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马蔺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4263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12851.2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马蔺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步骤如下:1)采用分株育苗,将马蔺栽植于质量浓度为1-4%的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定时浇水,使土壤持水量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60%;2)当到达成熟期时,将植物全部从污染土壤中移走然后重新种植,或将植物地上部分移走待其根系生长成为新的植株,重复上述种植过程直至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或生态安全指标为止。本方法的优点是:马蔺对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石油烃污染土壤均具有一定耐性和较好的修复能力,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不进入食物链、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美化化境,因此适合用于大面积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马蔺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4263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212851.2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马蔺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步骤如下:1)采用分株育苗,将马蔺栽植于质量浓度为1-4%的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定时浇水,使土壤持水量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60%;2)当到达成熟期时,将植物全部从污染土壤中移走然后重新种植,或将植物地上部分移走待其根系生长成为新的植株,重复上述种植过程直至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或生态安全指标为止。本方法的优点是:马蔺对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石油烃污染土壤均具有一定耐性和较好的修复能力,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不进入食物链、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美化化境,因此适合用于大面积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

    一种基于MFC技术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并产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094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594544.X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H01M8/16

    Abstract: 一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并产电的方法,通过土壤微生物燃料电池实施,所述土壤微生物燃料电池,由反应器、石墨棒阳极、活性炭空气阴极、橡皮塞和带法兰的多孔板组成,将石墨棒阳极水平插入箱体内,活性炭空气阴极由活性炭层和导电碳黑层叠加组成,活性炭空气阴极通过带法兰的多孔板固定于反应器的对面另一侧壁上,阴极的活性炭层与石油污染土壤直接接触,导电碳黑层与多孔板直接接触并通过圆孔暴露于空气中,将石墨棒阳极和活性炭空气阴极通过导线与外电阻串联连接,组成土壤微生物燃料电池。本发明的优点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施,通过电化学刺激土壤中土著生物的活性,提升土壤的电导性促进土壤微生物将石油污染物降解并同步产生电能。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大滨菊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946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212852.7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大滨菊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利用植株本身的吸收、根际微生物及其根系分泌物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实现降解土壤中石油烃,步骤如下:采用幼苗移植的方法,将大滨菊种植于质量浓度为4%的石油烃污染的土壤中,当其长到成熟期时可将其整体移走作为观赏花卉即商品出售,也可移走其地上部分待根系生长为新一茬植株;重复在上述种植过程,直至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或生态安全指标为止。本方法的优点是:利用大滨菊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费用低、不产生二次污染、不进入食物链、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治理污染的同时美化化境、适合大面积操作且工程量小、野生花卉管理粗放、见效快,利于推广应用。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长药八宝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17143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071552.1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程立娟 周启星

    Abstract: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长药八宝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利用植株本身的吸收、根际微生物及其根系分泌物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实现降解土壤中石油烃,步骤如下:采用根状茎扦插或幼苗移植的方法,将长药八宝种植于浓度不高于4%的石油烃污染的土壤中并进行管理,当其长到成熟期或开花期时,可将其整体移走作为观赏花卉即商品出售;重复在上述土壤中种植长药八宝,直至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或生态安全指标为止。本方法的优点是:利用长药八宝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费用低、不产生二次污染、不进入食物链、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治理污染的同时美化化境、适合大面积操作且工程量小、野生花卉管理粗放、见效快,利于推广应用。

    一种采用电化学装置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并同步产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426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140586.1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电化学装置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并同步产电的方法,步骤如下:1)组装电化学装置;2)将石油污染土与蒸馏水混合后装入电化学装置,四层土壤之间分别用碳纤维布阳极隔开,用钛片作为导线引出,将三路阳极汇合;3)注入水封层后,将复合PTFE空气阴极和汇合的碳纤维布阳极分别通过导线与外电阻连接,组成土壤微生物燃料电池,外电阻上的电压通过电化学采集卡和电脑自动记录;4)该土壤微生物燃料电池在30℃下运行了180d,完成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并同时产生电能。本发明的优点是:该电化学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施,该装置利用土壤中的土著生物将石油污染物降解并同时回收电能,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和推广价值。

    一种植物-微生物联合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064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75850.2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D3/02 A62D2101/20 B09C1/10 B09C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毒物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即是一种植物(凤仙花)-微生物(石油烃降解混合菌)联合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通过接种石油烃降解混合菌不仅直接降解土壤中污染物,而且微生物分泌的一些化学物质可减轻凤仙花受到的毒害作用。同时凤仙花释放光合作用产物到土壤中,使微生物活性提高,数量增多,帮助微生物更有效降解目标污染物。重复利用上述过程,就可以连续减少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直至其污染物含量达到环境安全标准。本方法具有对环境破坏小,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无二次污染,接种的土著石油烃降解菌不会改变当地微生物群落结构,费用低且适于大规模操作,在治理污染的同时美化环境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