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故障诊断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302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81107.4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故障诊断模型构建方法,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其中包括:获取燃料电池的父代频率种群,其中,父代频率种群中包括多个父类个体;根据每个父类个体中的若个频率点在不同故障类型下的阻抗值,确定针对每个父类个体使用燃料电池故障诊断算法的准确率;根据每个父类个体对应的信息采集时间和准确率,计算每个父类个体的适应度;根据每个父类个体的适应度,生成子代频率种群,并将子代频率种群作为新的父代频率种群,继续进行种群迭代,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次数时,输出最优子类个体;根据最优子类个体对应的若干频率点,构建燃料电池故障诊断模型。本发明能够提高故障诊断模型的构建效率,简化模型构建过程。

    传感器电路板支架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5122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86161.4

    申请日:2020-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电路板支架,支架本体内插装电路板及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密封结构密封固定于支架本体内;电路板通过输入信号线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连接,通过输出信号线与车载ECU连接;工作时,电路板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同一输出线束输出。本发明将检测曲轴箱内外压差信号的压力传感器与润滑油液位传感器的电路板集成于同一个支架本体内,节省了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空间,降低了对整机内部的空间要求,同时减少了在整机内部相应部位的安装位以及与之匹配的密封结构等设计环节和结构改进,降低了设计、生产及零部件成本,也降低了整机内部部件出现的刚度、强度退化的可能性。

    润滑油液位传感器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579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86162.9

    申请日:2020-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液位传感器,支座的上、下表面分别竖立有上筒、下筒,上筒、下筒内分别插装有上传感组件、下传感组件,形成双向延伸的测量结构;上传感组件、下传感组件包含外管、内管、外堵头、内堵头;内管插装于外管中央,外堵头、内堵头分别插装于内管的两端部;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第一油腔,第一油腔通过进油通道与外部连通。本发明采用双向延伸的测量结构,安装于油底壳的中部,避免受到沉积于油底壳底部的水分、杂质的干扰,保证了监测精度,提高了监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本发明安装于油底壳内的稳油挡板上,避免了对油底壳进行结构改进,进而避免了由于结构改进带来的不便及困难。

    一种电站直接空冷机组翅片管束防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29647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51104.8

    申请日:2012-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翅片管束防冻装置,其包括有“Λ”型翅片管束和轴流冷却风机,轴流冷却风机通过风机桥架安装在“Λ”型翅片管束正下方,所述“Λ”型翅片管束下方风机桥架上设有一圆锥形支架,圆锥形支架外侧套装有尼龙网。所述尼龙网包括上层尼龙网、中层尼龙网、下层尼龙网,所述上层尼龙网、中层尼龙网、下层尼龙网的孔隙率依次由大到小。本发明构造合理,连接牢固,易于拆装,能够有效改善空冷单元内部冷空气的分配,实现翅片管束迎面风速由上到下逐渐减小的目的,且不完全阻碍风机入口的进风,有效改善冬季管束中下部易冻结问题,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防风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074846U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20141710.8

    申请日:2011-0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防风导流装置,其包括防风导流网、固定支撑杆和调节绳,固定支撑杆和调节绳分别安装固定在空冷岛平台下缘和地面之间,固定支撑杆位于调节绳里侧,防风导流网由多孔网片和边框组成,若干片防风导流网上下分层布置在固定支撑杆和调节绳之间,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调节绳上,根据风速的变化,通过上下提拉调节绳调整防风导流网的倾斜角度,使来自空冷岛外侧的环境风风向由斜向下变为斜向上,对环境风起到导流作用,增加负压区域压力,增加环境风外围空冷单元冷却空气的流量,减少热风回流,改善空冷凝汽器的换热特性,并且不影响内部空冷单元的空气流量,提高了空冷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侧置式传感器支架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403710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20454957.9

    申请日:2021-03-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置式传感器支架,支座一侧设置电路板壳体,电路板壳体内具有电路板槽;支座与电路板壳体相对的另一侧设置竖管,竖管与电路板槽之间开设有贯通的信号线通道;装配时,支座固定在油底壳侧壁,电路板壳体位于油底壳外侧,竖管位于油底壳内部。本实用新型将润滑油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油底壳侧壁上,对基准液位、对比液位分别进行监测,避免受到沉积于油底壳底部的水分、杂质的干扰,保证了监测精度,提高了监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本发明安装于油底壳侧壁,避免了对油底壳进行结构改进,进而避免了由于结构改进带来的不便及困难。

    润滑油液位传感器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904290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20751987.1

    申请日:2020-0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液位传感器,支座的上、下表面分别竖立有上筒、下筒,上筒、下筒内分别插装有上传感组件、下传感组件,形成双向延伸的测量结构;上传感组件、下传感组件包含外管、内管、外堵头、内堵头;内管插装于外管中央,外堵头、内堵头分别插装于内管的两端部;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第一油腔,第一油腔通过进油通道与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向延伸的测量结构,安装于油底壳的中部,避免受到沉积于油底壳底部的水分、杂质的干扰,保证了监测精度,提高了监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油底壳内的稳油挡板上,避免了对油底壳进行结构改进,进而避免了由于结构改进带来的不便及困难。(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