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18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49659.3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节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船用可收放弹簧摆翼增推装置及设计方法,该摆翼增推装置包括筒体、驱动电机、水翼组件、传动系统,所述的水翼组件包括支撑架、摆翼和弹簧,传动系统包括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对转轴、对转齿轮、轴承,所述的筒体内部下端经轴承与两个竖直的对转轴转动连接,两个对转轴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对转齿轮,其中一个对转齿轮的上方的对转轴上连接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筒体内的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齿轮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筒体侧面设有窗口,支撑架设有两个,伸出筒体的支撑架的内侧分别经弹簧连接摆翼,具有结构简单、推进效率高、机动性高、单自由度、启动推力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83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105213.5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F03B1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摆动圆柱涡激振动潮流能利用装置及其设计方法,设有底座、圆柱、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发电机的外侧套有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筒状的驱动机舱,发电机上方的输出轴与驱动机舱固定连接,驱动机舱的下端设有端盖,端盖的边缘经轴承与驱动机舱的下端相连接,端盖与发电机固定连接,端盖下方中部经旋转杆,旋转杆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驱动机舱的侧壁设有开口,开口内的发电机与尾翼连杆相连接,尾翼连杆穿过开口与尾翼相连接,所述的尾翼连杆的两侧经弹簧架和弹簧与驱动机舱相连接,驱动机舱另一侧经圆柱支架与圆柱相连接,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发电能力高、噪声低、易启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83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05213.5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F03B1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摆动圆柱涡激振动潮流能利用装置及其设计方法,设有底座、圆柱、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发电机的外侧套有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筒状的驱动机舱,发电机上方的输出轴与驱动机舱固定连接,驱动机舱的下端设有端盖,端盖的边缘经轴承与驱动机舱的下端相连接,端盖与发电机固定连接,端盖下方中部经旋转杆,旋转杆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驱动机舱的侧壁设有开口,开口内的发电机与尾翼连杆相连接,尾翼连杆穿过开口与尾翼相连接,所述的尾翼连杆的两侧经弹簧架和弹簧与驱动机舱相连接,驱动机舱另一侧经圆柱支架与圆柱相连接,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发电能力高、噪声低、易启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14835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267815.5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1L1/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实验用平板阻力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的实验用支架,测力计和实验平板三部分,测力计与实验用支架和实验平板之间均采用柔性连接;所述测力计的宽度不小于实验平板的宽度;所述实验平板竖直吊装,下端部分浸入水面以下;所述实验平板的导边和随均呈楔形;所述测力计由上刚性梁、下刚性梁、应变片和安装在上、下刚性梁两端之间的两个弹性钢片组成,将弹性钢片通过螺栓紧固在上、下刚性梁的两端,所述弹性钢片上设置应变片,所述应变片采用全桥连接方式。本装置能够降低因厚度引起的粘压阻力和在水面引起的兴波阻力,避免产生附体阻力,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弹性钢片进行更换,从而保证量程适当。
-
公开(公告)号:CN10256242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49134.3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F03B1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建筑用潮汐发电装置,属于发电装置领域。设有支柱,支柱固定在海床上,其特征是,支柱上安装有浮体,浮体与支撑杆一端固定,支撑杆顶端固定有滑套,滑套内插装有杠杆,杠杆一端铰接在支柱上,杠杆另一端与齿轮箱中的直齿轮上端铰接,直齿轮与齿轮啮合,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固定在发电机的传动轴上。本发明利用潮汐能供电,符合当前发展清洁能源的主题,其结构简易、稳定,受风浪影响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67088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910311222.4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增强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增强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制作得到的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稳定性差的问题。方法:一、清洗基片;二、基片进行机械处理;三、基片氧化处理后干燥;四、将聚酰胺-胺树状分子覆盖在基片表面得到基片;五、用去离子水和溶剂交替清洗基片,然后干燥,即得到金属基底;六、环氧树脂固化体涂于金属基底表面,保温,固化,即得到强化后的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制作得到的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20.7~35.8MPa,本发明的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718037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910311164.5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1/74 , D06M101/40
Abstract: 仿树根型碳纳米管接枝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工艺时间长,过程有毒害,制得的仿树根型增强材料与树脂基体仅为机械啮合、界面粘结性能差的问题。本方法如下:一、酸处理碳纳米管;二、将羧基改性的碳纳米管与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碳纤维放入溶剂中,然后反应12h~24h、过滤,将过滤后的碳纤维洗涤后烘干,即得仿树根型碳纳米管接枝碳纤维增强体。采用本发明所得的仿树根型碳纳米管接枝碳纤维增强体不仅能够在与环氧树脂存在机械啮合作用,而且表面大量活性官能团与环氧树脂中打开的环氧基形成了化学键,使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170%~250%,环氧树脂的冲击韧性提高了60%~85%。
-
公开(公告)号:CN101767088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311222.4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树枝状大分子增强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增强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制作得到的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稳定性差的问题。方法:一、清洗基片;二、基片进行机械处理;三、基片氧化处理后干燥;四、将0.5~4代聚酰胺-胺树状分子覆盖在基片表面得到基片;五、用去离子水和溶剂交替清洗基片,然后干燥,即得到金属基底;六、环氧树脂固化体涂于金属基底表面,保温,固化,即得到强化后的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制作得到的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20.7~35.8Mpa,本发明的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718037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311164.5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1/74 , D06M101/40
Abstract: 仿树根型碳纳米管接枝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工艺时间长,过程有毒害,制得的仿树根型增强材料与树脂基体仅为机械啮合、界面粘结性能差的问题。本方法如下:一、酸处理碳纳米管;二、将羧基改性的碳纳米管与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碳纤维放入溶剂中,然后反应12h~24h、过滤,将过滤后的碳纤维洗涤后烘干,即得仿树根型碳纳米管接枝碳纤维增强体。采用本发明所得的仿树根型碳纳米管接枝碳纤维增强体不仅能够在与环氧树脂存在机械啮合作用,而且表面大量活性官能团与环氧树脂中打开的环氧基形成了化学键,使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170%~250%,环氧树脂的冲击韧性提高了60%~85%。
-
公开(公告)号:CN101709542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311146.7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0/06 , D06M10/10 , D06M15/53 , D06M15/507 , D06M15/564 , D06M15/59 , D06M11/64 , D06M11/55 , D06M11/50 , C08L63/00 , C08L63/02 , C08K9/04 , C08K9/02 , C08K7/06 , D06M101/40
Abstract: 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碳纤维的方法,它涉及一种修饰碳纤维的方法。有机硅化合物只有一个官能团能与纤维被修饰表面发生反应而使膜局限于两维表面,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方法如下:将碳纤维加入到强氧化性酸中经过超声处理、加热回流、干燥,再加入到树枝状大分子溶液中超声处理,再在20℃~100℃的条件下反应1h~24h,然后洗涤,再干燥,得到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碳纤维。本发明采用的树枝状大分子具有三维立体结构、均一分布多而密的外官能团、较低的粘度、独特的流变性质、很好的成膜性,修饰效果好。用本发明方法所得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碳纤维制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剪切强度为53.2MPa~55.8MP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