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变土壤根际微环境法缓解植物盐胁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71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36643.2

    申请日:2022-05-18

    Inventor: 沈羽 张开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变土壤根际微环境法缓解植物盐胁迫的方法,包括土壤根际微环境改良剂制备和土壤根际微环境改良剂施用,土壤根际微环境改良剂制备具体包括:生物质炭纳米材料的制备、改良剂母液配置、改良剂配置;土壤根际微环境改良剂施用具体包括:植物幼苗处理、改良剂处理、移苗、验收结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生物炭纳米材料、表面活性剂、养分营养成分的综合利用,使作物根系微环境的生长环境适合植物的生长;大大增强了植物在盐碱化土壤上的生长可能,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盐胁迫下植物的适应能力;增加了盐碱化土地的利用潜能;结合纳米生物质炭材料的应用,该技术是绿色、环保、高效的技术。

    一种基于纳米级生物质炭材料的白菜缓释肥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716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36679.0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级生物质炭材料的白菜缓释肥制备方法,包括白菜缓释肥制备和白菜缓释肥施用,植物缓释肥制备具体包括:生物质炭纳米材料的制备、元素装载、改良剂配置;土壤缓释肥施用具体包括:植物幼苗处理、改良剂处理、移苗、验收结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生物炭纳米材料和定量控制养分营养成分的施放,使营养元素最大限度的被白菜生长利用;大大提高了白菜对营养元素的利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白菜对养分利用率;也可以减少化肥的损失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结合纳米生物质炭材料的应用,该技术是绿色、环保、高效的技术。

    一种快速制备流式细胞术植物样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189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53695.9

    申请日:2018-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快速制备流式细胞术植物样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材料的预准备;2)植物材料样品的制备;本发明的优点:1)可快速制备流式细胞术所需的植物组织样品,并保持样品有效活性,以便于进行植物材料的倍性、细胞存活率、染色体周期等方面的生物学研究;2)操作更简单,步骤更简化,减少了过多步骤导致的实验误差和复杂度,制备方法便捷,材料价格低,可广泛应用于学校或科研单位。

    一种提取三叶鬼针草根系分泌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5794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072012.0

    申请日:2013-03-0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提取三叶鬼针草根系分泌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三叶鬼针草根系分泌物的收集装置设计;二、三叶鬼针草根系分泌物的提纯方法。本发明的优点:设计简单,时间较短,造价低廉,形成闭合循环系统可多次重复利用;提取根系分泌物含量高,充分利用植物根系的生长阶段;无破坏性,无污染;同时对于其他外来入侵物种的根系分泌物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种用井栏边草修复砷-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2248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56113.0

    申请日:2012-12-2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井栏边草修复砷-铅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证明井栏边草对重金属砷-铅的吸附;二、证明井栏边草对重金属砷-铅胁迫的安全性。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实验数据表明:井兰边草对As的富集系数BF和迁移系数TF都超过了1,由于Pb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所以在井栏边草体内的富集量较小,但实验迁移系数显示井栏边草在中度砷污染的土壤中有对铅的吸附;由此可说明井栏边草对土壤砷-铅复合污染是具有有效的修复意义;本发明具有价格低廉,生物量大;适应性较强,无二次污染物等特点。

    一种贯众的繁殖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60262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410134.1

    申请日:2012-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众的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一、培养基配制;二、贯众孢子的灭菌;三、接种及培养;四、贯众孢子体苗的分苗、移栽。优点:本发明弥补了现有贯众繁殖技术培育周期长、成本高和效率低等的不足,开辟了一条人工繁殖贯众的新途径。用少量的孢子材料,即可快速繁育出大量孢子体,65天即可成苗,成苗率可达97%左右,使贯众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满足市场对贯众的需求,同时可减少对其野生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此外,本发明还为开展该物种遗传育种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体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