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7679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489125.9
申请日:2017-06-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4B1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1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价钙离子制备生物水泥的生产方法和应用,即利用矿业废弃物中的石灰石粉末与农业废弃物快速热解生产生物质油的副产物乙酸进行反应,生成可溶性钙离子作为制备生物水泥关键原料‑钙源,以代替传统方法中高成本的工业级CaCl2,然后与能分泌脲酶分解尿素的芽孢杆菌、尿素溶液混合反应制成生物水泥。本发明制备的生物水泥强度高、成本低、原料来源广,实现了可持续、环保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微生物诱导的方解石沉淀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62658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31894.9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2F3/32 , C12N1/12 , C12N1/20 , C12R1/89 , C12R1/01 , C02F103/32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2 , C02F2101/105 , C02F2101/16 , C02F2101/30 , C02F2103/32 , C12N1/12 , C12N1/20
Abstract: 一种微藻处理酱油废水的方法,具体通过筛选获得耐盐耐污的微藻,然后加入到培养基中进行高密度培养,将收获的微藻细胞接入酱油废水中,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由于微藻生长代谢过程中能够大量消耗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物质,从而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设备投入小,大大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成本,满足了微藻工业化处理废水应用的要求,具有高效、环保、综合利用率高等优点。微藻高效吸收酱油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生物质,收获的微藻细胞可用于后续的生物能源制备及饲料、饵料应用等,不仅提高了经济收益,而且充分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12490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091638.X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养微生物营养转化用于高氨氮废水处理的方法。本发明所设计的兼养微生物营养转化用于高氨氮废水处理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兼养微生物的转接与培养;2)在富含有机碳培养基或富含有机碳废水中高密度培养;3)兼养微生物异养细胞的收获;4)转接到高氨氮废水进行自养培养,吸收高浓度氨氮并净化废水。本发明引入了改变兼养非生物营养代谢途径的方法,用来处理高氨氮废水,处理完的废水又可以回收利用,满足了微藻工业化处理废水应用的要求,是一条经济、高效地制微藻污水处理的新途径。收获的微藻细胞可以进一步处理用于生物能源和动物饲料等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797362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72554.X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5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多形式微藻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离心富集培养后的微藻,可得藻细胞及可作为叶面肥的上清液,藻细胞稀释可得活藻液,活藻液在24~26℃下使用研磨或超声波的方法对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细胞破碎液,活藻液和细胞破碎液可作为土培植物或水培植物的施用肥料;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微藻的转接与培养;(2)微藻的富集培养;(3)微藻离心洗涤处理;(4)藻体破碎处理,本发明通过物理上的方法对微藻进行处理,可释放出微藻藻体内的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其可作为微藻生物肥以满足作物生长营养需要,且制备过程中的产物利用充分,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635045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27066.7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真菌菌丝球介导的微藻快速收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微藻的转接;(2)微藻的高密度培养;(3)能成球真菌孢子的培养;(4)菌丝球的形成培养(;5)将菌丝球转接到微藻培养液中;6)菌丝球对微藻吸附过程培养;(7)用过滤方法收获吸附微藻的菌丝球。本发明是通过在即将收获的微藻培养液中引入能成球的真菌菌丝球并混合培养,从而达到通过真菌菌丝球快速吸附微藻的目的,最后通过简单的过滤方法即可收获吸附微藻的菌丝球。
-
公开(公告)号:CN212246705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2211475.9
申请日:2020-10-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质水热产能工艺装置,所述工艺装置具体由真菌和微藻生物反应器、过滤器、水热反应釜、储气瓶、储碳瓶、储油瓶、混合气室、光源和CO2气罐等构成,形成半封闭循环模式的生物质水热产能工艺装置。本实用新型工艺装置首次实现真菌和微藻分段培养模式处理水热水相废水,回收营养元素,培养并收获藻菌生物质,实现水热水相废水资源化利用,降低生物质培养成本;能实现真菌协同微藻采收,降低微藻采收的能源消耗;结构新颖,生物质水热产能闭合装置集生物质转化、水热水相废水处理、水资源回收、微生物培养、生物质采收为一体,运行成本低,为生物质精炼系统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一种新工艺装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350588U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20532509.X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密闭空间(如汽车、高铁、潜艇和航天器等)的微藻生物空气净化装置。该装置由过滤网、光源、氧化吸附层和微藻生物内芯构成;气体经过滤网去除灰尘、毛发等大颗粒污染物后,再经光源作用于氧化吸附层杀菌去除甲醛,最后经微藻生物内芯将CO2固定并释放纯净负离子氧气,同时吸附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污染物(PM2.5)并增加空气湿度。所述装置安装于空间内具有空气循环更新功能的空调或新风系统上,不仅满足空间内空气净化,同时可以提供纯净负离子氧气。在更新空气的同时因借助空间内已有通风系统作为动力,实现绿色环保、空气循环彻底,结构稍加改进后可用于汽车、公交车、高铁、写字楼等空间内的空调中,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210193880U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22018717.5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藻培养装置,包括封闭式反应器组件、两个负压储液罐、控制电柜、简易空气净化装置、以及辅助水泵。本实用新型要点在于通过两个负压储液罐轮换储液达到负压高效驱动目的的微藻培养装置,该装置不仅克服了传统开放式培养无法无菌培养的缺陷,相比于其他方式驱动的封闭式培养装置更具有培养过程剪切力小而培养液扰动效果更佳,对藻细胞伤害小,能获得更高密度藻液,且能耗低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1471436U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23036841.1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的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燃煤电厂烟气的微纳米曝气生物反应器,包括柱状生物反应器、微纳米曝气设备、PH传感器、OD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柱状生物反应器呈中空圆柱形结构,其顶部设有进气口和进料口,其内腔顶部连接有所述PH传感器、OD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其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微纳米曝气装置通过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柱状生物反应器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对电厂烟气的湿度进行了去除,提高了烟气的传输效率,强化了烟气从气相对液相的传质效果,避免了溶解度过低逸散的情况,提高了反应体系中微藻的光合作用,实现了对电厂烟气的高效捕集、储存和利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