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324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803261.6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匿名认证方法、第三方认证中心、用户节点及边缘服务器。包括:向电力匿名认证系统实体初始化,生成第三方安全参数、边缘服务器公钥和边缘服务器私钥;接收用户节点发送的注册请求;根据第三方安全参数生成用户安全参数和用户节点私钥;将第三方安全参数、边缘服务器公钥、用户安全参数和用户节点私钥发送至用户节点,将边缘服务器私钥发送至边缘服务器,将注册请求中的用户的真实身份标识、用户节点私钥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储至数据库中,完成注册。本发明中用户节点完成注册、与边缘服务器的相互认证、撤销和与边缘服务器的重新连接,实现了用户的匿名性和真实性,有效保护了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635537.6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21/62 , G06F21/64 , G06F18/23213 , G06F18/214 , G06N3/044 , G06N3/094 , G06N3/088
Abstract: 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电力敏感数据保护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获取的原始敏感电力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敏感数据集;将所述敏感数据集输入预先训练好的CDP‑WGAN模型中,输出合成数据;其中,所述CDP‑WGAN模型是以生成对抗网络为核心并结合#imgabs0#差分隐私技术训练得到的;本发明在整个敏感数据的保密过程中,利用对抗生成网络的优势来生成相似数据集进行发布,在模型训练中加入差分隐私技术来防止信息攻击者造成的敏感数据泄露,通过加入动态隐私预算分配与自适应梯度裁剪阈值选取,来实现更好的模型性能与保密性,使生成数据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155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183549.4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杭州默安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学习式自应答联网蜜罐诱导方法及系统,属于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S1:划分第二网络,第二网络包括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步骤S2:第二网络接收第一请求数据后将其转发至对应第二服务器;步骤S3:若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到第二请求数据,则继续执行步骤S4,否则处理第一请求数据生成第一上位格式,获取第一上位格式与各个预设格式的第一相似度;步骤S4:基于第一请求数据和第二请求数据生成第二上位格式,获取第二上位格式与预设格式的第二相似度;步骤S5:基于获取的相似度匹配对应的应答方式,以生成应答数据。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攻击数据的自动应答,而且还可以根据攻击数据扩展自身的应答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186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11989.5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检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安全检查方法,通过处理模块在任务数据库内创建任务条目,写入新任务的各项信息,包括待扫描文件保存路径,然后,通过扫描模块扫描数据,扫描完成后将扫描结果生成检查报告文件保存指定路径,用户可以通过查询模块查询数据库内的任务条目,如果任务状态已完成,则按照指定路径从文件系统读取扫描结果,实现了对数据的扫描,并且能快速的获得扫描结果,便于用户快速做出相应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299507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11298496.4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散数据频率估计方法、用户端、数据中心及系统,包括:用户端根据向数据中心发送的离散数据的种类生成离散数据编码;用户端获取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并将该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发送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接收各用户端的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数据中心根据所述各用户端的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确定各类离散数据的发生频率。该方案中用户终端根据松散本地差分隐私的定义,在原始数据上减少噪声的注入,在满足本地差分隐私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数据的失真度,提高扰乱后数据的可用性,进而提高统计结果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9698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613436.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弱隔离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包括:获取装置、预判趋势装置和可视化展示装置,预判趋势装置与获取装置、可视化展示装置分别连接,并通过获取装置,获取用户访问不同业务系统的过程中产生的安全数据,预判趋势装置对安全数据进行数据预测和关联分析,确定不同业务系统的安全性评估结果,可视化展示装置对各业务系统的安全性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实现了基于异构数据对业务弱隔离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态势感知,有助于及早发现业务系统中的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业务系统的数据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42276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88063.6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H04N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觉效果秘密共享方法及系统,包括:将原始图像拆分为多个秘密图像;将每个秘密图像映射为秘密块;基于秘密块的大小逐块生成多个共享图像块;采用循环堆叠的方式移动各共享图像块实现对共享图像块的加密;解密时将所有共享图像块按次序叠加,获得与原始图像质量相同的解密图像;其中,秘密块具有多个像素,通过逐块加密图像,使共享图像的大小与秘密影像相同,消除了像素扩展,提高了恢复图像的性能,实现几乎无损的视觉加密;通过对加密前后像素块的映射关系进行处理,获得了更高的对比度,同时本发明不需要像传统加解密过程那样需要借助电子设备,本发明可以将共享图像块直接打印到纸上将多张纸垂直排列即可得进行解密。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0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52478.X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21/55 , G06F21/62 , G06F18/2433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库异常行为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库安全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为:获取目标数据库的操作日志,基于操作日志的操作记录生成操作嵌入特征;基于操作嵌入特征对应的操作记录的记录顺序生成操作特征序列;根据注意力模型处理操作特征序列,得到经过意图权重调整后的语义特征序列;基于异常行为检测模型确定语义特征序列内异常语义占比,并基于异常语义占比生成目标数据库的异常行为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基于记录顺序生成操作特征序列,利用注意力模型聚焦于操作特征序列的重要特征,提高了对异常行为的识别精度,通过计算异常语义占比,精确量化了异常行为的比重,使得误报率和漏报率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51331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011161056.7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与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身份的匿名认证方法、服务器及用户终端设备,旨在解决在服务器被挟持的情况下攻击者能够窃取用户信息的技术问题,具体包括:根据注册请求中的用户ID生成完整私钥和完整公钥;用户终端设备根据完整私钥和完整公钥生成知识签名;根据知识签名及相应的发送时间戳对用户终端设备进行认证,若认证成功,则计算认证参量并向用户终端设备发送认证参量,以使用户终端设备根据认证参量对服务器进行认证,否则,中断与用户终端设备的通信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信双方在安全认证的同时,即使服务器是恶意的,攻击者也无法获得用户任何敏感信息,从而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299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97942.9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21/60 , G06F16/245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税电数据安全融合方法、税电节点、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结合税务数据和电力数据计算税电数据融合指标;接收安全查询中心根据门限秘密共享算法拆分保序密钥获得的密钥分片;根据所述密钥分片对所述税电数据融合指标进行联合加密获得税电密文;基于接收到的查询区间从所述税电密文中查询得到位于所述查询区间的密文数据集;根据所述密钥分片对所述密文数据集进行联合解密得到查询结果。本发明通过基于门限秘密共享算法的保序密钥进行加解密,能够保证密钥以及数据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