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包覆碳的过渡金属硫化物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3596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77958.X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15 H01M4/583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表面包覆碳的过渡金属硫化物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过渡金属硫化物。所述表面包覆碳的过渡金属硫化物包括核和核表面的包覆层,所述核为过渡金属硫化物核,所述包覆层为碳包覆层。制备方法:将过渡金属硫化物溶于水中,再加入碳源,对过渡金属硫化物进行表面碳包覆。表面包覆碳的过渡金属硫化物可在制备电极材料中应用。所述电极材料可为电池电极材料等,尤其是作为电极活性材料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导电能力性能大大提升,充放电比容量和倍率性能进一步提高,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也得到明显改善,而且材料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用该复合材料作为二次锂电池电极材料的能量密度高、循环性好、安全可靠,特别是倍率性能好。

    一维棒状CuFeS2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362343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410673842.3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维棒状CuFeS2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合金型的过渡金属硫化物。制备方法:将水溶性二价铜的无机盐与水溶性二价铁的无机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硫粉,搅拌成黄绿色浑浊液,在水热釜中水热反应,然后离心,清洗,烘干,即得灰黑色的最终产物一维棒状CuFeS2化合物。本发明制备的一维棒状CuFeS2化合物可作为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一维纳米棒状CuFeS2材料,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采用水溶性的二价铜盐及二价铁盐(亚铁)以及去离子水作为反应溶剂。合成的材料作为二次电池的正极或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以该材料为正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性能优良,容量保持率好。

    一种铜硒化合物为正极的可充放电铝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708632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305791.2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4 H01M10/058

    Abstract: 一种铜硒化合物为正极的可充放电铝离子电池,涉及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铜硒化合物,该材料包括非化学计量的Cu2‑xSe以及化学计量的CuSe2、CuSe和Cu2Se等,负极材料为高纯铝或含铝合金,电解液为含铝离子非水系电解液。所提供的铝离子电池具有充放电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原材料便宜且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适宜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其首圈充电比容量高达342mAh g‑1,循环19圈后,充电比容量为259mAh g‑1,容量保持率为76%,该铝离子电池可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电动汽车等众多领域。

    一种单片型双极膜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2091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305796.5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赵金保 王昀晖

    Abstract: 一种单片型双极膜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涉及化学储能。所述单片型双极膜由阳离子交换层和阴离子交换层组成,并通过辐照法制备得到。所述单片型双极膜厚度为2~200μm。所述单片型双极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双面同时接枝法和双面分步接枝法。所述单片型双极膜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所述锂硫电池构成中包括正极、负极、非水电解液、阻隔正极隔膜、阻隔负极隔膜等。只要使用上述的单片型双极膜作为隔膜即可,对其他构成要素未作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与现有公知的锂硫电池同样的构成要素。将单片型双极膜应用于锂硫电池中,利用辐照法等步骤制备的单片型双极膜具有优秀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离子选择透过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