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55084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711457450.3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B10/50 , H04B10/54 , H04B10/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网络信号增强发射电路,所述光功率信号反馈补偿电路检测光发射器E1的光功率信号,与光功率基准信号比较放大后输入调幅电路内,所述调幅电路接收电功率信号和光功率信号反馈补偿电路输入的信号并耦合,然后利用三极管Q1、Q2和可调电阻RW1以及三极管Q3组成的复合电路调幅,最后由放大耦合输出电路运用运放器AR1放大,同时运放器AR1放大输出的信号与运放器AR2输出的基准电位一起输入加法器AR3内耦合输出,保证发射器E1发射出的光功率信号稳定,克服了光网络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会出现信号衰弱的问题,调节可调电阻RW1的阻值,可以调节三极管Q1、Q2、Q3的导通电压,以此可以来调节不同类型的光功率信号,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94470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711201952.X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块度划分通信社团的全端可靠性计算方法,包括基于模块度的电力通信网社团划分和基于最小路集的全端可靠性计算,通过社团划分的方式,显著降低了网络拓扑的复杂程度,通过空间分解,大大减少了网络的状态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状态空间爆炸”问题,从而减少算法在查找最小路集上花费的时间。通过模块度划分出的通信社团内部拓扑结构复杂度远低于整张电力通信且相互独立,对其内部的全端可靠性分析引入并行计算,最终得出的通信社团连接拓扑结构也较为简单,对其全端可靠性的分析时间消耗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0790794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91865.0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78 , G02B6/3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电复合分光器。本发明通过光电耦合分离器将光电复合缆分为多条光路和电路,通过分光器和电路板实现光能和电能在上行接口和下行接口之间的传输,能够将光电复合缆传输的光信息和电能同时接入通信设备,实现了信息与供电的同步接入。本发明解决了连接光电复合缆时线缆数量增加、安装过程繁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888418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20344.6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力企业多维度分布式配用电通信组网方法。这一预测方法区别于传统的方法在于:因地制宜、多维度的进行组网,首先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状态及未来负荷趋势进行预测。对网络历史运行数据及电网的规划和发展数据进行大数据的训练分析,构建时间序列模型的方法,对关键因素的综合影响进行挖掘分析,判断网络质量的趋势、网络负载的未来趋势。实现参数级的优化决策和网络性能预测。通过使用熵值法对历史网络故障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挖掘潜在的危险及安全隐患,并提供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根据上一部分的分析挖掘结果,本方法根据各通信技术优缺点并结合不同地区的配用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情况,考虑配用电业务需求、负荷密度、供电特点等,选取适宜的技术方案,并为将来的升级留出预留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94244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711194784.6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复合衰减器,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还包括设置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之间的第一光电复合衰减模块和第二光电复合衰减模块,第一光电复合衰减模块和第二光电复合衰减模块同轴设置,且第一光电复合衰减模块和第二光电复合衰减模块可绕所述轴相对转动;第一光电复合衰减模块和第二光电复合衰减模块均包括电信号传输通道和围设在导线外周的光信号传输通道,光信号传输通道中均设置有中性暗色玻璃,中性暗色玻璃为瓦形。本发明既不影响光电复合缆中电信号的传输,又能够将光纤的传输功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对电信号和光信号传输的全面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09280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10830.4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L12/24 , H04L12/91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群体优化的电力通信网跨域虚拟网分配机制,包括建立电力通信网的虚拟网络映射架构、设计能够实现跨域虚拟网分配的模型和设计基于群体优化的电力通信网跨域虚拟网分配方法三个步骤,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虚拟网络资源分配只关注本区域内的资源映射,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跨域的网络生成架构示意图,该架构中描述了跨域电力通信网虚拟网分配模块;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优化的跨域虚拟网络分配方法,该方法在蚁群算法的基础上解决了跨域虚拟网络分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06357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109932.5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L12/707 , H04L12/727 , H04L12/721 , H04L12/7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通信网的双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最大不相交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时延和风险度为权值,在电力通信网的网络拓扑中对现有业务进行路由规划,选出业务的主路径和备用路径。本发明通过在Bhandari算法中增加时延和风险的约束,能够得到两条不相交的路径,且主路径时延最短,备用路径风险度最小,保障了电力通信网业务的正常传输,使之更适合电力通信网业务路由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05515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11309778.0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布式服务日志的通信网络信息系统异常检测方法,通过发掘网络中的服务基准,找到自动异常检测时对比的案例,可以自动地对比实时日志流与开发模板,达到检测异常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权重的控制流图模型的异常检测方法,通过设定的过滤方案生成了结构节点良好的CFG,并利用循环或线程之间节点的间隔无序性这一特点分割了边界,进一步优化了结构;计算出每个边的时间权重,生成了TCFG。该TCFG可以与实时TCFG流进行对比,发现异常,评估表明,此方法有着不错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在真实环境中,平均有80%的精确率和65%的召回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4470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01952.X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 , G06Q50/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块度划分通信社团的全端可靠性计算方法,包括基于模块度的电力通信网社团划分和基于最小路集的全端可靠性计算,通过社团划分的方式,显著降低了网络拓扑的复杂程度,通过空间分解,大大减少了网络的状态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状态空间爆炸”问题,从而减少算法在查找最小路集上花费的时间。通过模块度划分出的通信社团内部拓扑结构复杂度远低于整张电力通信且相互独立,对其内部的全端可靠性分析引入并行计算,最终得出的通信社团连接拓扑结构也较为简单,对其全端可靠性的分析时间消耗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0645288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32698.X
申请日:2016-10-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1/12 , H04L41/145 , H04L41/22 , H04L4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模数一体化的电力通信系统可视化展示系统,通过SOA架构把骨干传输网分为网络控制和数据采集层、平台层、管理应用层,实现不同级骨干传输网的全面管理,并通过SOA架构之间的系统互联,完成通信管理系统同级之间及上下级之间中不同级骨干传输网的信息横向共享和应用协同;利用公共信息模型对上下级连接的信息进行处理,对公共信息模型通过基于元数据的网络拓扑映射模型进行计算,建立通信节点与拓扑布局的多约束规则,在数据层实现图形、设备和数据之间的动态关联,在应用层实现网络拓扑关系的自动生成与优化,为通信网络综合监视提供可视化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