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结构振动的船用凸轮-挺柱副弹流润滑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319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783267.2

    申请日:2021-07-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结构振动的船用凸轮‑挺柱副弹流润滑分析方法,步骤如下:建立配气机构单质量动力学模型,将挺柱、摇臂及气阀简化为集中质量,推导动力学微分方程,得到配气机构零部件动力学特性;建立凸轮‑挺柱接触分析模型,求解运行过程中波动的接触载荷;建立凸轮‑挺柱副弹流润滑分析模型,并耦合获取的波动接触载荷,分析波动载荷下油膜状态,包括油膜压力、油膜厚度,为配气机构弹流润滑分析提供新方法。本发明采用了单质量动力学模型,并优化了凸轮‑挺柱间接触载荷,可为改善凸轮‑挺柱间接触情况提供思路。采用了弹流润滑分析模型,并耦合波动接触载荷,分析了凸轮‑挺柱间润滑状态,为配气机构弹流润滑分析提供新方法。

    一种考虑结构振动的船用凸轮-挺柱副弹流润滑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319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83267.2

    申请日:2021-07-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结构振动的船用凸轮‑挺柱副弹流润滑分析方法,步骤如下:建立配气机构单质量动力学模型,将挺柱、摇臂及气阀简化为集中质量,推导动力学微分方程,得到配气机构零部件动力学特性;建立凸轮‑挺柱接触分析模型,求解运行过程中波动的接触载荷;建立凸轮‑挺柱副弹流润滑分析模型,并耦合获取的波动接触载荷,分析波动载荷下油膜状态,包括油膜压力、油膜厚度,为配气机构弹流润滑分析提供新方法。本发明采用了单质量动力学模型,并优化了凸轮‑挺柱间接触载荷,可为改善凸轮‑挺柱间接触情况提供思路。采用了弹流润滑分析模型,并耦合波动接触载荷,分析了凸轮‑挺柱间润滑状态,为配气机构弹流润滑分析提供新方法。

    一种船用柴油机配气凸轮型线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6174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88042.2

    申请日:2021-02-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柴油机配气凸轮型线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缓冲段型线设计方程,确定缓冲段升程与包角参数,通过边界条件及连续性条件对方程的各项系数进行求解,得到余弦‑等速缓冲段的表达式;建立基本段型线设计方程,并选取丰满系数与油膜厚度多目标函数对型线进行优化设计,得到目标函数与型线设计参数的表达式,得到基本段表达式;对缓冲段与基本段进行优化设计之后,利用两段间的升程连续以及速度连续条件,对方程各参数进行最后确定,保证缓冲段进入基本段时曲线的连续性。本发明可以使凸轮具有较大的丰满系数,获得较高的加速度值,同时保证运行过程中较好的润滑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