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413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11090.4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IPC: G16C20/30 , G16C20/70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5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基于车联网大数据的柴油机原排氮氧化物预测方法,涉及发动机原排氮氧化物预测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原排NOx排放预测方法NOx预测精度低和模型泛化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预测方法依赖于对实车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后,提取发动机有效运行信息,再利用数据结构融合重组的方式处理发动机有效运行信息,使其获得的训练样本为二维的矩阵,将其作为输入,训练样本最后时刻下NOx浓度作为输出,对CNN‑LSTM模型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后的模型对柴油机原排氮氧化物预测。本发明主要用于预测发动机原排的氮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4302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81107.4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1R31/367 , G01R31/378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故障诊断模型构建方法,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其中包括:获取燃料电池的父代频率种群,其中,父代频率种群中包括多个父类个体;根据每个父类个体中的若个频率点在不同故障类型下的阻抗值,确定针对每个父类个体使用燃料电池故障诊断算法的准确率;根据每个父类个体对应的信息采集时间和准确率,计算每个父类个体的适应度;根据每个父类个体的适应度,生成子代频率种群,并将子代频率种群作为新的父代频率种群,继续进行种群迭代,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次数时,输出最优子类个体;根据最优子类个体对应的若干频率点,构建燃料电池故障诊断模型。本发明能够提高故障诊断模型的构建效率,简化模型构建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39976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65755.3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哈尔滨工业大学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感式金属磨粒监测传感器,方案可以包括:监测传感器包括电感式传感器的监测部分和电路部分,电感式传感器的监测部分用于当有待监测的金属磨粒通过监测部分的润滑油流道结构时产生电压信号,待监测的金属磨粒为电感式传感器所监测的目标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磨粒;电感式传感器的电路部分用于对电压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待监测的金属磨粒的物理属性信息。本发明技术方案由于能够对金属磨粒通过传感器的贯穿孔时产生的微弱电压能够进行有效测量,从而能够对机械设备润滑油中的金属磨粒进行有效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55122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86161.4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河北亿利橡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电路板支架,支架本体内插装电路板及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密封结构密封固定于支架本体内;电路板通过输入信号线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连接,通过输出信号线与车载ECU连接;工作时,电路板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同一输出线束输出。本发明将检测曲轴箱内外压差信号的压力传感器与润滑油液位传感器的电路板集成于同一个支架本体内,节省了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空间,降低了对整机内部的空间要求,同时减少了在整机内部相应部位的安装位以及与之匹配的密封结构等设计环节和结构改进,降低了设计、生产及零部件成本,也降低了整机内部部件出现的刚度、强度退化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579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86162.9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河北亿利橡塑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F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液位传感器,支座的上、下表面分别竖立有上筒、下筒,上筒、下筒内分别插装有上传感组件、下传感组件,形成双向延伸的测量结构;上传感组件、下传感组件包含外管、内管、外堵头、内堵头;内管插装于外管中央,外堵头、内堵头分别插装于内管的两端部;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第一油腔,第一油腔通过进油通道与外部连通。本发明采用双向延伸的测量结构,安装于油底壳的中部,避免受到沉积于油底壳底部的水分、杂质的干扰,保证了监测精度,提高了监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本发明安装于油底壳内的稳油挡板上,避免了对油底壳进行结构改进,进而避免了由于结构改进带来的不便及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214379855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20454949.4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G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传感器的下堵头及同轴式电容传感器,下堵头中央开设有第一中心孔;下堵头的上部、连通第一中心孔开设有第一缺口;下堵头的下部设有凸环,凸环上开设有第二缺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线定位柱的第二中心孔与通孔以及下堵头上的第二缺口对内管与外管的信号线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信号线的定位精准度高,可以准确判断引出信号线的走向,便于后续信号线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2931487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2342511.5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D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支架结构,包括手柄,手柄的上部为连接固定部,下部为卡线部;连接固定部上设有凸环,凸环的外周面加工有外螺纹,凸环的中央为贯通的第二安装孔;装配时,传感器插装在第二安装孔内,凸环凸环穿过油底壳侧壁,在穿出的部位上采用螺母将手柄拧紧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柄的第二安装孔及螺栓实现对传感器的夹持及固定,同时通过凸起的凸环及螺母实现与油底壳侧壁的固定连接,即手柄同时兼具了传感器的夹持、固定及与油底壳侧壁的固定连接作用,整体架构简单,零部件较少,装配时,仅需将传感器插装固定后,再将手柄及传感器整体穿设在油底壳侧壁并固定即可,装配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211783713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20752824.5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河北亿利橡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电路板支架,支架本体内插装电路板及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密封结构密封固定于支架本体内;电路板通过输入信号线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连接,通过输出信号线与车载ECU连接;工作时,电路板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同一输出线束输出。本实用新型将检测曲轴箱内外压差信号的压力传感器与润滑油液位传感器的电路板集成于同一个支架本体内,节省了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空间,降低了对整机内部的空间要求,同时减少了在整机内部相应部位的安装位以及与之匹配的密封结构等设计环节和结构改进,降低了设计、生产及零部件成本,也降低了整机内部部件出现的刚度、强度退化的可能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2770971U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20931714.3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25B1/135 , C25B9/015 , C25B9/60 , C25B1/01 , C01B32/19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化石墨烯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速度快,收率高,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的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持续电化学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容纳电解液的反应器筒体,反应器筒体内设有与反应器筒体同轴设置的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呈底部封闭的圆柱形筒状,支撑底座的侧壁上设有与反应器筒体相连通的孔槽,支撑底座的上端经榫卯部件与穿孔盖板旋转连接或分离,穿孔盖板中央开设通孔,穿孔盖板上端设有用于封闭通孔的塞体,塞体留有用于将导线穿进装置内部的孔,与现有技术相比,速度快,收率高,成本低,易于规模化。
-
公开(公告)号:CN214465477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454963.4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形圆头螺母及其与被紧固件的连接结构,盖形圆头螺母包括螺母体、螺母盖,螺母体的中央开设螺纹孔,螺母体的底部设有延伸部;螺母体底面、位于延伸部设置有密封圈。盖形圆头螺母的延伸部插入被紧固件的安装孔内,延伸部与被紧固件通过铆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延伸部与被紧固件的安装孔插装配合后,翻边进行铆接实现二者的紧固连接,避免二者发生相对运动,并通过密封件实现密封,保证密封性能,适用于安装空间狭小或封闭空间对密封性能又有较高要求的安装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