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0599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369721.9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选择沉水植物苦草、螺、蚌组合生物对水体进行修复,包括如下步骤:在水体内种植苦草,任其自由生长;向水体中投加一定比例的螺和蚌,实现水体的生态修复。本发明生态修复方法既能快速提高水体透明度,又能有效遏制底栖藻的生长。此外蚌螺草系统可将水体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地表水Ⅱ~Ⅲ类。

    一株黑臭底泥中苯并[a]蒽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991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122938.0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力。通过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和降解特性研究,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降解技术和环境保护领 可为底泥中苯并[a]蒽等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处域,具体涉及一株对苯并[a]蒽有降解效果的菌 理提供技术支撑。株的筛选及其应用。所述菌株命名为MZ‑5。该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3号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CGMCC No.20668,保藏日期:2020年9月18日。该菌株筛选自深圳市茅洲河黑臭底泥,筛选条件:培养液pH7.0左右,20mg/L苯并[a]蒽,140r/min,30℃恒温培养。在纯培养的条件下,当pH=5.0、温度为

    一种去除污染底泥难降解有机物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6067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1219784.3

    申请日:2021-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先进环保产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去除污染底泥难降解有机物的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在污染底泥中安装曝气组件,电极组件和曝气组件均位于污染底泥中;S2,通过铁碳微电解反应,将微电解出水的pH值调节至碱性条件下,发生混凝反应,铁离子形成Fe(OH)2和Fe(OH)3,在供氧充足条件下,可以将Fe2+氧化成Fe3+,进一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用于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S3,电解处理过后采用混合高锰酸钾与紫外线照射用于进一步对难降解有机物反应进行处理;本发明保证在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降解处理过程中可以实现高效曝气处理,且在高效曝气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实现高锰酸钾药剂结合紫外线对难降解有机物进一步处理,使难降解有机物的较大程度的降解。

    一种黑臭底泥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1975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07642.1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理/化学联合原位黑臭底泥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黑臭河道底泥修复剂为颗粒剂,主要有三部分组成:①修复剂和稳定剂;②辅料(物理吸附材料);③包埋剂。修复剂和稳定剂分别为过氧化钙(CaO2)和纳米羟基磷灰石(Ca10(OH)2(PO4)6),辅料为沸石粉,包埋剂为质量浓度为5%的聚乙烯(PVA)溶液。本发明针对黑臭底泥,可以在不排水条件下,投加颗粒剂,修复污染底泥,达到同时去除AVS,稳定磷和多种重金属,控制底泥氨氮释放的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等优点。该发明可以避免异位修复引发二次污染风险,同时减少原位修复的工程量,提高底泥治理效率。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