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0071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66276.7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31/04 , H01L31/029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一种同质结SnS纳米线太阳能电池,涉及太阳能电池。设有透明氧化铟锡导电薄膜层、同质结光活化层、绝缘封闭层、背电极层和Ti/Al金属欧姆层,所述透明氧化铟锡导电薄膜层、同质结光活化层、绝缘封闭层、背电极层和Ti/Al金属欧姆层依次相叠。采用SnS纳米线阵列,通过参杂P或B的方法形成p-SnS与n-SnS构成的同质结纳米线;在SnS的空隙中填入PMMA作为绝缘层,通过丙酮的清洗使得SnS纳米线的尖端部分露出并作为引出电极,在样品表面镀上一层透明氧化铟锡导电薄膜层作为引出电极;在SnS露出的部分沉积上Ti/Al成为接触电极;在两面的引出电极上引出外接线,即得。具有较强光吸收能力和较高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30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68794.9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介质包覆的高电压复合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为在高电压正极材料的表面,由无机金属源前驱体与有机非金属源前驱体通过分子层沉积的方式,制备形成金属基有机无机复合薄膜。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高电压正极材料的容量以及循环稳定性,在250mAg‑1的电流密度下可以达到263mAhg‑1的放电比容量,2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4%(其中电压范围为2.0‑4.8V),也可以有效改善全固态电池中电极/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接触阻抗与稳定性,在50mAg‑1的电流密度下可以达到180mAhg‑1的放电比容量,2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5%。
-
公开(公告)号:CN11338099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447699.6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导电骨架、锂金属复合负极和表面保护层的制备方法,整个电极包含合金元素修饰的三维骨架、锂金属和表面保护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通过磁控溅射法在三维骨架上均匀包覆一层对锂具有溶解度的合金元素薄膜;再将熔融的锂金属定量地复合到合金元素修饰的三维框架表面,形成具备三维网络结构的锂金属复合负极;最后对三维结构的锂金属进行表面修饰。本发明能够兼具三维集流体和锂金属表面修饰的功能,即能够增大表面保护层所修饰锂金属的比表面积,降低锂金属表面的局部电流密度,抑制锂枝晶生长,同时能够提高负极锂金属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8099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477622.3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锂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包括将富锂正极材料与草酸酯类化合物混合均匀后,在惰性气体气氛或氮气气氛下,于100‑200℃热处理1‑11h;该富锂正极材料的结构式为xLiMO2·(1‑x)Li2MO3,其中0<x<1,M为Ni、Co和Mn中的至少一种;该草酸酯类化合物为草酸二甲酯、草酸二乙酯、草酸二丙酯和草酸二丁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采用草酸酯类化合物可以对富锂正极材料进行温和且高效的表面改性,从而有效提升了富锂正极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8099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447699.6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导电骨架、锂金属复合负极和表面保护层的制备方法,整个电极包含合金元素修饰的三维骨架、锂金属和表面保护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通过磁控溅射法在三维骨架上均匀包覆一层对锂具有溶解度的合金元素薄膜;再将熔融的锂金属定量地复合到合金元素修饰的三维框架表面,形成具备三维网络结构的锂金属复合负极;最后对三维结构的锂金属进行表面修饰。本发明能够兼具三维集流体和锂金属表面修饰的功能,即能够增大表面保护层所修饰锂金属的比表面积,降低锂金属表面的局部电流密度,抑制锂枝晶生长,同时能够提高负极锂金属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4943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066082.4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阳离子空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阳离子空位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a[LibMncCodNie]Of。将锰盐、钴盐和镍盐中的至少一种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混合盐溶液A;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铵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B;将混合盐溶液A加入溶液B中,得混合液;将混合液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后得碳酸盐前驱体;将干燥后的碳酸盐前驱体煅烧后,得氧化物前驱体;将氧化物前驱体与锂盐混合,烧结后即得阳离子空位正极材料。通过共沉淀方法获得的前驱体产物与适量低于化学计量比的锂源均匀混合烧结后,获得体相含有大量阳离子空位的层状正极材料。含有阳离子空位的正极材料能够降低锂源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212721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172203.4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镍离子催化合成铜纳米线的方法,涉及一种金属纳米线制备方法。将含镍的前驱盐和含氯的铜前驱盐溶解于含有胺基的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通入惰性气体,加热后保温,排去水和氧气后,继续加热后再保温,然后降温;将得到的溶液通过离心处理,倒去母液,清洗后干燥,即得铜纳米线。或将含镍的前驱盐和含氯的铜前驱盐溶解于含有胺基的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通入惰性气体,加热后保温,排去水和氧气后,继续加热后再保温,等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缓慢升温至更高温度并保温;将得到的溶液施加一个外加磁场,将产物吸住,然后倒去母液,得到由铜镍合金包裹的表面残留有机物的铜纳米线,清洗干燥后即得铜纳米线。
-
公开(公告)号:CN102251253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73997.7
申请日:2011-06-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 Y02P10/236
Abstract: 一种电解液中镍、铁、铜的萃取分离方法,涉及一种电解液。在电解液中加入双氧水,对电解液进行预先氧化处理;在经过预先氧化处理的电解液中加入氟化铵掩蔽铁离子;采用氨水调节电解液的pH值至4~5,使用萃取剂与煤油混合溶液第1次萃取铜离子,再采用氨水调节电解液的pH值至4~5,使用萃取剂与煤油混合溶液第2次萃取铜离子,然后将萃余液用氨水调节pH值至10~11,并沉淀过滤除铁,再用萃取剂与煤油混合溶液第1次萃取镍,铜、镍被萃取而钴离子等则留在水相中;用H2SO4溶液反萃铜;用H2SO4溶液反萃镍;经过反萃取操作后,萃取剂中的金属离子完全被洗脱,完成电解液中镍、铁、铜的萃取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483397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94565.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3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蛋白石结构多孔碳内嵌双金属硒化物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CoCl2·6H2O、FeCl3·6H2O和油酸钠溶解于由乙醇、超纯水和正己烷组成的混合溶剂中,进行回流反应,得到分层的物料,将上层棕黑色的物料用超纯水洗涤后,获得Co‑Fe‑油酸盐溶液;(2)将上述Co‑Fe‑油酸盐溶液、硒粉、二氧化硅微球和油胺混合均匀,然后在氩氢气气氛下煅烧;(3)将步骤(2)所得的物料分散于NaOH溶液中,加热搅拌以去除模板,然后经离心洗涤,获得所述反蛋白石结构多孔碳内嵌双金属硒化物量子点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38099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477622.3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锂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包括将富锂正极材料与草酸酯类化合物混合均匀后,在惰性气体气氛或氮气气氛下,于100‑200℃热处理1‑11h;该富锂正极材料的结构式为xLiMO2·(1‑x)Li2MO3,其中0<x<1,M为Ni、Co和Mn中的至少一种;该草酸酯类化合物为草酸二甲酯、草酸二乙酯、草酸二丙酯和草酸二丁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采用草酸酯类化合物可以对富锂正极材料进行温和且高效的表面改性,从而有效提升了富锂正极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