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黑臭河道底泥修复材料及其盆栽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91214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61915.8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黑臭河道底泥修复材料及其盆栽及其应用,所述原位黑臭河道底泥修复材料包括释氧修复剂和强化微生物富集弹性填料,所述释氧修复剂为聚乳酸包覆CaO2/FeCl3,所述强化微生物富集弹性填料包括铁改性膨润土-海藻酸钠包衣立体填料和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位于铁改性膨润土-海藻酸钠包衣的表面。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同时实现了水中污染物的处理以及底泥的修复,操作方法简单,单位面积底泥修复效率高,对环境友好,投资成本低。

    铝及其合金超双疏表面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0418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250890.7

    申请日:2013-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铝及其合金超双疏表面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两步法制备超疏水表,首先通过电化学刻蚀法制备铝微米级粗糙表面,再通过水热合成氧化锌微纳双重粗糙结构,然后通过低表面能的物质修饰疏水表面。制备的超疏表面对水的接触角大于156°,对润滑油的疏油角度大于150°。本方法简单实用,对设备的要求低,所用的电化学刻蚀和水热合成技术比较成熟,容易大面积制备超双疏表面,易于实现工业化制造。

    一种原位黑臭河道底泥修复材料及其盆栽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91214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0361915.8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黑臭河道底泥修复材料及其盆栽及其应用,所述原位黑臭河道底泥修复材料包括释氧修复剂和强化微生物富集弹性填料,所述释氧修复剂为聚乳酸包覆CaO2/FeCl3,所述强化微生物富集弹性填料包括铁改性膨润土‑海藻酸钠包衣立体填料和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位于铁改性膨润土‑海藻酸钠包衣的表面。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同时实现了水中污染物的处理以及底泥的修复,操作方法简单,单位面积底泥修复效率高,对环境友好,投资成本低。

    一株黑臭底泥中苯并[a]蒽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462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93920.7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用于降解黑臭底泥中苯并[a]蒽的菌株,菌株命名为SG‑1,保藏号:CGMCC No.20667。该菌株筛选自深圳市茅洲河黑臭底泥,筛选条件:培养液pH7.0左右,苯并[a]蒽浓度为0‑100mg/L,摇床转速140r/min,30℃恒温培养。在纯培养的条件下,当pH=8.0、温度为40℃时,该菌株对苯并[a]蒽的降解效率最高,88h之内可达85%。另外,该菌株在底泥中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且表现出较好的多底物降解能力。通过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和降解特性研究,可为底泥中苯并[a]蒽等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一株黑臭底泥中苯并[a]蒽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991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22938.0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降解技术和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对苯并[a]蒽有降解效果的菌株MZ‑5(Microbacterium xylanilyticum)的筛选及其应用。所述菌株命名为MZ‑5。该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3号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CGMCC No.20668,保藏日期:2020年9月18日。该菌株筛选自深圳市茅洲河黑臭底泥,筛选条件:培养液pH7.0左右,20mg/L苯并[a]蒽,140r/min,30℃恒温培养。在纯培养的条件下,当pH=5.0、温度为30℃时,该菌株对苯并[a]蒽的降解效率最高,72h之内可达67%。另外,该菌株在底泥中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且表现出较好的多底物降解能力。通过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和降解特性研究,可为底泥中苯并[a]蒽等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黑臭河道底泥污染物去除生物诱导剂

    公开(公告)号:CN11219433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45715.X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强化黑臭河道底泥污染物去除的生物诱导剂,具体涉及以下组分:40~80%A组分,10~20%B组分,1~5%表面活性剂,0.5~3%稳定剂,1~3%增效剂,余量为水,A组分为乙酸钠,B组分为邻苯二甲酸,水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该配方原理独特,同时生产加工简单,性质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和工程应用。该方法修复底泥彻底且效果好、成本低,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染底泥难降解有机物修复困难,生物处理效果缓慢的问题。

    一种黑臭河道的底泥覆盖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280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49702.2

    申请日:2019-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臭河道的底泥覆盖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黑臭河道的底泥覆盖柱包括底泥固化柱,所述底泥固化柱外设有改性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底泥固化柱为在黑臭底泥中加入过氧化钙、水泥后进行煅烧后制成;所述改性活性炭吸附层中包含硝酸根离子。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同步解决底泥及上覆水污染修复以及异位疏浚底泥无处安放的问题,底泥覆盖柱抗水力冲击负荷强度大,实现了黑臭河道底泥的资源化,具有一举三得的效果;操作简单、成本低、施工和维护管理方便,对环境无二次污染,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铝及其合金超双疏表面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041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50890.7

    申请日:2013-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铝及其合金超双疏表面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两步法制备超疏水表,首先通过电化学刻蚀法制备铝微米级粗糙表面,再通过水热合成氧化锌微纳双重粗糙结构,然后通过低表面能的物质修饰疏水表面。制备的超疏表面对水的接触角大于156°,对润滑油的疏油角度大于150°。本方法简单实用,对设备的要求低,所用的电化学刻蚀和水热合成技术比较成熟,容易大面积制备超双疏表面,易于实现工业化制造。

    制作钢质材料表面镀有防腐层接地装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72178C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610009964.8

    申请日:2006-04-26

    Inventor: 王锋

    Abstract: 制作钢质材料表面镀有防腐层接地装置的方法,它涉及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接地装置先镀防腐层,然后焊接,在焊接的过程中易将焊接处的防腐层损坏,使接地装置的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方法为:一、将钢制材料焊接成接地极主件的形状,管材两端焊接封口;二、将焊接的钢制接地极部件的外表面进行化学镀防腐层;三、将经步骤二化学镀防腐层的钢制接地极主件插入地孔内,用部件固定连接,即形成本发明的接地装置。本发明先焊接接地极主件,然后镀防腐层,解决了在焊接的过程中易将焊接处的防腐层损坏的问题。该装置不仅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接地装置电阻值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延长了接地装置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