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3850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37013.4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R语言的小麦生育期特征参数估算方法,利用R语言对小麦生长模拟模型进行重新编写,通过拉丁超立方设置参数初始值,运算得到小麦品种特征参数的先验概率分布,根据初始值和先验概率分布选取候选参数,计算生育期的概率密度函数,判断是否接受新的参数,最终得到了品种各特征参数的后验概率密度分布。本发明的方法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提高了抽样的效率,避免了参数陷入局部最优;基于贝叶斯理论框架,有效地考虑了参数的先验分布,通过转化原始数据解决了站点之间误差相关性的问题,使得参数调试结果准确高效,在同类模型小麦品种特征参数估算当中具有普遍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69604.4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高温干旱互作下作物器官温度的方法、系统、装置及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针对任意时刻,S1、获取该时刻的作物参数和气象参数;S2、根据作物参数和气象参数计算高温干旱互作及其累积效应;S3、根据高温干旱互作及其累积效应、作物参数和气象参数计算高温干旱互作下的叶片与穗部的蒸散量;S4、根据叶片与穗部的蒸散量与能量平衡公式模拟高温干旱互作下的叶片与穗部的温度。本发明基于机理性方法构建了叶片和穗部温度的模拟模型,并通过对相关影响因子的整合提高了模型在高温干旱互作下的模拟精度,确保了模型的解释性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45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08737.X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物生产‑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模拟方法、系统及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研究区域内不同亚区的作物的生产力相关数据;S2、确定每个亚区内的优势品种作物;S3、将优势品种作物的生产力相关数据输入到经过校验的生长模型中得到输出结果;S4、将输出结果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数据;S5、将转换数据输入到温室气体排放模型中得到模拟结果。本发明中的方法实现了基于作物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耦合模型进行区域作物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模拟的方法,比起现有模型通常只关注二者之一,协同模拟能够帮助决策者权衡粮食安全和环境友好之间的拮抗关系,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21102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09191.5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冠层氮垂直分布特征模拟方法、系统及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取水稻植株的观测数据;根据不同冠层叶片的叶片干重和不同冠层叶片的叶面积计算植株所有叶片的平均比叶重;根据单位面积种植水稻株数、取样株数和叶面积计算植株所有叶片的叶面积指数;根据植株所有叶片基于质量的平均氮含量和植株所有叶片的平均比叶重计算植株所有叶片基于面积的氮含量平均值;根据植株所有叶片的叶面积指数和植株所有叶片基于面积的氮含量平均值构建冠层垂直剖面叶片氮分布模型。本发明可以准确模拟KN在不同生育阶段、不同栽培条件及不同品种间的变化动态,进而更准确的模拟出水稻冠层氮垂直分布特征的动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08737.X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物生产‑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模拟方法、系统及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研究区域内不同亚区的作物的生产力相关数据;S2、确定每个亚区内的优势品种作物;S3、将优势品种作物的生产力相关数据输入到经过校验的生长模型中得到输出结果;S4、将输出结果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数据;S5、将转换数据输入到温室气体排放模型中得到模拟结果。本发明中的方法实现了基于作物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耦合模型进行区域作物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模拟的方法,比起现有模型通常只关注二者之一,协同模拟能够帮助决策者权衡粮食安全和环境友好之间的拮抗关系,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7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97826.4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作物生育期表型及其区域适应性的定量预测方法、系统及装置,定量预测方法包括:S1、获取与待测作物相关的数据,数据包括多个不同种植环境下记录的作物品种信息、生育期观测数据、气象数据、管理措施数据及QTN标记位点数据;S2、根据数据和作物模型确定品种参数校正值;S3、根据QTN标记位点数据、品种参数校正值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算法确定满足要求的QTN标记位点数据和品种参数校正值;S4、根据满足要求的QTN标记位点数据和品种参数校正值计算品种参数模拟值;S5、根据气象数据、管理措施数据、品种参数模拟值和作物模型计算生育期模拟数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不依赖人工观测的多基因型作物生育期表型的精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85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11226965.4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神农智慧农业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6V10/80 , G06T7/00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V10/764 , G06T5/77 , G06N3/084 , G06N3/049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谱与RGB‑D融合图像的小麦氮积累量预测方法,属于精准农业技术领域。该方法根据RGB图像与深度图像对应像素之间的相关性,提出RGB图像与深度图像的像素级融合算法;通过构建结合小麦冠层颜色与结构信息的特征参数,对单一光谱特征预测小麦叶层氮积累量(Leaf layer nitrogen accumulation,LNA)和地上部氮积累量(Shoot nitrogen accumulation,SNA)的模型进行补偿,建立基于多维特征的预测模型。克服了光谱技术在预测小麦氮积累量时忽视冠层结构各向异性特征,导致预测结果精度低、不稳定等弊端,冠层结构特征的加入对基于光谱预测氮积累量模型进行了有效补偿,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精度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95042.2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6Q50/02 , G06F18/20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NKI预测氮钾互作下小麦植株氮钾亏缺和产量状况的方法,包括:获取氮钾互作下相应的小麦植株生长参数;基于贝叶斯理论框架描述给定观察日期的生物量对钾浓度的响应;使用概率分布描述线性加平台参数在观察日期内的变异性;根据指定先验概率分布来定义这些参数合理值的先验知识;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进行估计;在估计的模型参数中取中值用于拟合每个日期的特定线性加平台函数,确定为临界钾稀释曲线模型;根据养分临界稀释理论计算KNI;根据临界氮稀释曲线模型计算NNI;进一步根据NNI和KNI计算NKI。本发明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小麦植株氮钾亏缺和产量对氮钾互作效应的响应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73142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910965008.4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动物养殖、繁殖生理调控和疾病防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渔用促性腺发育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益母草10‑20份、淫羊藿8‑15份、黄芪5‑10份、枸杞子3‑6份、当归8‑15份、红花8‑15份,载体20‑3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渔用促性腺发育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如下:称取益母草、淫羊藿、黄芪、枸杞子、当归、红花、载体;各原料分别烘干、切碎,经微粉碎后充分混匀,过300目筛网,即得。本发明促性腺发育添加剂添加进水产动物饲料中,可以有效地提升血清(淋巴)中性腺发育相关激素水平,促进其性腺发育;还能提升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促进动物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18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329206.8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花后冠层蒸散建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与小麦生长相关的试验数据;根据相关数据计算温度影响因子和水分影响因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责将温度影响因子和水分影响因子计算高温干旱互作因子;根据任意相邻两天的高温干旱互作因子计算可量化胁迫恢复的效应因子;利用可量化胁迫恢复的效应因子和Jarvis气孔导度模型构建高温干旱互作下的气孔导度模拟模型;利用高温干旱互作下的气孔导度模拟模型预测冠层尺度的气孔导度;根据冠层尺度的气孔导度和相关数据构建高温干旱互作下的冠层蒸散模拟模型。本发明能够对相关影响因子进行整合,从而对预测模型进行优化,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