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酸性高聚物处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5452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0084074.6

    申请日:2018-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酸性高聚物处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具有疏水性的酸性高聚物;将具有疏水性的酸性高聚物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得到有机溶液;将有机溶液与正极材料在常温下搅拌并反应得到混合物;将得到的混合物进一步加热蒸发,形成碱性降低且具备疏水性的正极材料,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循环性能。本发明的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是使用具有一定的酸性和疏水性的溶剂对正极材料进行处理,该溶剂能够温和地与正极材料发生作用,并保持正极材料晶体结构完整,处理后的正极材料表面光洁,碱性降低,并且具有表面疏水性。

    一种兼具离子与电子导体的三维多酸包覆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7946567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1142858.1

    申请日:2017-11-16

    Abstract: 一种兼具离子与电子导体的三维多酸包覆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电导率低,易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而造成的材料倍率性能差、循环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由内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三维多酸包覆层组成。本发明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多酸化合物除水;二、将除水后的固态多酸化合物溶解在醇类有机溶剂中;三、包覆。本发明的包覆层的三维骨架结构可以为锂离子传输提供通道,提高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弥补材料自身电子电导率低的缺点,提升材料整体的电子电导率,使包覆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

    一种具有纳米管/棒穿插结构和微米级一次颗粒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9195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1009029.7

    申请日:2015-12-28

    Abstract: 一种具有纳米管/棒穿插结构和微米级一次颗粒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材料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差以及振实密度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络合剂和沉淀剂的协同作用以及纳米管/棒状单晶金属氧化物M'aOb的诱导作用控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过程中的结晶、生长和一次颗粒与纳米管/棒状单晶金属氧化物M'aOb间的共团聚过程,从而获得具有纳米管/棒穿插结构的微米级单晶颗粒球形团聚体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本发明的前驱体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