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u3+离子的新型发光镧系金属有机框架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097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52972.0

    申请日:2023-08-21

    Inventor: 任鹏 杨洋 杨雪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Eu3+离子的新型发光镧系金属有机框架(EuMOF)传感器,以及该EuMOF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基于Eu3+离子的新型发光镧系金属有机框架传感器,结构式为{[Eu(HL)结构为(L):(H有一个晶体学独立的2O)]·2H2O}n,H2L=5Eu‑(4H3+离‑1子,2,,由来自4‑三唑)HL间苯二甲酸‑的1个氮原;子、来自另外2个HL‑和4个L2‑的6个氧原子以及来自配位水分子的1个氧原子配位而成。本发明的基于Eu3+离子的新型发光镧系金属有机框架(MOF)传感器,将其应用于自来水、河水和实际处理的工业废水中4‑硝基苯酚的检测,表现出高灵敏度、快速响应(30s内)、高选择性和优异的可重复使用性。

    一种在圆柱表面加工结构色图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21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54559.6

    申请日:2024-01-15

    Inventor: 杨洋 吴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圆柱表面加工结构色图案的方法,先将待加工图案像素网格化获得多个像素网格,再从像素网格中提取色调值h行向量,并将每个像素网格所对应的色调值h行向量、光波长λ行向量、光栅间距d行向量以及理论转速ω行向量依次计算转换,最终获得待加工图案所对应的加工理论转速曲线,采用超声振动切削系统按照理论转速曲线在圆柱工件的表面进行超声椭圆振动切削加工,且在超声椭圆振动的频率以及超声刀具参数等条件选定的情况下,圆柱工件的转速与光栅间距对应,因而根据理论转速曲线进行切削加工,即可在圆柱工件的表面加工出待加工图案所对应的结构色图案,加工过程中不存在未切削的空载时间,全程切削,连续性更好,加工更加高效。

    一种具有宽谱抗菌性的表面微纳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088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18047.6

    申请日:2023-08-11

    Inventor: 杨洋 张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宽谱抗菌性的表面微纳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能够根据微米级结构和纳米级结构的抗菌机理模型,初步确定抗菌性能较优的微米级结构和纳米级结构的参数,再分别研究获得微米级结构和纳米级结构的最优抗菌结构,并将两种尺度的最优结构进行结合,获得理论抗菌性能最优的跨尺度微纳复合结构。本发明的表面微纳结构,所述微米级结构的高度范围为0.4μm-2μm,高宽比范围为0.02-0.20;所述纳米级结构的宽度范围为500nm-1000nm,高宽比范围为0.01-1.00,一方面能够减少细菌粘附的数量,阻碍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另一方面又能够刺破细菌生物被膜以杀死细菌,能够提高器械的抗菌性能,并具有宽谱抗菌性。

    一种设定轨迹循环振动切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2686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95662.6

    申请日:2022-01-26

    Inventor: 杨洋 陈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定轨迹循环振动切削方法,刀具沿设定路径循环振动,设定路径包括第一切削路段、第二切削路段和回刀路段;第一切削路段与第二路段为直线切削路段,第一切削路段和第二切削路段按照设定夹角移动切削材料;第一切削路段和第二切削路段完成第一次切削后,依照回刀路段循环按照设定夹角移动切削材料。通过本方法切削时,刀具的有效前角和切削速度可为固定值,不需要随刀具振动位置的改变而变化,使得振动切削的效率变高、成本降低,并且这将有助于从切削机理层面揭示间断切削各向异性晶体的脆塑转变机理,同时本切斜路径中的切削路段在切削时平行于切削运动方向,不会出现现有椭圆振动切削中的刀纹现象,从而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一种用于电化学活性细菌组学研究的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827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14486.5

    申请日:2019-08-30

    Inventor: 邢德峰 杨洋 李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化学活性细菌组学研究的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电化学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目的是针对多数微生物燃料电池不适用于组学研究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用于组学研究的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制作方法。所述用于电化学活性细菌组学研究的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由碳纸阳极、空气阴极和玻璃瓶体构成。本发明采用辊压的工艺制作空气阴极可简化操作流程并缩减制作时间,提高空气阴极的制作效率,在阴极外侧设置除菌滤膜可保证反应器的纯培养环境。采用碳纸作为阳极可保证核酸和蛋白样品的定量提取,便于后续的高通量测序和组学分析。

    一种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接口ASIC

    公开(公告)号:CN10701446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232243.1

    申请日:2017-04-11

    Abstract: 一种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接口ASIC,属于传感器领域。开关一一端接地,开关二一端接参考电压源,开关一及开关二另一端的公共节点作为驱动端与电容式液位传感器一端相接,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另一端与参考电容Cref一端相接,参考电容Cref另一端与开关三及开关四一端的公共节点相接,开关三另一端接地;电容式液位传感器与参考电容Cref的公共端接开关五一端和前端电荷采样放大器输入端,开关五另一端接地;前端电荷采样放大器输出端接电压放大电路输入端;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端接相关双采样电路输入端,相关双采样电路输出端接PI控制器输入端;PI控制器输出端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低通滤波器输出端与开关四另一端相接,从而构成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输出电容的闭环检测。

    一种厌氧产氢菌与好氧菌呼吸互作好氧产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19103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512660.1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产氢菌与好氧菌呼吸互作好氧产氢方法,属于发酵产氢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为是将哈尔滨产乙醇杆菌YUAN‑3和铜绿假单胞菌PAO1进行共培养,所述共培养是将哈尔滨产乙醇杆菌YUAN‑3的菌粉和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菌粉接种至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中,放置在35℃恒温培养室中密封培养1小时~50小时后开始产生氢气,收集氢气。本发明为产氢细菌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发明方法制取的氢气纯度更高,产率更大,并具有操作简便、适合扩大化的优势。

    一种厌氧产氢菌与好氧菌呼吸互作好氧产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1910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512660.1

    申请日:2017-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39/00 C12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产氢菌与好氧菌呼吸互作好氧产氢方法,属于发酵产氢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为是将哈尔滨产乙醇杆菌YUAN‑3和铜绿假单胞菌PAO1进行共培养,所述共培养是将哈尔滨产乙醇杆菌YUAN‑3的菌粉和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菌粉接种至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中,放置在35℃恒温培养室中密封培养1小时~50小时后开始产生氢气,收集氢气。本发明为产氢细菌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发明方法制取的氢气纯度更高,产率更大,并具有操作简便、适合扩大化的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