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隔振曲梁弹簧型点阵夹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860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40286.4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载隔振曲梁弹簧型点阵夹芯结构,包括面板和芯层,芯层中阵列有多个单胞,每个单胞均包括固定互连的两个嵌条,嵌条包括第一直杆,以及位于第一直杆左、右两端的具备弹性变形功能的第一曲梁弹簧,两个第一曲梁弹簧下端各自连接有一个芯子杆件,两个芯子杆件呈“八”字形状,单胞呈金字塔型。本发明还公开了两种上述承载隔振曲梁弹簧型点阵夹芯结构的制备方法,分别为将各部分单元机械切割后再组装的方式,以及3D打印一体成型的方式。本发明所公开的结构兼具轻质与隔振的功能,不仅保证了结构的力学承载能力,还实现了低宽频隔振;本发明适用于船舶工程、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用于提升结构的隔振性能。

    一种含空腔的薄膜型吸声多孔超结构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52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253777.X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空腔的薄膜型吸声多孔超结构及制备方法;在蜂窝结构内填充具有空腔的发泡聚氨酯,其中空腔底部与聚氨酯的一端重合,在聚氨酯的另一端外覆盖玻璃纤维而成。此装置还可以在内部增加张拉后的薄膜,薄膜上粘贴振子。当声波从玻璃纤维侧外部传来时,通过多孔材料内部的空气分子和孔壁之间的粘性摩擦产生热量以及空腔内部空气分子的振动,导致在特定频带内产生吸声峰,达到吸声降噪的效果。本发明不同于以往无承压能力的多孔材料,设计出一种既具有一定的承压能力,又能在特定频段达到优良吸声效果的装置,当声波传来时,本装置将大量吸收特定频段范围内的声波,从而减少噪音污染。

    一种复合材料双向自锁结构设计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290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12237.8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双向自锁结构设计以及制备方法,所述双向自锁结构由多个单胞结构通过嵌锁形成;所述单胞结构由六块平板相互垂直并形成内凹嵌锁区域的基本单元先后经两次轴对称形成,保证整体结构的可拓展性。整体结构由若干个单胞结构嵌锁组成,在承受拉伸压缩载荷时,胞元之间的嵌锁使得单胞结构不会脱落。本发明所述结构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模具热压成型工艺制备,模具共分为4部件,将模具装配完成后,按照要求缠绕预浸料并硫化,即可制备出一个单胞结构,将单胞结构进行嵌锁装配形成双向自锁结构。此外,可通过调整模具部件的间隙以及尺寸,制备不同壁厚、不同特性的单胞结构。

    具有抵抗静水压的梯度振子声学覆盖层结构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534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51472.X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抵抗静水压的梯度振子声学覆盖层结构及制备方法,属于声学覆盖层技术领域,其中的具有抵抗静水压的梯度振子声学覆盖层结构,由若干个单元体周期性排列组成,每个单元体包括外部框架、填充区、空腔、梯度振子、面板及背衬;所述的具有抵抗静水压的梯度振子声学覆盖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若干个外部框架;S2.制作浇注型黏弹性材料;S3.固化形成空腔;S4.固化梯度振子;S5.在外部框架顶端粘接面板、底端粘接背衬。本发明能够抵抗静水压、减少黏弹性材料压缩变形、保证吸声效果。本发明适用于水下航行器的表面,用于吸声。

    一种三维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及其嵌锁组装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39648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198312.3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三维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及其嵌锁组装工艺。包括两组二维双箭头元件,两组二维双箭头元件在嵌锁位置有嵌锁槽,第一组二维双箭头元件沿X轴方向等距平行排列分布若干行、相邻第一组二维双箭头元件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嵌锁槽之间的距离,第二组二维双箭头元件沿Y轴方向等距排列分布成若干列与第一组二维双箭头元件在嵌锁槽位置处进行嵌锁构成二维元件,二维元件在Z轴方向进行叠加组装够成三维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本发明有效减少结构的粘接过程,降低由于粘接引起的装配误差,且易于实现层级梯度。本发明的结构不仅提高装配的效率,而且大幅度增强结构的承载刚度和能量吸收率,拓宽三维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的使用空间。

    一种兼具内凹和手性负泊松比效应的缓冲抑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854659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176392.X

    申请日:2019-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泊松比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内凹和手性负泊松比效应的缓冲抑振结构。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单元体;其中,所述的单元体为旋转对称图形,包括中心结构和外围结构;所述的中心结构,其中心点位于单元体的中心;所述的外围结构,均匀环绕排布在中心结构的四周;通过二维有序排列,得到整体结构兼具内凹性质和手性性质,在承受拉伸压缩载荷时通过负泊松比效应的单元体变形,达到单元膨胀收缩效果。本发明能充分发挥传统手性结构和内凹结构的性能优势,从而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吸能能力,使结构在缓冲吸能的过程中,具有更加平稳的平台应力阶段,这一优势在高速冲击下尤为明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