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消除双电层充电电流误差的脉冲极谱和电化学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88031A

    公开(公告)日:2005-03-02

    申请号:CN200410069590.X

    申请日:2004-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快速消除双电层充电电流误差的脉冲极谱和电化学谱方法,涉及电化学检测分析装置的新型控电位方法,应用于电化学分析仪器或电化学过程检测仪器的快速消除双电层充电电流误差和溶液欧姆电位降。产生高幅窄脉冲电流,用高幅窄脉冲电流提供足够大的双电层充电电量,对被测体系的电极双电层充电到激励信号的矩形脉冲的电位,被测体系的电极电位与指令信号电位在脉冲电流断电时刻进行比较,在电极电位达到指令电位,双电层充电电流为零时,检测流经电极的电流即法拉第电流。使电极电位能在很短时间内真正地达到激励信号电位值。这时,双电层充电电流为零,法拉第电流的取样既迅速又准确,能做到在秒(亚秒)级的时间里测量出整条曲线。

    电极电解液室一体化的电化学离子色谱抑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70158C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02131711.9

    申请日:2002-09-03

    Inventor: 胡荣宗 胡浩

    Abstract: 涉及一种利用电解、电渗和离子交换原理分析材料的装置。尤其是将电极与电解液室一体化的电化学离子色谱抑制器。设有壳体;淋洗液抑制室;阳极和阴极,阳极、阴极与淋洗液抑制室三者组成无电解液室的两电极一室夹层结构,所说的阳极和阴极为多孔的耐蚀电极,阳极与阴极的内侧分别贴离子交换树脂膜。抑制器采用多孔的耐蚀电极为电解电极。由于电极的多孔性,提供了电解液流动的空间、电荷传输通道和气体排放流路;多孔电极将电极与电解液室集为一体,省去电解液室,无须在电极室充填离子交换材料,也无须设有再生液网屏。可将电极紧贴在离子交换膜,因电极的良导电性,使抑制器可在引入纯水或引入检测器流出的尾液的工作模式及很低的电压下工作。

    流动体系低噪音库仑检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11078B

    公开(公告)日:1991-01-02

    申请号:CN89102556.1

    申请日:1989-04-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用电解检测电化学变量的装置。它提供一种薄层型、六电极的流动体系库仑检测器,其上池体装有两个工作电极和两个参比电极,下池体装有两个辅助电极,上、下池体之间有离子交换隔膜。隔膜与上、下池体之间分别有一块垫片。工作电极与辅助电极完全两对两放置。该库仑检测器只需电解物质的20~30%,即可得出物质完全电解的总电解电量值,实现定量的目的,同时定量结果与温度、试液流速等因素无关,其结构简单、实用。

    流动体系低噪音库仑检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37591A

    公开(公告)日:1989-11-29

    申请号:CN89102556.1

    申请日:1989-04-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用电解检测电化学变量的装置。它提供一种薄层型、六电极的流动体系库仑检测器,其上池体装有两个工作电极和两个参比电极,下池体装有两个辅助电极,上、下池体之间有离子交换隔膜。隔膜与上、下池体之间分别有一块垫片。工作电极与辅助电极完全面对面放置。该库仑检测器只需电解物质的20~30%,即可得出物质完全电解的总电解电量值,实现定量的目的,同时定量结果与温度、试液流速等因素无关,其结构简单,实用。

    离子色谱抑制柱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142B

    公开(公告)日:1989-01-25

    申请号:CN85102998

    申请日:1985-04-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离子色谱的重要部件,它由两张离子交换树脂膜和夹在其中的抑制室及阳极室和阴极室组成。根据电渗析原理,在电场和膜的共同作用下,离子作定向迂移,选择性地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膜除去洗脱液中的高电导的离子,使洗脱液转化为低电导的物质。采用这样的抑制柱,柱体可长期连续使用,无需再生,无需推动再生液的动力装置以及耐高压的密封装置,简化工艺,缩小体积,降低造价。

    离子色谱电化学抑制器与电阻检测池一体化的集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41559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01037.2

    申请日:2011-01-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96 G01N2030/965

    Abstract: 离子色谱电化学抑制器与电阻检测池一体化的集成装置,涉及一种电化学抑制与电阻检测部件。提供一种集电化学抑制器与电势差检测池于一体,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的离子色谱电化学抑制器与电阻检测池一体化的集成装置。设有第一阴极室、第二阴极室、公共阳极室、抑制室和检测室,第一阴极室内设有第一阴极,第二阴极室内设有第二阴极,公共阳极室内设有公共阳极,抑制室内填有阳离子交换材料;检测室内设有1对检测电极,抑制室与检测室之间设有流动溶液流通通道;第一阴极室与抑制室之间、第二阴极室与检测室之间、公共阳极室与抑制室和检测室之间均设有离子交换膜;公共阳极和第一阴极外接第一恒电流源,公共阳极与第二阴极外接第二恒电流源。

    快速消除双电层充电电流误差的脉冲极谱和电化学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1407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410069590.X

    申请日:2004-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快速消除双电层充电电流误差的脉冲极谱和电化学谱方法,涉及电化学检测分析装置的新型控电位方法,应用于电化学分析仪器或电化学过程检测仪器的快速消除双电层充电电流误差和溶液欧姆电位降。产生高幅窄脉冲电流,用高幅窄脉冲电流提供足够大的双电层充电电量,对被测体系的电极双电层充电到激励信号的矩形脉冲的电位,被测体系的电极电位与指令信号电位在脉冲电流断电时刻进行比较,在电极电位达到指令电位,双电层充电电流为零时,检测流经电极的电流即法拉第电流。使电极电位能在很短时间内真正地达到激励信号电位值。这时,双电层充电电流为零,法拉第电流的取样既迅速又准确,能做到在秒(亚秒)级的时间里测量出整条曲线。

    电极电解液室一体化的电化学离子色谱抑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403811A

    公开(公告)日:2003-03-19

    申请号:CN02131711.9

    申请日:2002-09-03

    Inventor: 胡荣宗 胡浩

    Abstract: 涉及一种利用电解、电渗和离子交换原理分析材料的装置。尤其是将电极与电解液室一体化的电化学离子色谱抑制器。设有壳体;淋洗液抑制室;阳极和阴极,阳极、阴极与淋洗液抑制室三者组成无电解液室的两电极一室夹层结构,所说的阳极和阴极为多孔的耐蚀电极,阳极与阴极的内侧分别贴离子交换树脂膜。抑制器采用多孔的耐蚀电极为电解电极。由于电极的多孔性,提供了电解液流动的空间、电荷传输通道和气体排放流路;多孔电极将电极与电解液室集为一体,省去电解液室,无须在电极室充填离子交换材料,也无须设有再生液网屏。可将电极紧贴在离子交换膜,因电极的良导电性,使抑制器可在引入纯水或引入检测器流出的尾液的工作模式及很低的电压下工作。

    细菌还原法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093434C

    公开(公告)日:2002-10-30

    申请号:CN99120177.9

    申请日:1999-09-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等容浸渍法将氯金酸溶液中的Au3+负载于金属氧化物MxOy表面,制成催化剂前体Au3+/MxOy,Au3+与MxOy的重量比为1%~3%,然后将含D01的菌悬液和Au3+/MxOy作用0.5~2h,反应温度15~50°,pH值2.0~5.0,制得Au0/MxOy催化剂。本发明利用细菌将Au3+原位还原为高分散的金纳米微粒。载体表面的Au3+还原度达到85%~100%,Au0微粒直径为4.5~12nm,将催化剂用于CO催化转化为CO2的探针反应中,CO转化率为100%,稳定期高达75h。

    细菌还原法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251323A

    公开(公告)日:2000-04-26

    申请号:CN99120177.9

    申请日:1999-09-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等容浸渍法将氯金酸溶液中的Au3+负载于金属氧化物MxOy表面,制成催化剂前体Au3+/MxOy,Au3+与MxOy的重量比为1%~3%,然后将含D01的菌悬液和Au3+/MxOy作用0.5~2h,反应温度15~50°,pH值2.0~5.0,制得Au0/MxOy催化剂。本发明利用细菌将Au3+原位还原为高分散的金纳米微粒。载体表面的Au3+还原度达到85%~100%,Au0微粒直径为4.5~12nm,将催化剂用于CO催化转化为CO2的探针反应中,CO转化率为100%,稳定期高达75h。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