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异构边云AI系统任务调度框架

    公开(公告)号:CN1160100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95287.5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异构边云AI推理系统中高吞吐和低延迟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异构边云AI系统任务调度框架,能够高效地处理多种深度学习任务。所述调度框架由边缘调度器、异构的边缘集群和云服务器组成。该框架使用在运行时测得的后验结果作为学习样本,在每次调度中根据每个任务的性能降级自动学习设备间的差异,实现异构资源感知,进而推断出当前状态下的最优调度决策。此外,本发明还引入了云端任务卸载机制,解决了边缘端小模型推理精度不足的问题。

    一种基于整数规划的边缘集群异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441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74778.1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整数规划的边缘集群异构优化方法。所述方法根据实验来测试不同模型在不同设备上并发执行的性能和能耗,在预算和节点数量的约束下,利用整数规划最大化每个设备对特定模型的并发适配性,从而优化设备选择和每个模型在每个设备上的部署方案。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根据具体的模型选择合适的边缘设备,并确定每台设备上适合部署的模型以及各种模型的并发量,从而充分发挥边缘异构的优势。

    基于听诊器阵列预校正的肠鸣音时域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6103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810007973.6

    申请日:2018-01-04

    Abstract: 基于听诊器阵列预校正的肠鸣音时域提取方法,属于肠鸣音听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肠鸣音提取方法复杂度高,并且会对肠鸣音信号的原始波形造成破坏,影响诊断结果的问题。它根据近场声学模型特征设计听诊器阵列拓扑结构;然后校正各个通道的等效噪声电平;再计算获得听诊器阵列各个通道的基准测试信号平均幅度偏移特征;最后利用校正后的听诊器阵列采集肠鸣音信号,将各个通道的肠鸣音信号分帧;再利用获得的基准测试信号平均幅度偏移特征作为判据判定肠鸣音信号,并完成肠鸣音信号的提取。本发明用于获取肠鸣音信号并进行提取。

    一种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阳极

    公开(公告)号:CN10395351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200932.0

    申请日:2014-05-13

    Abstract: 一种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阳极,它涉及一种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阳极。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阳极温度较高,导致发动机通道内壁和阳极受热短时间内急剧增强,热量传导至永磁铁部位严重影响了永磁体的磁性,且阳极的气体密封与绝缘难以处理的问题。一种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阳极,它包括阳极板、阳极头、陶瓷腔体、绝缘板、散热器、阳极进气管和垫片。本发明一种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阳极用于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

    一种通道长度可变的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永磁体外壳

    公开(公告)号:CN104234957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65663.0

    申请日:2014-09-12

    Abstract: 一种通道长度可变的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永磁体外壳,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推进器的永磁体外壳。本发明是要解决永磁铁存在的相同磁极间斥力大安装不方便以及陶瓷通道的散热的技术问题。一种通道长度可变的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永磁体外壳包括内套筒、外套筒、内套筒底部螺栓连接板、外套筒底部螺栓连接板和多组永磁铁。本发明利用内、外两重套筒,将永磁铁定位于其中,实现了通道长度可以调节的特点,在保证永磁铁数目和磁场位形可调节的同时,实现永磁铁的轻松安装和定位,同时位于多组永磁铁和陶瓷通道间的内套筒同时具有将陶瓷通道的热量导走的能力。本发明主要应用于航天领域。

    一种基于多通道电子听诊器的肠鸣音采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926414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0763811.0

    申请日:2018-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电子听诊器的肠鸣音采集系统,属于肠鸣音听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电子听诊器的肠鸣音采集系统。解决了肠鸣音信号采集过程中人体静电和皮肤的摩擦音对肠鸣音产生干扰、悬空的听诊器头采集的肠鸣音效果不理想、患者腹部运动产生的伪迹会干扰肠鸣音信号及单听诊通道听诊效率低的问题。它包括电子听诊器头、加压气囊、隔离装置、胶管、气泵、放气阀和特制腹带。它主要用于肠鸣音信号的采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