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789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791107.7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31/439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番木瓜生物碱在制备抗新冠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实验明,番木瓜生物碱(番木瓜碱、伪番木瓜碱、去氢番木瓜碱I、去氢番木瓜碱II)能高效够抑制新冠病毒S蛋白和ACE2结合,抑制含有新冠病毒S蛋白的假病毒感染细胞,且细胞毒性较低,因此本申请提供了番木瓜生物碱在制备抗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为防治新冠病毒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5037194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278231.3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C235/84 , C07C231/12 , C07D311/30 , A61P31/18
Abstract: 一系列查尔酮、二氢查尔酮和黄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涉及查尔酮类化合物。以HIV‑LTR‑luc细胞为HIV潜伏模型,通过流式细胞仪药物筛选实验发现,经过具有上述结构式的查尔酮,二氢查尔酮和黄酮化合物处理后,潜伏期的HIV基因有明显激活现象,它们对潜伏期HIV的激活率为0~30%。流式检测结果显示化合物WH‑4,WH‑5和WH‑8对GFP具有明显激活作用,其中化合物WH‑5在浓度为20ug/mL时对潜伏期HIV的激活率可达12.9%,与阳性对照药物Prostrain的作用强度相当。查尔酮、二氢查尔酮和黄酮化合物可在制备治疗抗艾滋病药物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977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28159.9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黄酮类化合物LC431在制备HIV‑1潜伏逆转剂中的用途。本发明中的LC431能够抑制HDAC11,增加下游组蛋白H4K16的乙酰化水平,促进了染色质结构的打开,募集更多转录因子到HIV‑1启动子区域,同时,LC431有效地诱导了正转录因子P‑TEFb从其非活性7SK snRNP复合物中释放,形成Tat‑SEC复合物,从而激活HIV‑1转录,即LC431是一种显著促进HIV‑1的转录延伸的潜伏逆转剂。
-
公开(公告)号:CN103755541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056278.0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C49/84 , C07C45/74 , C07C65/40 , C07C51/367 , A61K31/12 , A61K31/192 , A61P31/18
Abstract: 一类查尔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涉及一类查尔酮衍生物。1.中间体邻羟基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2.中间体金刚烷基苯甲醛的制备:2.1化合物2,4-二羟基-5-金刚烷基苯甲醛的合成;2.2化合物2,4-醚基-5-金刚烷基苯甲醛的合成;3.查尔酮衍生物—3-(5-金刚烷基-2,4-二取代基苯基)-1-(2-羟基-5-取代基苯基)-丙烯酮的合成。查尔酮衍生物—3-(5-金刚烷基-2,4-二取代苯基)-1-(2-羟基-5-取代苯基)-丙烯酮可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55541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56278.0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C49/84 , C07C45/74 , C07C65/40 , C07C51/367 , A61K31/12 , A61K31/192 , A61P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9/84 , C07C45/74 , C07C51/367 , C07C65/40 , C07C2603/74
Abstract: 一类查尔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涉及一类查尔酮衍生物。1.中间体邻羟基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2.中间体金刚烷基苯甲醛的制备:2.1化合物2,4-二羟基-5-金刚烷基苯甲醛的合成;2.2化合物2,4-醚基-5-金刚烷基苯甲醛的合成;3.查尔酮衍生物—3-(5-金刚烷基-2,4-二取代基苯基)-1-(2-羟基-5-取代基苯基)-丙烯酮的合成。查尔酮衍生物—3-(5-金刚烷基-2,4-二取代苯基)-1-(2-羟基-5-取代苯基)-丙烯酮可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9490278U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820841122.7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J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空肠造瘘肠内营养输入的连接装置,包括三通导管、用于控制三通导管管路导通的控制阀;三通导管包括汇通部,其中汇通部为三通导管的三条管路的共通结点;控制阀设于汇通部上,控制阀可相对汇通部转动,控制阀可通过转动一次性连通三通导管中的两个管路;三通导管上与三条管路分别对应的导管接头的外径从导管接头与汇通部连接的一端至导管接头远离汇通部的一端逐渐缩小。本实用新型通过三通导管与控制阀,方便医护人员调节营养管、造瘘管、清洗管之间的导通,减少因频繁更换分离造瘘管管端造成对造瘘管的损害而造成的管端漏液,另一方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在导管接口处设置半径递减的结构,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接口与营养管、造瘘管、清洗管相适配,提高了该连接装置的通用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