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稳定田间作物表型采集车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31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54590.1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作物表型采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稳定田间作物表型采集车,包括机架,还包括:三轴运动控制模块,所述三轴运动控制模块包括X轴移动组件,所述X轴移动组件上安装有Y轴移动组件,所述Y轴移动组件上安装有Z轴移动组件,所述Z轴移动组件上安装有连接柱;三轴姿态控制模块,所述三轴姿态控制模块包括连接座和安装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安装有航向轴电机,所述航向轴电机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有翻滚轴电机,所述翻滚轴电机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俯仰轴电机,所述俯仰轴电机通过第三连接杆与安装座连接。该装置可实现对信息采集模块的空间位置以及姿态角的灵活调节,调节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在田间植物表型采集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大豆GmCGS2基因在提高大豆蛋白质和甲硫氨酸方面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2564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79588.4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GmCGS2基因在提高大豆蛋白质和甲硫氨酸方面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所述的大豆GmCGS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所述的大豆GmCGS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有益效果是,克隆了一个大豆甲硫氨酸合成通路上的关键酶基因:大豆GmCGS2基因,获得了高蛋白高甲硫氨酸的转基因大豆新品系,证明大豆GmCGS2基因促进了转基因大豆未成熟胚中包括甲硫氨酸在内部分游离氨基酸的积累,促进了转基因大豆成熟籽粒中蛋白质以及包括甲硫氨酸在内部分结合态氨基酸的积累,对转基因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甲硫氨酸合相关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为获得高蛋白高甲硫氨酸的优质大豆提供了更多可能。

    大豆GmCGS2基因在提高大豆蛋白质和甲硫氨酸方面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17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183227.9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GmCGS2基因在提高大豆蛋白质和甲硫氨酸方面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所述的大豆GmCGS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所述的大豆GmCGS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有益效果是,克隆了一个大豆甲硫氨酸合成通路上的关键酶基因:大豆GmCGS2基因,获得了高蛋白高甲硫氨酸的转基因大豆新品系,证明大豆GmCGS2基因促进了转基因大豆未成熟胚中包括甲硫氨酸在内部分游离氨基酸的积累,促进了转基因大豆成熟籽粒中蛋白质以及包括甲硫氨酸在内部分结合态氨基酸的积累,对转基因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甲硫氨酸合相关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为获得高蛋白高甲硫氨酸的优质大豆提供了更多可能。

    大豆C2H2型单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及编码基因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3272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811171294.9

    申请日:2018-10-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C2H2型单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及编码基因与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大豆C2H2型单锌指蛋白转录因子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0.2,并在培育耐冷大豆品种中应用。C2H2型双锌指蛋白在国内外研究中被证实与逆境胁迫特别是耐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单锌指蛋白则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发明成功挖掘了一个单锌指蛋白基因,在验证其具备调控生长发育相关功能之外,重点研究了其是否具备耐冷特性的功能,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一个既参与生长发育的调控又具备独特耐冷性的双功能基因,这也为后期更深入功能的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改良培育新型多功能种质资源有着重要作用。

    一种多功能植物补光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2077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02195.2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植物补光装置,为克服现有补光装置补光灯高度固定且遮光的问题,一种多功能植物补光装置包括1号底板、1号收放机构、2号收放机构、软轴驱动机构、收放驱动机构;软轴驱动机构通过其4个2号支撑架安装在1号底板的中部,收放驱动机构通过其1号支撑板组件、2号支撑板组件安装在1号底板上,1号支撑板组件、2号支撑板组件位于4个2号支撑架的两侧,1号收放机构与2号收放机构通过其3号齿轮轴安装在1号支撑板组件与2号支撑板组件的顶端为转动连接,收放驱动机构中的大齿轮组件套装在1号收放机构与2号收放机构中的2个3号齿轮轴上;1号收放机构与2号收放机构中的2套软轴组件的下端和4个2号支撑架转动连接。

    基于Mask-RCNN的牛脸及牛脸关键点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829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51729.0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Mask-RCNN的牛脸及牛脸关键点检测方法,为填补牛脸及牛脸关键点同步检测的空白,基于Mask-RCNN的牛脸及牛脸关键点检测方法的步骤:1)采集带有牛脸的图片,标记每张图片中牛脸及牛脸关键点数据:(1)从国内网络中收集牛的图片,从收集的图片中选取有牛脸的图片:a.从国内的农业节目中选取关于养牛的视频,每隔5帧截取一幅图片,从中选取有牛脸的图片;b.使用摄像机实地采集牛只的视频,每隔5帧截取一幅图片,从中选取有牛脸的图片;(2)标注图片中的每个牛脸的位置;2)设计牛脸及牛脸关键点检测网络结构;3)利用标记完成的数据训练牛脸及牛脸关键点检测网络,最终生成牛脸及牛脸关键点检测器。

    一种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4979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92921.1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包括:壳体,其包括两个侧板和多个横梁;捡拾切碎装置,其安装在壳体上;揉丝辊,其两端分别可旋转的支撑在两个侧板上;揉丝凹板,其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侧板上;揉丝凹板的凹面侧朝向揉丝辊设置;抛扬风机,其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侧板上,抛扬风机外侧设置有风机罩体;多个铧式犁,其通过犁架悬挂在壳体上;多个铧式犁等距排列在抛扬风机的一侧,并且铧式犁与抛扬风机之间的距离沿风机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增大;多个导流管,其与多个铧式犁一一对应设置;其中,秸秆经捡拾切碎装置切碎后,依次经过揉丝间隙、风机罩体及导流管后落入铧式犁耕出的垄沟中,并且被相邻的铧式犁翻覆的土垡覆盖。

    一种植物病害诊断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3144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692819.1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病害诊断装置,为克服目前存在的不能够在植物种植现场进行随机抽样检测的问题,一种植物病害诊断装置包括处于上端的传动部件、处于中间的搅拌部件与处于下端的行走部件;传动部件包括2个结构相同的顶杆、第一链轮、链条、第二转轴与电机;搅拌部件包括套筒与第二链轮;行走部件包括2个结构相同的连接杆;电机采用螺钉安装在套筒右侧壁外壁的上端,第一链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第二转轴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上,传动部件的其它零部件通过2个结构相同的顶杆安装在套筒左右侧壁外壁的上端,传动部件通过链条套装在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上和搅拌部件连接;行走部件通过2个结构相同的连接杆和套筒左右两侧壁的外壁的下端对称连接。

    一种无土栽培营养液多级循环利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7193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533228.6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土栽培营养液多级循环利用装置,克服了传统雾培方式能源和资源投入较高,而废弃营养液盐分较高,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其包括雾培装置、营养液缓冲箱、二级供液电磁阀、岩棉培装置、PH传感器、EC传感器、臭氧发生器、母液控制电磁阀、母液箱、潜水泵、营养液池与控制中心。潜水泵和雾培装置管连接,雾培装置和营养液缓冲箱管连接,营养液缓冲箱和岩棉培装置管连接,营养液缓冲箱和岩棉培装置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二级供液电磁阀,岩棉培装置和营养液池管连接,母液箱和营养液池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母液控制电磁阀,PH传感器和EC传感器置于营养液池内并分别与控制中心电线连接,臭氧发生器置于营养液池外并与营养液池管连接。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育苗培植箱、培植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73332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22853.2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育苗培植箱、培植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灌溉用的水箱,水箱上设置有浇水模块;所述箱体中设置有若干垂直排列的育苗室,所述育苗室的一侧设置有可开合的室门,所述育苗室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下方安装有推送装置,所述底板上方安装有育苗槽,所述育苗室中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上连接有信号采集处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浇水模块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模块的通信信道上连接有终端控制模块。能够实现多样的控制环境和控制状态,多元化的育苗,大大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