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钢异质金属材料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56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3424.2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钛钢异质金属材料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钛/钢异质材料成本高、效率低、界面脆性高、灵活性差、难以实现界面连接等难题。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打印丝材和增材基板进行预处理;步骤2:对拟打印的钛钢异质金属材料实物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切片处理导入,设置扫描路径、预热参数以及打印工艺参数;步骤3:对3D扫描打印的设备进行调整;步骤4:按照设置后的打印程序进行3D扫描打印,步骤1中打印丝材为316L不锈钢丝材和纯Cu丝材,增材基板为TC4基板,步骤1中316L不锈钢丝材的直径为1‑1.2mm,纯Cu丝材的直径为1.6mm。它主要用于钛钢异质金属材料的制造。

    一种低氧小尺寸钛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07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08099.3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一种低氧小尺寸钛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钛合金粉末制备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旋转电极制粉法通过加快电极转速和增大电极尺寸来降低粉末粒径导致成本高和装置机械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旋转电极制粉法,以射频氢等离子发射器为热源,等离子弧置于两个正交设置的电磁线圈产生的动态旋转磁场内,旋转自耗电极达到预设转速后启动热源,抽真空后在氩氢混合气氛下制粉;在真空条件下对所制粉体进行高温恒温烧结,得到低氧小尺寸钛合金粉末。本发明的方法促进了流体造粒和细粉的生成,有效减少合金粉末中氧元素杂质含量,成本更低,机械稳定性更强,杂质含量更少。

    一种钛合金电子束表面改性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85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53035.9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一种钛合金电子束表面改性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改性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钛合金在极端环境下耐腐蚀性能及表面硬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对预处理后的锻态钛合金表面进行电子束改性处理,加速电压为50‑70Kv,束流为40‑55mA,移动速度:500‑700mm/min。本发明提出利用电子束熔丝沉积增材制造设备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电子束直接作用于钛合金基体表面,由于快冷的作用,表面改性层形成与钛合金基体截然不同的微观组织,同时通过精准调控工艺参数达到调整合金表面微观组织的目的,最终实现提高耐腐蚀性能和硬度的效果。与传统涂层制备相比突出的优势在于表面改性层与基体的良好结合。

    一种控制易挥发合金元素挥发量的钛合金熔炼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8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43579.9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控制易挥发合金元素挥发量的钛合金熔炼装置及方法,属于钛合金熔炼领域。解决钛合金中铝元素等易挥发元素大量挥发导致合金性能不稳定的问题。一种控制易挥发合金元素挥发量的钛合金熔炼装置包括熔炼炉,水冷铜炉床上方由水冷铜炉床进口端向出口端一侧顺次间隔设置熔化电子束枪、第一精炼电子束枪、送丝送粉机构和第二精炼电子束枪,送丝送粉机构用于输送易挥发合金元素进入水冷铜炉床内与第一精炼电子束枪扫描熔炼后的钛合金熔体混合形成混合熔体;铸造保温电子束枪,设置在熔炼拉锭组件上方用于保温和精炼熔炼拉锭组件内的混合熔体;和抽真空装置,用于将熔炼炉内抽真空。它主要用于熔炼钛合金。

    一种提高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9951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061837.7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性能的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钛基复合材料热变形的变形抗力高、变形缺陷多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制备钛基复合材料的原料,加入TiB2粉末,置于水冷铜坩埚中;2)抽真空后通入氩气和氢气,熔炼,得到改善热变形性的钛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可以使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抗力显著降低,峰值应力降低,相同峰值应力下的变形温度降低,且变形后没有几乎不存在如界面孔洞和变形开裂等缺陷,材料的热变形性能大大提高。此外,本发明还具有经济、安全、新颖、可靠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