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6408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811166260.0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新的异甾体生物碱化合物,具体涉及一种从托里贝母中分离得到的(I)结构的异甾体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在制备平喘药物中的用途。所述化合物为5β‑瑟文碱‑3α,20β‑二醇‑6‑酮,经实验证实,所述的化合物对乙酰胆碱诱发的气管平滑肌收缩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可用于制备平喘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或阻塞性肺气肿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2796112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110137006.X
申请日:2011-05-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93/04 , A61K31/352 , A61P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从白桂木中分离得到的式(I)结构的异戊烯基黄酮化合物及其用途。该化合物经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具有明显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该化合物可作为制备新的预防或治疗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药物的先导化合物,也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临床常见多发的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药物。(I)
-
公开(公告)号:CN10339363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168616.5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A61K31/352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式(I)结构化合物的用途,具体涉及所述化合物(5aR,10aS)-5a,10a-二氢-1,3,8,10a-四羟基-2,5a-二(3-甲基-2-丁烯基)-11H-苯并呋喃[3,2-b][1]苯并吡喃-11-酮在治疗代谢性疾病中的用途。该化合物从黑桑中分离得到。实验证实,该化合物具有很强的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增加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可进一步制成胰岛素增敏剂、降糖药物以及降脂药物应用于医药领域。(I)。
-
公开(公告)号:CN101829079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047608.9
申请日:2009-03-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A61K31/343 , A61P3/04 , A61P3/00 , A61P4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式(I)结构化合物的用途,具体涉及所述化合物(E)-5-[6-羟基-5-(3-甲基-1-丁烯基)-2-苯并呋喃基]苯-1,3-二醇在制备胰脂肪酶抑制剂中的用途。该化合物从光叶桂木中分离得到。实验证实,该化合物对胰脂肪酶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可作为研制新的预防或治疗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药物的先导化合物,也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临床常见多发的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450047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710171483.1
申请日:2007-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复旦大学
IPC: A61K31/047 , A61K8/35 , A61K8/34 , A61K8/49 , A61K8/60 , A61K8/67 , A61K8/97 , A61P17/00 , A61Q19/00 , A61Q19/04 , A23L3/3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黑桑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I)的用途。该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应用于防治皮肤色斑、雀斑、老年斑等皮肤的色素沉着和美白以及食品添加剂。通过对其抑制活性的测定,证明化合物(I)的活性很强,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化合物(I)对于黑色素瘤细胞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黑色素瘤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黑色素的生物合成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3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063390.7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98/18 , C07D498/2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从滑桃树中分离得到的天然美登素类化合物及其在制药中的用途。具体涉及式(I)化合物甲基特利回生(methyltrewiasine,即4,24‑二氧杂‑9,22‑二氮杂四环[19.3.1.110,14.03,5]二十六烷美登素衍生物)和式(II)化合物N‑甲基特利福洛林(N‑methyltreflorine,即3,7,30‑三氧杂‑9,22,27‑三氮杂五环[20.8.2.16,10.117,21.02,4]三十四烷特利福洛林衍生物)。所述化合物从滑桃树干燥果实中提取得到,试验证实其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尤其是抗人宫颈癌、人白血病和人乳腺癌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4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264347.9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307/54 , C07D307/93 , A61P3/06 , A61K31/341 , A61K31/365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天然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其药用用途,具体涉及式(I)化合物10(5→3)‑abeo‑15,16‑环氧1,4,13(16),14‑克罗烷四烯‑18,19‑内酯,式(II)化合物4(5→19)‑abeo‑15,16‑环氧‑2,4,10(1),13(16),14‑克罗烷五烯‑18‑羧酸,式(III)化合物5,10‑seco‑15,16‑环氧‑1,3,5(19),13(16),14‑克罗烷五烯‑18‑羧酸,及其在制备ATP柠檬酸裂解酶抑制剂中用途。本发明经实验证实,所述的化合物从车桑子中干燥地上部分提取得到,对ATP柠檬酸裂解酶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ATP柠檬酸裂解酶抑制剂以及制备预防或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或先导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8723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811005159.7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D493/04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式(I)结构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具体涉及所述化合物8‑(3,4‑二羟基苯)‑5‑羟基‑7‑甲氧基‑2‑羟甲基‑2‑甲基‑10‑(3‑甲基‑2‑丁烯基)‑2H,6H‑苯并[1,2‑b:5,4‑b']二吡喃‑6‑酮及其在制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中的用途。该化合物从藤构中提取得到,实验证实,该化合物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可作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以及研制新的预防或治疗2型糖尿病的先导化合物,也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临床常见多发的2型糖尿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575449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0591425.2
申请日:2018-06-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式(I)结构化合物的新的药用用途,具体涉及式(I)化合物5‑甲基‑2‑[(2E,6E)‑3,7,11‑三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基]‑1,3‑苯二酚在制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中的用途;该化合物从林芝杜鹃中分离得到;实验证实,该化合物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可作为研制新的预防或治疗2型糖尿病的先导化合物,也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临床常见多发的2型糖尿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393637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168616.5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A61K31/352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式(I)结构化合物的用途,具体涉及所述化合物(5aR,10aS)-5a,10a-二氢-1,3,8,10a-四羟基-2,5a-二(3-甲基-2-丁烯基)-11H-苯并呋喃[3,2-b][1]苯并吡喃-11-酮在治疗代谢性疾病中的用途。该化合物从黑桑中分离得到。实验证实,该化合物具有很强的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增加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可进一步制成胰岛素增敏剂、降糖药物以及降脂药物应用于医药领域。(I)。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