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VMAF感知失真测度的码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34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42232.7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MAF感知失真测度的码率控制方法,属于视频编码中的码率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基于机器学习的VMAF模型由于缺少具体解析式所导致的无法与编码器适配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以VMAF得分为指导的感知失真测度与编码器量化步长、图像纹理特性之间的映射关系;S2、制定基于感知失真的CTU级比特分配策略;S3、根据率失真优化理论,得到感知率失真函数,实现目标比特的分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将主观视觉感知融入码率控制过程中,在保证码率控制精确性的同时,提高了视频率失真性能以及重建视频的主、客观质量。

    一种面向HEVC编码框架的视频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966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10490.8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HEVC编码框架的视频恢复方法,属于基于HEVC的视频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HEVC低延迟编码配置下的视频帧级波动剧烈所引发的视频质量不佳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前向特征粗提取模块,去除批归一化层,保留原始图像的细节信息;S2、设计时序信息提取模块,利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强化特征的时空信息表达;S3、设计质量增强模块,引入残差学习机制,提升网络收敛速度和性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现解码端视频观看质量的提升,在标准测试序列上,相较于利用HM‑16.5直接解码显示,PSNR提升了0.4419dB。

    一种基于差分的白光无透镜单帧弱共轭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97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05778.9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差分的白光无透镜单帧弱共轭重构方法,在白光无透镜成像系统中无需使用额外元件以及复杂的算法,就可实现减弱共轭像以及提高单帧成像分辨率。包括:步骤一:利用光谱仪获得系统光源的光谱分布信息,并进行差分处理获得重构波长;步骤二:利用全息图减平均值法对采集的单帧图像进行预处理;步骤三:利用角谱传播公式生成不同离焦面的光强图,并基于清晰度判别因子确定离焦距离范围;步骤四:基于数值差分,计算步骤三中获得的距离范围内不同焦面上的差分分布,择优获得最终结果。本发明可以降低传统无透镜显微镜中光源谱宽的要求,有效降低系统的成本。在单帧图像采集情况下,提高了白光无透镜显微镜成像分辨率、减弱共轭像。

    一种面向高帧率视频的可回溯帧率转换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7658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201900.8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高帧率视频的可回溯帧率转换模型构建方法,属于视频帧率转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帧率转换技术将帧率上、下变换割裂处理所引发的难以对视频源进行真实回溯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S1、对高帧率视频与低帧率视频之间的帧率转换关系进行建模;S2、从包含视频信息特征的两个基本维度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提取时空特征,并进行多元时空特征的融合;S3、从时间以及空间两个层面设计目标损失函数;S4、构建面向高帧率视频的可回溯帧率转换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在受限带宽下,实现以多元时空特征为指导的高帧率视频的帧率转换,进而实现高帧率视频的可回溯压缩与高质量重建。

    一种光学倾角传感器及倾角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744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49420.3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倾角传感器及倾角检测方法,属于光学传感器领域。该光学倾角传感器包括待测工件、激光器、偏光镜、共振调制模块、聚光器和光电转换器,激光器用于产生单色入射光;偏光镜用于过滤所述单色入射光中s偏振单色光且让p偏振单色光通过;共振调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p偏振单色光照射在待测工件上形成的反射光并对反射光的强度进行调制生成反射光强度模拟信号;所述光电转换器用于将发射光强度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高精度光学传感器抗环境干扰信号能力差、非线性信号响应和光学传感器部件尺寸大的技术难题,实现在更小的器件尺寸上对待测工件的倾角的高精度抗干扰检测。

    一种面向深度图编码单元划分的边缘分类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893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65077.8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深度图编码单元划分的边缘分类模型构建方法,属于基于3D‑HEVC的三维视频编码技术领域。解决了3D‑HEVC中深度图帧内编码单元深度选择复杂度高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S1、分析编码单元边缘复杂度和编码单元深度之间的关系;S2、构建面向编码单元深度快速选择的深度图边缘分类DEC‑CNN模型;S3、将DEC‑CNN模型嵌入到3D‑HEVC的测试平台HTM‑16.0;S4、制定基于边缘复杂度分类的深度图帧内编码单元深度快速选择方法流程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不仅可用于主视点,还可用于辅助视点,在保证合成后虚拟视点质量的同时,可节省72.5%的编码时间。

    一种利用动态气相氛围制备氧化铜纳米线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07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07445.4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动态气相氛围制备氧化铜纳米线材料的方法,属于海水淡化和光热材料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方法不能实现氧化铜纳米线材料在具有亲水性同时并确保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将预处理后的铜网浸入过硫酸盐和氢氧化物的混合溶液中,通过化学沉积法在铜网上生长氢氧化铜纳米线;对在铜网上生长的氢氧化铜纳米线干燥后进行热处理,得到负载于铜网的氧化铜纳米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动态气相氛围的热处理,氧化铜纳米线在提高亲水性的同时,具备了更好的长期寿命。

    一种面向超高清视频的压缩与重建联合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699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33512.X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超高清视频的压缩与重建联合优化方法,属于超高清视频压缩与重建技术领域。解决了超高清视频压缩与重建过程分离所导致的解码端因无法获取超高清视频的有效信息而引发的盲目重建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以数学建模为基础的超高清视频压缩与重建双向映射关系;S2、设计基于Transformer的超高清视频时空特征图信息增强交互机制;S3、构建基于时空特征图信息增强交互机制的超高清视频压缩与重建一体化框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面向超高清视频,突破了原有视频编解码框架,从架构设计上实现了超高清视频压缩与重建的联合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