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419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23379.9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调度分析评估方法,涉及低碳调度技术领域,S1,首先获取电网调度系统下若干火电机组的发电模型、若干风电厂的发电模型和光伏发电厂的发电模型;S2.然后获取电网调度系统下的火电厂碳排放指标,并建立相应的碳交易模型;S3.基于火电机组的发电模型、风电场的发电模型、光伏电厂的发电模型,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物价成本、天气状况、材料成本以及其他因素,带入到多个发电模型内,得到不同地区下的发电成本模型;S4.在发电成本模型下与低碳调度指标以及市场环境的情况下,并考虑各地区低碳统计数据和低碳发展目标。本发明能够全网及重点地区的低碳调度行为进行智能评估分析,并给出优化建议,进一步提升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26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01295.X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含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数据包括含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内火电机组发电成本,火电、水电、抽水蓄能与风电机组的出力上下限,水电站发电量上下限,火电、水电与抽水蓄能机组的检修要求、互联电力系统联络线输电功率上下限与跨区交易电量;根据获取的数据,建立含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模型并求解;输出求解得到的计算周期内的机组检修安排。本发明兼顾了安全性与经济性,在满足设备安全与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基础上,在时间上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季节特性,在空间上考虑互联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协调问题,在模型中加入机组检修约束,实现风光水火等能源的协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8867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45265.2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相关性的负荷超短期区间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收集历史负荷数据,并整理成历史负荷预测值和历史负荷实际值数据对的形式;将整理后的数据对通过核密度估计法映射到[0,1]区间;选取备用copula函数,并对映射到[0,1]区间上的历史负荷预测值以及历史负荷实际值的联合分布进行拟合,得到最优的copula函数;对最优的copula函数进行变换,得到条件概率函数;将未来负荷预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在[0,1]区间上随机生成满足均匀分布的样本,结合条件概率逆变换以及三次样条插值得到未来负荷实际值的分布情况。该装置包括:数据收集处理模块、数据映射模块、函数设定模块、函数处理模块和预测模块。本发明能够为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914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99495.7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有功协调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储能协调控制器和支撑平台。本发明新型通过设置储能协调控制器、箱体和功率转换器等结构部件,通过储能协调控制器,用于控制储能系统运行,通过支撑平台,能够避免箱体的底部与地面接触,通过抽风装置,能够对箱体内部的热量向下排出,通过传动装置和活动装置,能够实现打开两个移动门和关闭两个移动门,达到了避免储能协调控制器的箱体底部出现受潮,减少储能协调控制器的箱体内部热量的效果,解决储能协调控制器在室外使用且与地面接触过近,底部晒不到阳光,在潮湿环境下,储能协调控制器的底部容易受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7296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200107.7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能负荷友好互动方法,包括:为每一个充电桩定制需求响应计划;检测充电桩当前已预约好需要充电的车辆的数量,根据车辆的数量产生需求响应请求信号;根据需求响应请求信号对充电桩执行增负荷算法或减负荷算法,并输出对应的充电功率控制指令至充电桩,以使得充电桩储存足够的电量。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电能负荷友好互动方法能够根据需求响应请求信号对充电桩执行增负荷算法或减负荷算法,以灵活调控电能,灵活性高,积极响应国家节能省电的号召。
-
公开(公告)号:CN11474264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190808.5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用户自动需求响应的区块链交易方法,包括构建区块链系统,通过部署在区块链交易链节点上的智能合约实现负荷聚合商、区块链网关系统和用户数据互通;通过区块链交易链节点上传用户一个交易周期内参与需求响应负荷信息和对应设备响应策略,负荷聚合商响应负荷等级及可响应负荷量进行调控;构建响应决策模型,并将响应时间、响应负荷值添加至DR智能合约中,用户根据节点信息确认是否参与响应;响应完成后,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结算,依据响应时间、响应速度及响应负荷平均值,确定响应收益和激励补贴,并转移到用户区块链钱包账户,完成交易。
-
公开(公告)号:CN11398844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07838.1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风电功率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数据;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数据经过嵌入式操作和位置编码,然后输入到Nx层编码器中,最终输出K和V向量;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K、V向量输入到解码器中进行解码操作,输出训练时的预测结果;步骤4,通过Adam优化算法对步骤2所用到的权值矩阵进行更新,得到新的权值矩阵后再循环进行步骤2、步骤3,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后输出最终的风电功率预测值。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14728.7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IPC: H02J3/00 , H02J3/48 , G06F18/2321 , G06F18/2321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高占比送端电网典型场景构建方法、系统及设备,构建三维数据集;其中,三维数据集包含新能源高占比送端电网的风电出力、光伏出力、负荷的时序数据;利用用于识别聚类结构的排序点OPTICS聚类算法对三维数据集进行初步聚类,得到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基于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采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最终聚类,得到同一天的风电出力、光伏出力和负荷的典型场景。本发明采用改进的OPTICS算法来确定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然后通过K‑means进行最终聚类,可以有效解决典型场景构建时,传统聚类算法中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难以确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74551.4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智伟 , 陈磊 , 马晓伟 , 李祥涛 , 任景 , 马清元 , 刘鑫 , 闵勇 , 王文倬 , 徐飞 , 李武璟 , 苏彪 , 张亚刚 , 郭相阳 , 徐海超 , 谢醉冰 , 李鹏瀚 , 杨鹏 , 陈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质调频资源梯次参与一次频率调整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多种调频资源特性,根据调频资源的特性进行分类,生成分类结果;基于所述分类结果根据调频资源的特征确定调频资源最佳的适用范围;基于调频资源最佳的适用范围设置不同的死区和调差系数,形成控制指令;通过所述控制指令在不同的调频阶段控制多种调频资源梯次进入工作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一次调频难以均衡调用多种调频资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16533.0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基于可变风电功率消纳区间的储能与火电协调调度建模方法,包括:首先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考虑相应约束条件,对常规火电机组进行建模;加入储能,考虑相应约束条件,建立储能模型;以常规火电机组约束和储能相关约束为基础,并且考虑线路容量约束和系统功率平衡约束,以系统总运行成本、弃电惩罚成本以及切负荷惩罚成本为目标函数,考虑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得到系统的运行初始运行计划以及暂定的风电功率可消纳区间;验证在风电功率可消纳区间内是否安全可靠,如满足,则找到最优区间,停止;否则执行;继续对可变的风电功率消纳区间进行投射优化,直至对于该风电功率消纳区间内所有的取值都能通过对初始运行计划进行调节达到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