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68360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10106270.7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超声振动显微细胞穿入系统。该系统利用超声振动高能高效的特点,将传统显微注射操作中的斜口注射针刺入胚胎细胞表面的过程改为平口注射针对细胞表面进行超声振动的相互作用过程。该过程中细胞表面组织即为超声振动能量传播的介质。当设定的超声振动能量超过细胞表面组织能够承受的能量阈值时,针尖作用处的组织会出现小面积破裂,从而使得注射针轻易穿入细胞表面组织进入内部,同时不会因为针尖较锋利而造成内部组织划伤和损坏,为后续显微注射操作打下良好基础,最终大大提高胚胎细胞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360509C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510013324.X
申请日:2005-04-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39/46 , A01N43/54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用作除草剂的1-嘧啶酮基-4-氯-5-苯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不与其他环稠合的含1,3-二嗪环的杂环化合物,它是具有如通式(I)所示化学结构式的1-嘧啶酮基-4-氯-5-苯甲酸单取代甲基酯类化合物:其中,R为(C1-C6)直链烷基、卤代(C1-C6)直链烷基、(C3-C6)环烷基、(C2-C6)直链烯基、(C2-C6)直链炔基、(C2-C6)烯氧基、(C3-C6)炔氧基、(C1-C4)烷氧羰基、(C2-C6)烯氧羰基、(C3-C6)炔氧羰基、苯基或如下所示的取代苯基,这些化合物具有除草活性,可有效控制单双子叶杂草,尤其对阔叶杂草具有意想不到的高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0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54793.3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氟核磁共振的二氧化硫检测方法,首先提供一种高灵敏度氟探针P1‑CF3,能够与二氧化硫迅速反应,形成的产物经核磁共振,采集19F核磁谱图,能够在化学位移‑61.09ppm以及‑61.30ppm处产生信号峰;进一步可根据信号峰面积衡量产物产量,从而判断样本中二氧化硫含量。通过氟探针P1‑CF3和核磁共振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对环境样本或食品样本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定性和定量,该探针还可用于细胞内二氧化硫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24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95496.9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07/46 , G01N24/08
Abstract: 一种用于同时鉴定和定量氨基酸的氟探针的制备与应用,通过一维的19F NMR方法来鉴定和量化水溶液中的氨基酸。该19F NMR方法依赖于氟标签与氨基酸之间的有效反应,以生成具有可区分的19F化学位移的稳定酰胺产物。每个衍生的氨基酸都有其独特的化学位移,并且其特征性的19F化学位移以及衍生的氨基酸的额外指纹图谱允许对水溶液中的单个氨基酸进行识别和定量。该19F NMR方法已在生物样品,胎牛血清中得到证明,本发明所建立的方法可广泛用于代谢组学样品以及真实生物组织样品中氨基酸的快速定量分析,在生物医学和临床疾病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