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前轴独立驱动汽车差动协同主动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1706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1238318.2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轮前轴独立驱动汽车差动协同主动转向系统,包括:转向齿条,其设置在左转向轮和右转向轮之间,能够产生横向位移,并拉动所述左转向轮和所述右转向轮转向;行星齿轮机构,其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向齿条,能够驱动所述转向齿条产生横向位移;转角耦合电机,其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转向盘输入轴,其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其中,所述的行星齿轮机构能够实现转向盘输入轴的输入转角和转角耦合电机的输入转角之间的耦合;左轮边独立驱动系统和右轮边独立驱动系统,实现车辆的驱动并提供转向助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动轮前轴独立驱动汽车差动协同主动转向系统控制方法。

    一种车辆差动协同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1010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0289269.9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兼具铰接转向和转向梯形转向的全轮独立驱动铰接车辆差动协同转向系统,包括:通过连接轴铰接连接的前车体和后车体,液压转向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前车体和后车体之间;信号采集模块,其设置在驱动轮处,用于检测驱动轮转向信息;差动协同转向系统控制器,其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检测数据,并作出控制决策;多个驱动轮电机,其分别与所述驱动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独立转动;驱动轮电机控制器,其与所述差动协同转向系统控制器和驱动轮电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轮独立驱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兼具铰接转向和转向梯形转向的全轮独立驱动铰接车辆差动协同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

    一种兼具铰接转向和转向梯形转向的全轮独立驱动铰接车辆差动协同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101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89269.9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兼具铰接转向和转向梯形转向的全轮独立驱动铰接车辆差动协同转向系统,包括:通过连接轴铰接连接的前车体和后车体,液压转向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前车体和后车体之间;信号采集模块,其设置在驱动轮处,用于检测驱动轮转向信息;差动协同转向系统控制器,其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检测数据,并作出控制决策;多个驱动轮电机,其分别与所述驱动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独立转动;驱动轮电机控制器,其与所述差动协同转向系统控制器和驱动轮电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轮独立驱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兼具铰接转向和转向梯形转向的全轮独立驱动铰接车辆差动协同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

    一种转向、防倾与驱动集成式轮边电驱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4642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132234.X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防倾与驱动集成式轮边电驱动系统,包括:双转子电机,其外转子输出端连接车轮,内转子输出端连接主动齿轮;防倾齿轮,其位于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并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L形防倾杆,其一端通过第一离合器固定连接所述防倾齿轮,另一端连接悬架;直线电机,其固定在所述双转子电机一侧,所述直线电机的次级端连接转向横拉杆,用于驱动转向横拉杆移动实现转向;其中,当第一离合器结合时,所述内转子输出端产生阻止悬架上下跳动的阻力矩,实现防倾。本发明提供的转向、防倾与驱动集成式轮边电驱动系统,提高了系统的集成性,节省了空间,便于整车布置。

    一种主动横向稳定杆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4618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128235.7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王军年 罗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横向稳定杆,包括:左防倾半杆,右防倾半杆;左行星齿轮机构;右行星齿轮机构;磁粉离合器,其包括主动端和从动端,磁粉离合器选择性的结合或分离主动端和从动端;双转子电机,其包括:内转子,其连接磁粉离合器的主动端,并穿过磁粉离合器的连接左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外转子,其引出端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的磁粉离合器的从动端,并且外转子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右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ECU,其电连接双转子电机和磁粉制动器。本发明的主动防倾杆能够实现主动无级改变悬架侧倾角刚度,兼顾整车高速侧倾稳定性和低速悬架舒适性并具备系统失效保护的功能,同时左右悬架可实现独立行程控制,实现主动侧倾,提高车身侧面碰撞被动安全性。

    一种电场强化的三元催化器

    公开(公告)号:CN10820426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810232387.1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场强化的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其内部具有中空腔体;进气口,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侧,与所述腔体一端连通;出气口,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另一侧,与所述腔体的另一端连通;第一接线孔位,其设置在所述壳体靠近进气口一侧的外部,并与所述腔体连通;第二接线孔位,其设置在所述壳体靠近出气口一侧的外部,并与所述腔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接线孔和所述第二接线孔分别连接高压激励电源两极;催化机构,其上涂覆有贵金属催化剂并支撑在所述壳体内部,能够连通所述高压激励电源,对汽车尾气进行催化;其中,所述催化机构与所述壳体、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同轴设置。本装置提高了催化效率,减少尾气排放。

    一种主动横向稳定杆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4618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810128235.7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王军年 罗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横向稳定杆,包括:左防倾半杆,右防倾半杆;左行星齿轮机构;右行星齿轮机构;磁粉离合器,其包括主动端和从动端,磁粉离合器选择性的结合或分离主动端和从动端;双转子电机,其包括:内转子,其连接磁粉离合器的主动端,并穿过磁粉离合器的连接左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外转子,其引出端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的磁粉离合器的从动端,并且外转子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右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ECU,其电连接双转子电机和磁粉制动器。本发明的主动防倾杆能够实现主动无级改变悬架侧倾角刚度,兼顾整车高速侧倾稳定性和低速悬架舒适性并具备系统失效保护的功能,同时左右悬架可实现独立行程控制,实现主动侧倾,提高车身侧面碰撞被动安全性。

    一种电动轮驱动汽车复合节能助力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520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810217474.X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王军年 罗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轮驱动汽车复合节能助力转向装置,包括:包括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盘转矩传感器、转向盘转角传感器、助力电机、蜗轮蜗杆减速机构、齿轮齿条转向器、左转向横拉杆、右转向横拉杆、左前轮、左轮毂电机、右前轮、右轮毂电机、主协调控制模块、差动助力转向控制模块、滑转率控制模块以及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模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动轮驱动汽车复合节能助力转向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采集数据,根据监测数据进入节能转向模式、安全转向模式和失效保护模式。

    一种个性化智能加速踏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966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810143783.7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王军年 罗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个性化智能加速踏板系统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力传感器;踏板;踏板齿条;传感器模块;转轴;转轴齿轮;阻力电机;基座;踏板转轴;踏板转轴螺栓;扭转弹簧;以及安装驾驶员前部的摄像头;电子控制单元(ECU)。本发明的个性化智能踏板系统能智能识别驾驶员加速踏板操纵特性,控制阻力电机产生最适应的的踏板力反馈,增强驾驶体验,提高驾驶舒适性,同时能智能识别驾驶员加速踏板误操作,防止驾驶员紧急时将加速踏板误操作为制动踏板,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