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色同步响应的自组装微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1020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48433.7

    申请日:2012-09-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多功能先进微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磁-色同步响应的自组装微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具有配位场诱导变色能力的过渡金属离子作为磁自旋载体,采用五元氮杂化类有机配体作为自旋电子传递媒介,以强反铁磁性的三核磁挫体二级结构单元为基础,通过溶剂热自组装生长的方法,在阻断基团的协同抑制作用下,控制二级结构单元自组装生长方向,制备了该磁-色同步响应的微孔材料。所制备的微孔材料在水分子的可往复得失过程中能够发生可逆的结构转变,同时伴随着磁-色同步响应性能,在分子基磁性传感器、变色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易于规模化合成。

    一种10-羟基喜树碱的半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54381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41372.9

    申请日:2007-05-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10-羟基喜树碱的半合成方法。其合成方法的步骤为:第一步是在加入缓和剂的贵金属催化剂催化下,将20(S)-喜树碱催化氢化生成四氢喜树碱;第二步是采用常规方法将四氢喜树碱氧化为10-羟基喜树碱;第三步是将第二步得到的10-羟基喜树碱粗品重结晶进行纯化。其中,催化剂采用铂碳催化剂或铑碳催化剂,缓和剂采用含有机化合物。该方法操作简便、总收率可达70-75%、产品纯度大于98.5%,适合较大规模生产。

    一种钆基T1磁共振造影剂FD-Gd-123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8123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03938.4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羧酸吡啶‑三乙酸‑四氮杂环十二烷配体的钆基T1磁共振造影剂FD‑Gd‑123,分子结构通式含有一个羧酸吡啶‑三乙酸‑四氮杂环十二烷配体(DO3A‑PA),一个九配位的三价钆(Gd)离子和n个配位水分子,DO3A‑PA是羧酸吡啶的2号位通过X基团与1,4,7‑三乙酸‑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DO3A)通过共价键相连的大环配体。本发明造影剂FD‑Gd‑123在结构设计上不仅兼具大环非离子型造影剂Gd‑DO3A和大环高稳定型造影剂Gd‑DOTA的优点,且T1加权成磁共振成像数值明显高于临床使用的Gd‑DOTA(3.6mM‑1s‑1)。

    一种诊疗一体的中空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16898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1044117.1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诊疗一体的中空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中空碳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中空结构,满足了光声成像的要求。同时,中空碳的壳层中均匀地分布着顺磁性的磷酸钆纳米粒子和超顺磁性的伽马氧化铁纳米粒子,满足了T1加权成像和T2加权成像的要求。另一方面,中空碳材料由于自身的多孔性,能够作为药物的载体,实现药物递送的功能。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材料实现了T1、T2核磁共振造影成像、光声造影成像与递药功能的集成。所得纳米诊疗一体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在细胞水平和小鼠水平都得到了验证,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种诊疗一体的中空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16898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44117.1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诊疗一体的中空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中空碳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中空结构,满足了光声成像的要求。同时,中空碳的壳层中均匀地分布着顺磁性的磷酸钆纳米粒子和超顺磁性的伽马氧化铁纳米粒子,满足了T1加权成像和T2加权成像的要求。另一方面,中空碳材料由于自身的多孔性,能够作为药物的载体,实现药物递送的功能。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材料实现了T1、T2核磁共振造影成像、光声造影成像与递药功能的集成。所得纳米诊疗一体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在细胞水平和小鼠水平都得到了验证,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种吲哚类抗癌药物分子的微反应器串联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8798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803495.4

    申请日:2019-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吲哚类抗癌药物分子的微反应器串联合成方法,将反应液1和反应液2混合通入第一微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得到第一流出液,所述第一流出液与反应液3混合通入第二微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得到第二流出液,所述第二流出液与反应液4混合通入第三微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得到最终流出液,将所述最终流出液浓缩分离,即得吲哚类抗癌药物分子,所述反应液1为含5‑溴‑3‑氨基‑2‑取代(R1)‑吡啶的混合溶液,反应液2为取代(R2)苯磺酰氯,反应液3为含双联频哪醇基二硼的混合溶液,反应液4为含5‑溴‑7‑氮杂吲哚衍生物的混合溶液,所述吲哚类抗癌药物分子为苯磺酰胺吡啶联氮杂吲哚类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反应效率高、副反应少、生产工艺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