裂肽C11(EGFPC11)编码序列,构建一种重组HBV(rHBV)复制子系统。rHBV/EGFPc11为一种缺陷病毒,能够在HBc互补条件下实现功能性复制,并表达EGFPC11,在细胞中能与超级折叠绿色荧光蛋白sfGFP氮端分裂肽(sfGFPN1‑10),通过内含肽实现高效拼接,形成完整的功能性荧光蛋白。本发明能应用于HBV感染性细胞克隆的筛选,并能广泛用于HBV抗病毒药物的筛选和评价,具有重要的病毒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008708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510133236.7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上海科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K16/08 , C12N5/20 , G01N33/68 , G01N33/577 , A61K39/395 , A61P31/20 , A61P1/16 , C12R1/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和基因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的单克隆抗体(命名为KY01)及其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以及制备HBx单克隆抗体KY01的方法和可生产KY01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所述的KY01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乙型肝炎病毒已知8种基因型中7种基因型(A、B、C、D、E、F和H)编码的X蛋白,并与其中第61‑120位氨基酸区段特异结合,与HBx蛋白其它部位、HBV其它蛋白、FLAG标签和人蛋白组无特异性反应。本发明的KY01抗体可用于针对HBx蛋白的免疫检测和特异性细胞靶向,为研发HBV感染及其它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239657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1226738.5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及基因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评价人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蛋白)结合分子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在细胞内表达分泌型的包含HBx蛋白和荧光素酶NanoLuciferase(Nluc)两者的融合蛋白,通过检测分泌的融合蛋白的萤光素酶活性,量化分泌的HBx蛋白的水平,本方法可用于筛选和鉴定HBx蛋白的结合分子,为研制HBx蛋白的靶向药物提供支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66352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610616043.1
申请日:2016-07-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N15/85 , A01K67/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509 , A01K67/0275 , A01K2207/15 , A01K2227/105 , A01K2267/0337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医药和基因工程领域,涉及一种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化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与建立该模型所使用的HBV毒株。所述HBV毒株为临床分离株(GenBank No.AF100309.1),其1.3拷贝基因组(核苷酸,nucleotide,nt955-3215/1-1950)克隆入通用质粒载体pUC18后命名为BPS,通过尾静脉高压水动力注射法将BPS置入BALB/c或C57BL/6小鼠后,血清中能够持续检测到HBV的3个主要指标: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酸HBV DNA,且上述指标持续阳性时间可达33周,置入后33周时阳性率可达50%。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HBV持续性感染机制的研究,并为抗HBV药物筛选及评估提供重要的动物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2775470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110122517.4
申请日:2011-05-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K7/06 , C07K7/08 , C07K14/02 , C12N15/51 , C12N15/63 , C12N1/21 , C12N5/10 , A61K39/29 , A61P31/20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能抑制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的短肽,该短肽包含以下氨基酸序列中的任意一种:1)N-亮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异亮氨酸-精氨酸-C;2)1)中所示氨基酸序列中有1-2个氨基酸缺失且能抑制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氨基酸序列;3)1)中所示氨基酸序列中有1-2个氨基酸被替代且能抑制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氨基酸序列;4)1)中所示氨基酸序列中有1个或多个氨基酸插入且能抑制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氨基酸序列;5)1)-4)中所示氨基酸序列重复拼接且能抑制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该短肽的氨基酸序列或者核酸编码序列的构建物和细胞及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62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76349.1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6Q10/10 , G06Q10/02 , G06F16/2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加强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智能一体化管理系统,包括控制终端、系统登录模块、系统设置模块、用户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实验室管理模块、动物房管理模块、仪器设备管理模块、项目统计模块和日志管理模块。本发明是一款高效、便捷、专业的系统管理操作的软件,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项目管理、实验室预约使用、实验人员管理、实验动物及笼位管理、实验室设施设备及耗材管理等,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全流程一体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06847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0276109.8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复旦大学
IPC: A61K31/4375 , A61K31/455 , A61K31/44 , A61P31/14 , A61P11/00 , C07D455/03 , C07D213/79 , C07D213/80 , C07D213/803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小檗碱型吡啶甲酸类季铵盐化合物抗病毒感染病的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了如通式I所示的小檗碱型生物碱吡啶甲酸类季铵盐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抗病毒药物的用途。本发明所述小檗碱型生物碱吡啶甲酸类季铵盐化合物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复制,并具有促免疫效应细胞增殖、抑制/降低生物机体病理性NO生成、抑制IL‑6和自身抗体水平升高的活性,对发热模型动物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同时具有无毒性或低毒性特点,能用于制备预防、缓解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2651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22030.2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Q1/70 , C12Q1/6816 , G01N33/53 , G01N33/68 , C12R1/9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样品检测方法、检测系统、检测装置、试剂盒和应用。本申请的生物样品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测试探针溶于溶剂,制得测试探针溶液,连接测试探针溶液与测试电极;取空白溶剂,连接空白溶剂与对照电极;对测试电极和对照电极输入电源信号,用测量模块测试并记录各自的充放电频率,并通过测量模块设置频率差值为0,设置完成后断开测试探针溶液与测试电极;取待测的生物样品,加入测试探针进行特异性结合,制得待测溶液,连接测试探针溶液与测试电极;对测试电极和对照电极输入电源信号,用测量模块测试并记录各自的充放电频率,计算差值,通过计算获得的差值区分不同的生物样品。该方法准确、高效、快速,大大缩短检测时间,节约检测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