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58155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250014.5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8 , Y02P60/8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欧亚鲈人工配合饲料,它的各组份重量%为:鱼粉8.0-51.5、鱼油1.00、玉米油1.00、氯化胆碱0.24、维生素预混料1.1、无机盐预混料1.9、磷酸二氢钙0.55、赖氨酸0.18、蛋氨酸0.45、麸皮8.2-15.46、次粉21.2-26.6、菜籽粕6.01-12.82、血球蛋白粉0.88-2.65、豆粕14.87-16.79、棉粕10.23-12.47、酵母2.5-5.8,经常规方法膨化成浮性颗粒饲料;及一种欧亚鲈饲养方法,以主养欧亚鲈,搭配鲤鱼、鳙鱼、鲢鱼、丁、草鱼和黄颡鱼的养殖模式、采用前述的配合饲料和独特摄食驯化方法,7-15天内可完全驯食欧亚鲈摄食配合饲料,解决了饲料问题,充分利用了养殖水域的水层和饵料资源,提高欧亚鲈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可用于欧亚鲈规模化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102178080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90590.8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A40/818 , Y02P60/8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促进建鲤生长、增强免疫和抗应激能力的饲养方法,采用建鲤配合饲料(A)和建鲤配合饲料(B)间隔交替投饲建鲤,并进行了多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饲养方法,可促进建鲤的生长、饲料利用,同时也提高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促进蛋白质的沉积而提高生长,提高了建鲤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拥挤胁迫后,建鲤可通过血糖、血皮质醇和血清HSP70的变化来缓解胁迫造成的影响。本发明的饲养方法提高了建鲤的生长速度,增强了抗病力及应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761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71249.4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23K50/80 , A23K10/20 , A23K10/22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20/105 , A23K20/158 , A23K20/163 , A23K20/174 , A23K20/20 , A23K2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姜黄素在乌鳢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乌鳢姜黄素配合饲料,其原料组成为:鱼粉400~450份、豆粕200~280份、面粉180~250份、鱼油15~25份、玉米油15~25份、氯化胆碱3~10份、维生素预混料5~15份、矿物质预混料5~15份、Ca(H2PO4)23~10份、粘合剂3~10份、微晶纤维素15~75份、乌贼膏20~50份、姜黄素0.2~0.4份;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00~400mg/kg姜黄素促进了乌鳢的生长性能,减轻了LPS诱导的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优点在于:添加姜黄素安全环保,可以替代抗生素,降低了抗生素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的可能性,对乌鳢生长生存有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09476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711285453.3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12 , A23K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孑孓秸秆发酵基质及其培育孑孓方法,它是利用秸秆资源培育孑孓作为经济水生动物的生物饵料,特别是观赏鱼类、鲑鱼苗、鳝苗、蟹苗的培育及稚鳖的饲养过程中的饵料;利用本发明培育孑孓鱼饲料,产量高并且稳定,平均每平方米一个培育周期可培育新鲜孑孓2公斤左右,合计每亩一个生产周期产量可达1000‑1300公斤;实验测定,孑孓干物质中含粗蛋白62.6%,粗脂肪25.3%;本发明把农业废弃物的秸秆经生物处理,使之产生大量的糖类、细菌和单细胞藻类等蚊子及其幼虫孑孓喜爱的食物,培育好孑孓可为养殖水产品提供长期稳定的优质动物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和养成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61944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0777319.3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61K36/9064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河蟹肝坏死病的中草药制剂,它的组分为:茵陈、柴胡、川芎、黄芪、白芍、车前子、枳壳、陈皮、豆蔻、木香、沉香、砂仁、厚朴、茯苓、板蓝根、甘草;它的制备方法包括:1)按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去除杂质,用水淘洗,干燥,粉碎,加入乙醇,浸渍4~6d,过滤,收集浸出液,浓缩并除去乙醇,获得1号药液;2)按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去除杂质,用水淘洗,干燥,粉碎,加水煎煮,除去药渣,收集滤液,浓缩,获得2号药液;3)将1号药液和2号药液混合,得到一种预防河蟹肝坏死病的中草药制剂;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制备容易,无毒副作用、保肝疗效显著的功效;在河蟹饲料中定期添加该药,用药池塘未发生肝坏死病。
-
公开(公告)号:CN11005072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32057.1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图们雅罗鱼人工繁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图们雅罗鱼亲鱼培育、亲鱼选择、雌雄亲鱼配组、人工催产、人工受精、受精卵脱粘以及孵化桶孵化。本发明能显著提高图们雅罗鱼人工繁殖的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和人工繁殖鱼苗的成活率;填补了图们雅罗鱼人工繁殖方法的空白,为图们雅罗鱼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对仅分布在图们江的图们雅罗鱼的种群保护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02912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76868.0
申请日:2015-09-1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乌鳢配合饲料,按重量份:国产鱼粉43.50~45.50、天冬氨酸 0.35~0.37、鱼油1.28~1.45、花生油1.48~1.79 、玉米6.40~6.60、豆粕7.90~8.10、棉粕6.60~8.60、菜粕5.80~10.80、花生粕3.50~6.50、维生素预混料0.94~0.96、麦麸10.50~14.50、次粉24.50~28.50、膨润土 2.54~2.56、褐藻胶0.4~0.6、矿物盐预混料1.70~1.90、γ-氨基丁酸1.10~1.30;试验结果表明,可促进乌鳢的生长、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急性氨氮胁迫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912079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010269947.4
申请日:2010-09-0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A40/818 , Y02P60/877
Abstract: 本发明乌鳢苗种膨化配合饲料及利用乌鳢苗种膨化配合饲料综合饲养乌鳢苗种的方法,浮性率为100%,投喂时在水中漂浮,入水后比较柔软、有弹性,在物理性状上更接近肉食食物,体色、口感好,口味独特,具有良好的水中稳定性,解决了转食驯化的难题,饲料中自配的多维、多矿预混料是根据乌鳢苗种的需求而设定的,具有促进生长及提高成活率的作用,适合其营养需要,饲料系数低,乌鳢生长快,同时膨化配合饲料,避免了营养物质的散失和对水质的污染,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减少了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与鲢鱼、鳙鱼一起综合饲养经济效益更高,适合东北地区应用,商品鱼肉质好、口味极佳。
-
公开(公告)号:CN102630621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33986.0
申请日:2012-05-0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观赏水族苗种培育的快速肥水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将兔粪干料、辅料与BGB微生物菌剂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发酵原料;将混合发酵原料在15~28℃的环境温度条件下遮光密封微生物活菌发酵,直至混合发酵原料的表面具有丝状的菌丝覆盖,便制成发酵兔粪粪肥;观赏水族育苗池经清塘消毒后,施入发酵兔粪粪肥,每亩观赏水族育苗池水体对应施入发酵兔粪粪肥60~80千克,发酵兔粪粪肥投入3~5天后,观赏水族幼体即可入池培育苗种。本发明具有发酵时间短、肥水速度快、施肥用量少、饵料生物培育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78079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90192.6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23K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鲤的配合饲料,通过饲养实验的结果表明,解决了人工养殖条件下,野鲤鱼体的色泽、风味和体形远不及天然野生产品,即出现体色变暗、体形变胖、失去天然的风味的问题,既能保持天然野鲤外观和肉质(性状)又能促进生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