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07433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611083368.4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4W40/32 , H04L12/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仪数据传输分簇路由协议设计方法,包括:依据地震仪的交互信息,计算所有邻近地震仪的平均剩余能量,完成邻近地震仪信息收集阶段;构建不同尺寸的簇群,完成簇头竞争阶段;每个簇头依据控制消息建立簇内调度列表,完成簇成员选择阶段;建立簇头到基站连接运行时间、基站等待连接时间和簇头等待连接时间函数关系式;以最小化加权算术和为目标实现簇头路由形成方法,完成从地震仪到基站无线数据传输路由协议设计。本发明使得剩余能量高的地震仪作为簇头,承担更多的中继数据责任,均衡地震仪的能量消耗,避免地震仪能量过早耗尽引起的地震数据丢失,大大的提高了地震仪工作效率,同时减少无线数据传输的多跳延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657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1238960.7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1/04
Abstract: 一种震源的驱动装置以及基于界面补偿的地震波生成设备,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用于生成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震源的换能器的加速度信息和输出力信息来调整所述控制指令;信号发生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提供给所述换能器以使所述换能器根据控制信号来进行振动;加速度感测模块,安装在所述换能器上,用于感测所述换能器的加速度以获得所述换能器的加速度信息;以及力感测模块,安装在所述换能器的底座下方,用于感测所述换能器通过振动而产生的输出力以获得所述换能器的输出力信息。通过考虑控制力和驱动力两者来对换能器进行驱动,可以提高驱动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8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40148.8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0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生物芯片载物台,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使得生物芯片能沿所述滑槽滑动;锁紧结构,位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将所述生物芯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导光结构,包括相互耦合的准直透镜和光纤;以及导光结构安装座,所述导光结构安装座将所述导光结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使得从所述导光结构的所述光纤导入的激发光能经由所述导光结构的所述准直透镜以准直光束形式射入至所述生物芯片。本发明利用相互耦合的准直透镜和光纤传导激发光,能够提高对激发光光源能量的利用率。通过调节导光结构安装座可以调节所述激发光的射入生物芯片的射入角度。因此,该生物芯片载物台体积更小,能量利用率更高,检测方式更加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283042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52204.2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夯可控震源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是由单片机控制输出指令,通过键盘选择编码扫描方式,输入码源时间,将信号传送给电机驱动模块,驱动步进电机转动,达到控制冲击夯震源油门的功能,完成精确控制震源编码扫描振动;减震装置对电机起到了保护作用,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冲击夯震源精确控制扫描时间和手动操作带来的对地震数据采集不准的问题,还解决了步进电机在振动扫描时易损坏,不适用于长时间野外作业等问题。冲击夯震源编码扫描的应用,提高了冲击震源的地震勘探分辨率,有效的压制相关干扰,大大的提高了信噪比,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善了冲击夯可控震源系统,使冲击夯震源更适于野外地震勘探。
-
公开(公告)号:CN11104673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911112716.X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地震信号的高效智能采集方法,包括微地震数据的压缩感知采样、压缩数据中有效微地震事件的提取以及微地震事件压缩数据的重构。具体而言,所有分布式采集节点首先对微地震数据进行压缩感知从而获得微地震信号的测量值。压缩感知去除了微地震信号在时域中的冗余数据,避免了后续不必要的计算开销。然后,将微地震信号的测量值输入预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从而完成有效微地震事件的识别。在识别有效事件后,采集节点将包含微地震事件的压缩采样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最后,数据中心通过奇异值分解和聚类方法进行近似值优化以不断更新地震数据的稀疏基,并使用l1范数谱投影梯度(SPGL1)算法重构原始微地震事件数据。综上所述,本发明这种新的数据采集方法可以从数据记录和数据传输两方面提高整个系统的数据采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0993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41682.9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观测的运动目标高效识别方法。为了同时解决在对运动目标进行识别时遇到的两个问题:辨识准确率低和计算效率低。首先,通过测量矩阵将原始震动信号线性投影到压缩域并获得压缩观测值;然后,依据震动信号在空间上的拓扑关系和时序相关性,设计用于提取压缩观测值非线性特征的深度神经网络,通过观测值与目标类别的准确映射,实现高时效性和高准确性的运动目标辨识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去除原始信号中的冗余数据、压制噪声干扰,具有高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931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41686.7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区域安防的地震动异常感知方法,包括:震动信号特征提取和辨识。首先,获取检测的时序信号;计算时序信号的容量维数序列值作为分形特征;采用线性支持向量机识别分形特征中有效信号成分的分形和噪声成分的分形;舍弃噪声成分的分形对应的噪声信号,得到有效成分的分形对应的有效信号。从而对实现连续的时序地震动信号准确定位异常事件发生的时间段和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摆脱了传统方法对信号能量的依赖,可以有效提高异常事件检测的准确率,为敏感区域地下安防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07339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69773.9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公开了一种基于LoRaWAN的高效无线地震数据传输协议设计方法,包括:基于传输权重的扩频因子分配和基于哈希函数的传输时序分配,扩频因子分配,在地震仪终端采用粗粒度调节扩频因子,网关参照地震仪终端初次分配结果进行细粒度调节来实现不同扩频因子信道的冲撞权重均衡;传输时序分配,依据地震仪内置GPS高精度授时,使用哈希函数映射授予地震仪发送时序,将“不确定性碰撞”转变为“确定性碰撞”,实现大规模、可靠的无线地震数据传输网络构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扩展网络容量,提高网络的数据提取率,可以解决传统方法中存在的数据冲突和网络延迟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4673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112716.X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地震信号的高效智能采集方法,包括微地震数据的压缩感知采样、压缩数据中有效微地震事件的提取以及微地震事件压缩数据的重构。具体而言,所有分布式采集节点首先对微地震数据进行压缩感知从而获得微地震信号的测量值。压缩感知去除了微地震信号在时域中的冗余数据,避免了后续不必要的计算开销。然后,将微地震信号的测量值输入预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从而完成有效微地震事件的识别。在识别有效事件后,采集节点将包含微地震事件的压缩采样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最后,数据中心通过奇异值分解和聚类方法进行近似值优化以不断更新地震数据的稀疏基,并使用l1范数谱投影梯度(SPGL1)算法重构原始微地震事件数据。综上所述,本发明这种新的数据采集方法可以从数据记录和数据传输两方面提高整个系统的数据采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37477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611238953.7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1/0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磁式可控震源,其包括:底座;线圈,所述线圈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磁体;磁钢,所述磁钢与所述磁体固定;以及弹簧,所述弹簧将所述磁体和/或磁钢与所述底座连接,使得所述磁体以及所述磁钢能相对所述线圈往复运动。在地震勘探中,该震源可以替代炸药震源,其结构更加简单,通过设置弹簧将所述磁体和/或磁钢直接与所述底座连接,实现所述磁体以及所述磁钢能相对所述线圈往复运动的同时,可以减少应用弹簧的数量,磁体和磁钢运动更加稳定,从而优化电磁式可控震源振动时产生振动波的自然频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