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8687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26490.X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该电极材料的化学式为CeNb3O9。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可逆比容量高和循环性能极其优异等优点。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材料所涉及的制备方法合成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储能设备,在能源储存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为用于二次钠离子电池负极的材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明治结构钴镍合金颗粒/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4741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0695289.1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三明治结构钴镍合金颗粒/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选用氧化石墨烯作为钴镍离子螯合生长的碳基,通过改变螯合剂,PH调节剂种类和前驱液浓度大小,制得尺寸分布为0.2µm‑‑1.2µm的钴镍合金颗粒,并螯合分散于还原石墨烯的表面;再通过后续的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钴镍合金/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微波吸收领域表现出优异的损耗性能,尤其当复合物中分散的钴镍合金颗粒平均尺寸在0.8µm的时,其最大的微波损耗可达到‑54.4 dB(次微波吸收峰为‑45.4 dB),带宽高达4 GHz,作为微波吸收的新型吸波材料,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有多级核壳结构的二氧化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408756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174128.8

    申请日:2018-03-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级核壳结构的二氧化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溶剂热法,使用3‑巯基丙酸为酸,无水甲醇作溶剂,合成了“俄罗斯套娃”状的二氧化铈多级核壳结构的微球。本发明制备的多级核壳结构的二氧化铈微球具有低密度,强吸收和宽频带的特点,作为微波吸收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在2‑18GHz的测试范围内,二氧化铈在频率为14.47GHz时,具有最强吸收为‑71.39dB和最大有效吸收带宽(

    透射电镜的原位加电砷化铟/锑化镓超晶格半导体样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654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602961.3

    申请日:2017-07-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透射电镜的原位加电砷化铟/锑化镓超晶格半导体样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由高温导电粘结胶制备、超晶格体材料透射样品和原位电极制备三部分组成。砷化铟/锑化镓化合物超晶格半导体通过导电胶对粘、机械减薄等过程,制备出适合透射电镜表征测试的样品,之后利用绝缘漆包线使之与四电极透射电镜样品台连接,即可开展透射电镜原位加电测试。砷化铟/锑化镓超晶格半导体作为经典实用的红外光电探测器件,研究其微观结构与载流子性质之间的物理机理和加电工作状态下载流子输运机理有助于红外探测器、量子级联激光器等光电器件的设计。

    基于铜片的花状、落叶状碱式磷酸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732693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611012615.1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铜片的花状、落叶状碱式磷酸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常温液相生长方法在铜片上制备出花状、落叶状两种形貌的碱式磷酸铜,并分别对其进行罗丹明6G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及循环性能测试,表现出优异性能。常温全光谱照射下,花状碱式磷酸铜片照射1h,染料降解率可达92.7%,循环5次实验,染料降解效率可维持80%以上;落叶状碱式磷酸铜片照射40min,染料降解率可达96.9%,循环5次实验,染料降解效率可维持85%;可作为一类新型光催化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种复合材料制备常温进行,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原料污染小,易于工业产业化。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异常脑区精准定位与矫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084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821250.5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学图像处理及应用领域,涉及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异常脑区精准定位与矫正方法;尤其涉及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信号的计算脑区间活动相关性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利用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rs-fMRI)精确检测与计算受试者全脑任意脑区之间的活动相关性,亦即全脑功能连接(FC),本方法能为个体大脑功能连接的检测与群体大数据整合研究为包含抑郁症在内的各种脑疾病病变提供医学依据,以及为个体生理心理健康水平评价提供客观依据。进一步所述方法可用于确定rTMS干预的靶点区域以及有助于利用rTMS针对个体目标区域进行精准干预,以及临床使用rTMS制定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干预措施。

    碳/硫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87890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99711.0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 B82Y30/00 B82Y40/00 H01M4/908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硫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的可控合成,得到具有球形形貌的碳球材料,与硫进行复合后,碳球表面长出了硫纳米晶小颗粒。该碳/硫复合材料有着较好的电催化性能,氧还原反应起始电位为‑0.18V,极限扩散电流为3.5mA/cm‑2。另外,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低、效率高,更易于工业放大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作为一类有着较为新型的结构的有效的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16601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026634.8

    申请日:2017-01-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H01M4/366 H01M4/525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储存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Li‑Mn‑Ni‑O体系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组分比例下的电性能,找出综合性能最佳的化合物配比。Li2MnO3/LiMO2(M=Mn,Ni)层状正极材料以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被视为最具竞争力的新一代锂电池正极材料,而Li‑Mn‑Ni‑O体系因造价成本低廉并且无毒性,更易于大规模生产并商业化。本发明通过最优配方比合成出来的正极材料,其晶体结构完整,结构均匀性好,表现出非常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在标准0.1C的电流密度下进行充放电,材料的比容量高达270mA•h/g,在该电流下循环50次,容量保持率高达95.1%。该正极材料同时兼具了较高的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具有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

    一种Co/ZnO@PPy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0314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0500474.7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ZnO@PPy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Co/ZnO通过便捷的水热反应‑氢氩气还原所得,呈微米实心柱,表面为纵向条纹状,继续通过原位气相聚合法包覆聚吡咯(PPy)成功构筑微米尺度实心柱状Co/ZnO@PPy复合材料,其表面呈多孔蜂窝状结构。其多孔蜂窝结构形成的3D交织导电网络提供了很好的电子传输,有助于提高介电损耗能力;此外,富含缺陷的ZnO与聚吡咯接触良好,有利于界面极化、多重散射以及阻抗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蜂窝状实心柱Co/ZnO@PPy复合材料的有效吸收带宽可达到5.4GHz,最大反射损耗为‑57.4dB,在2.0‑18.0GHz频率范围内展现出优异的电磁波损耗能力。

    一种由刺状Ni单质修饰的MXene微球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9088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1526727.X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刺状Ni单质修饰的MXene微球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复合吸波材料中的少层MXene利用模板法被塑造为三维球形结构,原位生长在MXene微球表面的刺状Ni单质构成整体的海胆状结构。本发明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球形模板,MXene通过氢键作用力结合在PMMA表面,随后以水热方法在其表面原位生长具有高度各向异性的刺状Ni单质,制得具有海胆状形貌的材料。本发明中的MXene@Ni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在厚度仅为1.5mm时最强反射损耗值可达到‑59.6dB。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材料性能优异,在微波吸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