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74290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140315.0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26/02 , C08F220/54 , C02F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温度双重敏感性壳聚糖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领域。其由羧甲基壳聚糖在酸性条件下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得到,本发明的絮凝剂同时具有pH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不仅提高了分子量、增强了架桥絮凝作用,还可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不同特征的水体污染物絮凝脱除的要求,尤其是对所带表面电荷和亲/疏水性易转换的污染物,具有优异的絮凝能力。原料壳聚糖来源广泛,无毒、可降解、无二次污染风险;具有良好的絮凝重金属离子、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特性,且具有抑菌、除臭、脱色及有效降低COD值等诸多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54099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75159.2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38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 C02F9/00 , C02F1/30 , C02F3/327 , C02F3/341 , C02F3/342 , C02F2101/30 , C02F2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净化农村生活污水和水禽养殖污水的生态利用方法:将农村生活污水和水禽养殖污水预处理,流入氨化磷化生物池,池内有含芽孢杆菌和假单孢菌的微生物污泥,可将污水中的有机氮和有机磷分别转化为氨氮和无机磷;再将污水流入植酸酶混合池处理;再将污水流入“光肥型”水生蔬菜种植渠,种植渠上架设可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吸收或转化为蓝光与红光的转光膜大棚,大棚内的顶部设有太阳能-LED高效蔬菜光源系统用于蔬菜补光;最后将种植渠的出水流入生态池,生态池内有水生植物和动物,处理后将生态池水用于灌溉或者回用。本发明将污水处理与蔬菜种植有机结合,通过将污水中有机氮磷高效分解并转化为蔬菜生长所需的肥料,可取得较大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49869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76096.2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26 , B01J20/22 , B01J20/28019 , B01J2220/44 , B01J2220/4806 , B01J2220/4812 , C02F1/285 , C02F1/2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酸钠-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材料合成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本身粒径小、耐酸性差、难以从水中分离的缺陷。本发明采用共沉淀技术,在含有氯化钙、水和乙醇的沉淀剂溶液中滴入海藻酸钠-金属有机框架混合液得到未交联的复合小球,然后加入戊二醛溶液交联海藻酸钠骨架,得到海藻酸钠-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小球,小球粒径在1毫米左右,具有耐酸能力强、从水中可分离性强、对水体污染物吸附容量大、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1136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73838.4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8F220/32 , C08F212/36 , C08F8/32 , C08J9/28 , C08J3/24 , B01J20/26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修饰的互贯型树脂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树脂合成领域,克服了现有树脂存在只能采用固定床或移动床模式操作、吸附速率慢、孔径易堵塞、投资运行费用高等问题。本发明采用悬浮聚合技术,在含有分散剂和pH缓冲剂的水相中加入油相反应得到树脂白球,油相由反应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致孔剂组成,树脂白球经有机溶剂溶胀后加入不同体积的胺溶液进行反应,然后加入后交联剂溶胀,加入交联引发剂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制备的氨基修饰的互贯型树脂吸附剂粒径在300-500微米之间,具有孔径大,表面积适中,再生吸附效果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385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01587.0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J20/30 , B01J20/28 , C02F1/28 , B01J20/04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聚合物微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蛋壳或牡蛎壳洗涤、干燥、粉碎,并过100目筛;粉煤灰和矿渣混合后与蛋壳粉或牡蛎壳粉混合,然后加入碱活化剂的水溶液中,得到混合物料浆;(2)将上述混合物料浆搅拌5‑15分钟后,边搅拌边打开阀门,使料浆逐滴加入到搅拌着的60‑150℃的二甲基硅油中,然后固化三天;(3)将固化后的地质聚合物微球在氮气气氛下,用管式炉煅烧2小时,得到地质聚合物微球吸附剂;本发明利用机械慢搅拌辅助高温悬浮聚合法合成地质聚合物微球,其中蛋壳或牡蛎壳既是磷的吸附位点,又是材料合成过程中的造孔剂,降低了合成成本,为聚合物微球创造了多孔结构,增强吸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6855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439002.5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Fs改性的电催化自清洁膜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电催化自清洁膜材料,以质量份计,包括0.33~1.94份缺陷MOFs、13~13.6份聚偏氟乙烯、0.1~2.9份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0.4~3.2份鳞片石墨;所述缺陷MOFs为通过浓盐酸处理的UiO‑66晶体。本发明通过缺陷调控的手段改善MOFs的孔结构、亲水性、荷电性和电催化性能,从而提高MOFs基电催化膜水通量、亲水性及对抗生素的去除率、抗污染与电驱动自清洁性能。制备的MOFs基电催化膜在低电压下对抗生素的去除接近100%,并具有优异的重复性及良好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236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89205.4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D69/02 , B01D69/10 , B01D67/00 ,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属氢氧化物电催化膜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前驱体准备和后合成两个部分。本发明通过微波辅助法在载体上原位合成MOFs前驱体,而后在一定波长光照下进行后合成,得到具有MOFs结构的金属氢氧化物电催化膜。MOFs在电催化过程中通常发生不可控的演变,长时间使用后往往失去催化活性。本发明通过不同温度交替的方式构筑双配体MOFs,在光照下诱导其进行可控的结构演变,形成更加稳定且位点分散的电催化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普适性,适用于多种金属源所合成的MOFs。本发明中提供方法操作容易,克服MOFs催化性能不稳定的缺点,得到的电催化膜催化活性更高,稳定性更强,在水处理过程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7509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67074.4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表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净化系统及方法,该净化系统包括预沉降池、净化池和砂滤器,净化池包括絮凝池和斜板沉降池,絮凝池由多块分隔纵板将絮凝池分隔成多个反应腔体,且相邻两块分隔纵板的顶端形成溢流口、底端形成过液口;絮凝池前端与预沉降池连通;斜板沉降池内沿着液体流向分设多块分隔斜板,斜板沉降池与絮凝池由分隔纵板分隔,且分隔纵板顶端形成溢流口供絮凝池上清液溢流进入斜板沉降池;砂滤器的进液端与斜板沉降池的溢流管连通;该净化方法包括采用净化系统对地表水进行净化步骤。本发明的净化系统,净化流程短,可高效的实现地表水中微塑料颗粒物的净化去除,净化成本低,可提高净化水体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46112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0704695.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处理含菌污水的淀粉接枝季鏻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丙烯基三丁基氯化磷单体为原料,加入聚合度控制剂、高温引发剂,通入氮气后加热反应,然后加入羧基活化剂、羟基活化剂以及淀粉继续反应,反应后进行沉淀过滤,干燥即可;接枝季鏻盐基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抗菌活性,增强聚合物的正电荷特性;接枝共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能引入更多活性位点有利于反应;淀粉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性,不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减少水处理厂消毒剂使用量,降低消毒成本并显著减少消毒副产品的二次污染风险;采用淀粉接枝季鏻盐絮凝剂处理废水成本可控,平均处理1吨天然地表水的药剂成本为1‑3分钱(人民币)。
-
公开(公告)号:CN11307212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321299.0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1/28 , C05F7/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生态填料和生态袋地表径流污染负荷阻断及强化净化方法,将活性炭、天然矿土与天然生物质材料以一定比例混合,用天然生物质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粘性使活性炭和天然矿土混合均匀,形成稳定的三元混合吸附剂,并在其孔道沉积金属水合氧化物,在其表面接枝含阳离子季铵基团的高分子长链。以三元混合吸附剂作为填料,在地表径流中吸附氮磷,并在其上面铺设生态袋,使吸附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为生态袋的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以达到吸附、回收、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大大提高了对地表径流的净化作用,也为生态改善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