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7956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392765.7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表达fimH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在发酵生产氨基酸中的应用。本发明借鉴医学上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形成生物膜的细胞相较于游离的细胞更适应极端环境,在已知fim操纵子调控的fimH基因可以调控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了过表达fimH基因后氨基酸代谢通路的变化,为后期工业化过程中筛选其他高产氨基酸有机酸的重组菌株做好铺垫,最终达到提高产量、发酵速率和糖转化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53143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36575.9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其导入了携带fimH基因的重组质粒。本发明还公开了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本发明进一步地公开了基因工程菌在发酵生产L-苏氨酸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构建过表达fimH基因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使大肠杆菌在发酵产L-苏氨酸过程中生物膜产量提高,并且黏附性增加,菌群数量增加,提高了L-苏氨酸的产量和糖转化率,缩短了发酵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744690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905993.0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的固定化方法,包括将活化的大肠杆菌接入装有培养基、经过预处理的多孔网状材料和MOPS的容器中进行固定化培养,使大肠杆菌在固定化培养过程中吸附于多孔网状材料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固定化大肠杆菌补料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包括发酵过程和补料过程,所述补料过程使用的营养成分为葡萄糖和硫酸铵。MOPS可以增强大肠杆菌在固定化材料表面的粘附效果;利用本发明的固定化大肠杆菌发酵L-赖氨酸,L-赖氨酸浓度由游离细胞发酵的90g/L提高至136g/L,重复发酵8批次仍能保持较高的L-赖氨酸生产效率,平均每个批次最终L-赖氨酸产量150g/L。
-
公开(公告)号:CN10702254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474115.8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曲霉的固定化方法,把经过预处理的纤维材料作为固定化介质,将黑曲霉活化后接入装有固定化培养基的发酵容器中培养,使菌株在培养过程中吸附于纤维材料上。以聚酯纤维为固定化介质的气升式纤维床反应器生产柠檬酸,连续生产15批,产酸水平没有降低,发酵工艺稳定。最终柠檬酸产量88.65g/L,发酵速率1.06g/L/h,得率(柠檬酸产量/葡萄糖消耗)93.3%(w/w)。和游离发酵相比,固定化发酵的产量明显提高,发酵周期缩短,发酵液中的菌体量明显减少,粘稠度也随之降低,从而有利于后期的产物和菌体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46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803808.8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过表达Cna1基因的重组酿酒酵母及其构建方法;所述的重组酿酒酵母过表达Cna1基因。所述Cn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述的酿酒酵母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288c。本发明通过过表达Cna1基因,促进了重组菌株生物膜的形成,同时本发明第一次将真菌信号通路基因利用到基于生物膜固定化发酵生产乙醇当中,提高了重组菌株的生物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07425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805087.4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猴头菇液体发酵培养基以及制备三萜的方法,所述猴头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葡萄糖2%‑4%,可溶性淀粉1%‑3%,酵母膏0.5%‑1.5%,磷酸二氢钾0.05%‑0.15%,七水硫酸镁0.04%‑0.1%,余量为水。本发明通过对食用菌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找到使猴头菇生长速度最快的发酵条件。本发明还通过对三萜提取条件的优化,增加猴头菇的次级代谢产物三萜的含量,增加猴头菇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268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335629.0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IPC: A23K10/12 , A23K10/37 , A23K10/30 , A23K10/33 , A23K20/24 , A23K20/20 , A23K20/26 , A23K20/174 , A23K50/30 , A23K50/60 , A23K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发酵制备豆渣菌体蛋白饲料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向装有豆渣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接种含有发酵菌株和诱导物的种子液培养基,采取连续放料发酵样品补料豆渣的形式发酵。由于发酵罐中的菌株可以形成菌群优势,能够快速分解利用豆渣,生成菌体蛋白,提高了发酵样品蛋白、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同时降低了粗纤维,破坏了豆渣中的抗营养因子,使发酵样品成为了优质的蛋白原料。将发酵样品制备成豆渣菌体蛋白饲料,可完全替代豆粕等蛋白原料,节约了饲料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的同时,使湿豆渣资源也得到了合理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88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496998.5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P7/56 , C12N11/04 , C12N11/08 , C12N11/082 , C12N11/093 , C12N11/14 , C12N9/42 , C12N1/20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提高凝结芽孢杆菌发酵产L‑乳酸的方法,以脱木质素纤维经酶解所得的上清液为发酵培养基,以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氨酯、炭黑、棉纤维和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为固定化载体,进行固定化发酵产L‑乳酸。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中固定化细胞连续多批次发酵不仅缩短了单批次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能力,平均产酸浓度108g/L,平均物料乳酸转化率0.41g/(g半脱玉米秸秆),比单批次游离细胞发酵提高17.39%,平均产酸速率达1.82g/(h·L),是游离细胞发酵的1.42倍,发酵效果明显高于游离细胞发酵,而且省去了发酵前不断活化培养菌体的操作,大大简化了生产工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19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156473.0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敲入Sic1基因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所述酿酒酵母由原始酿酒酵母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入基因Sic1后改造而成。由于原始菌株在固定化发酵中菌体聚集过多且聚集体不成熟,电阻较高,阻碍了传质传导,导致其发酵周期的加长,而敲入Sic1基因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对比原始酿酒酵母菌株在游离发酵中絮凝特性明显减弱,在固定化发酵中细胞粘附聚集情况减少,黏附性降低,游离细胞增多,加强了传质传导,缩短了发酵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31738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577723.4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共培养发酵产L‑苏氨酸的方法,即利用重组大肠杆菌△bluF+nMagHigh和重组大肠杆菌△bluF+pMagHigh共培养发酵产L‑苏氨酸。本发明中nMagHigh与pMaghigh的表达共培养,对重组菌的生物膜形成有促进作用,对大肠杆菌发酵产L‑苏氨酸有促进作用,同时缩短了发酵周期、实现了细胞的可循环使用,节约了成本。同时本发明是第一次将光遗传学元件Magnet系统应用到基于生物膜固定化发酵产氨基酸当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