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1176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711269448.3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oS的智能配用电通信网EPON网络规划方法,综合考虑EPON网络的经济性、网络时延和负载均衡,建立成本模型、负载均衡模型以及网络时延模型;其次通过规划接入点的数量和位置及ONU的分组方式,在负载均衡和网络时延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的算法得出ONU成本最优分组方案。最后通过仿真表明,本专利提出的ONU分组方法可以在满足网络时延要求和负载均衡的情况下,提升业务质量,实现网络建设成本的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0735565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10460261.5
申请日:2017-06-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网络综合监视设备的旋转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腔体内有丝杠轴,丝杠轴的上端装有与箱体转动连接的上封盖,丝杠轴的下部装有与箱体转动连接的下封盖,丝杠轴上装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上装有与箱体滑动连接的滑动盘,上封盖的上方有连接块,丝杠螺母上插装多个立轴,立轴的下端与下封盖相连接,立轴的上端贯穿上封盖并与连接块相连接,连接块上铰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铰接有连杆,丝杠螺母上装有立杆,立杆的上端贯穿上封盖并与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滑动盘上铰接有摩擦半环;本发明结构巧妙,操作便捷,调节过程大大简化,节省了多余的动力输入源,后期维护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805508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457450.3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B10/50 , H04B10/54 , H04B10/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网络信号增强发射电路,所述光功率信号反馈补偿电路检测光发射器E1的光功率信号,与光功率基准信号比较放大后输入调幅电路内,所述调幅电路接收电功率信号和光功率信号反馈补偿电路输入的信号并耦合,然后利用三极管Q1、Q2和可调电阻RW1以及三极管Q3组成的复合电路调幅,最后由放大耦合输出电路运用运放器AR1放大,同时运放器AR1放大输出的信号与运放器AR2输出的基准电位一起输入加法器AR3内耦合输出,保证发射器E1发射出的光功率信号稳定,克服了光网络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会出现信号衰弱的问题,调节可调电阻RW1的阻值,可以调节三极管Q1、Q2、Q3的导通电压,以此可以来调节不同类型的光功率信号,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94244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94784.6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复合衰减器,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还包括设置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之间的第一光电复合衰减模块和第二光电复合衰减模块,第一光电复合衰减模块和第二光电复合衰减模块同轴设置,且第一光电复合衰减模块和第二光电复合衰减模块可绕所述轴相对转动;第一光电复合衰减模块和第二光电复合衰减模块均包括电信号传输通道和围设在导线外周的光信号传输通道,光信号传输通道中均设置有中性暗色玻璃,中性暗色玻璃为瓦形。本发明既不影响光电复合缆中电信号的传输,又能够将光纤的传输功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对电信号和光信号传输的全面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714126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0133960.8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实现光网络单元间交互通信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本系统是:由中心局CO通过馈线光纤连接n个远端结点RN,形成双纤环结构;每个远端结点RN通过分布光纤连接m个光网络单元ONU,基于双纤环拓扑,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光纤故障保护,还可以增大接入用户数量,本发明通过在RN中布置调谐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不仅可以实现同一个RN下的任意ONU间的交互通信,而且可以实现不同RN下的任意ONU间的交互通信,ONU间的交互通信灵活性得到极大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343420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580627.9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网计算卸载的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计算任务集合中的每个计算任务的本地执行的时延和每个计算任务的最大卸载时延;并确定每个所述计算任务的时延增益;基于所述第一计算任务集合中每个计算任务的时延增益,对所述第一计算任务集合中的每个所述计算任务进行排序;根据最小化总时延优化模型,对所述排序后的第一计算任务集合进行分类,确定所述边缘服务器执行所述计算任务集合,并执行计算卸载。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电网计算卸载方法,以在计算资源和缓存空间约束下最小化总时延为目标,建立了最小化时延优化模型并结合时延增益,对计算任务合理分配,充分利用计算资源,达到了低时延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265358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90237.4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12/24 , H04L12/911 , H04W72/04 , H04W2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切片下基于主动探测的虚拟网资源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包括底层网络和虚拟网络的虚拟网资源分配模型,采用主动探测法对底层网络进行探测建立备选探测集合,基于向量扩张基理论对备选探测集合进行筛选获取最优备选探测集合;根据最优备选探测集合确定备选底层节点集合,计算每个备选底层节点的相邻距离,根据相邻距离为虚拟节点分配CPU资源;最优备选探测集合中的每个探测利用主动探测法对底层网络进行探测,获取探测所经过的每条底层链路的带宽资源,依据分流策略分别为虚拟网络中的各条虚拟链路分配带宽资源。本发明基于主动探测法探知底层网络的状态后再进行资源分配,有效提升了虚拟网获得资源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5742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734331.8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F18/2321 , G06F18/2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流量数据的抽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原始网络流量数据集中样本的样本密度信息,确定样本所属类别的类密度信息;根据所述类密度信息,确定样本信息量和类信息量;根据所述样本信息量和所述类信息量,确定抽取的代表样本集。所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通过根据原始网络流量数据集中的样本的信息携带量来计算类的信息携带量,依照样本信息量和类信息量来抽取用于合成的代表样本,解决了只依靠多数类和少数类的数量比难以表明两者之间信息不平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3560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910423784.1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电力网络告警空间特征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包括S1、采用滑动时间窗口算法划分告警事务集;S2、结合网络实际拓扑,采用改进熵权法对每个告警事务集内的告警数据进行加权处理;S3、根据权值进一步将告警事务集划分为具有空间特征的子集;通过以上处理,进一步将每个具有时间特征的告警事务集划分成了在空间上也有严格的相关性的子集。本发明采用滑动窗口算法划分了告警事务集,从一个较小的粒度来分析海量的告警信息,提高分析效率,针对电网中告警数据的特点对熵权法进行优化,并使用优化后的熵权法为每条告警数据赋权,最后从发出权值最大的告警的设备开始分析,加快告警空间特征提取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3420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80627.9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网计算卸载的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计算任务集合中的每个计算任务的本地执行的时延和每个计算任务的最大卸载时延;并确定每个所述计算任务的时延增益;基于所述第一计算任务集合中每个计算任务的时延增益,对所述第一计算任务集合中的每个所述计算任务进行排序;根据最小化总时延优化模型,对所述排序后的第一计算任务集合进行分类,确定所述边缘服务器执行所述计算任务集合,并执行计算卸载。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电网计算卸载方法,以在计算资源和缓存空间约束下最小化总时延为目标,建立了最小化时延优化模型并结合时延增益,对计算任务合理分配,充分利用计算资源,达到了低时延的目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