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4668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383752.X
申请日:2016-06-0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含磷膨胀型阻燃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亚麻纤维素基磷系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阻燃剂包括2~10重量份的炭源、1~10重量份的酸源和1~10重量份的气源;所述炭源为高羧基含量的羧基亚麻纤维,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亚麻纤维浸泡水中,加入H2O2及催化剂,搅拌反应,得到高羧基含量的羧基亚麻纤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阻燃剂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阻燃剂以高羧基含量的羧基亚麻纤维素为炭源,成炭率为20~27.2%,热分解释放可燃性气体少。得到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超过29,垂直燃烧等级为V‑0,燃烧总热释放量下降超过60%,并具有吸水率低、力学性能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96048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310451300.7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高性能玻纤增强阻燃聚己二酰丁二胺二次料回收造粒的方法,将玻纤增强阻燃PA46材料在注塑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料或不合格零件破碎,筛除金属屑,由单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加工温度为295~330℃,采用金属链条进行拉条输送,待物料冷却,切粒得到回收粒料。本方法单螺杆挤出机的剪切作用较弱,待回收二次料在塑化过程中仅受到弱剪切作用,因此玻纤长度能保持较长的数值,PA46高分子链段减少破坏,与采用双螺杆挤出造粒相比,其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都保持较好的数值:机械性能下降最大幅度不超过10%,热变形温度下降幅度不超过2.6℃,造粒损耗率不高于1.2%,可以提高玻纤增强阻燃PA46二次料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1132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51549.4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羧基淀粉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成炭率羧基淀粉和制备方法与在阻燃领域中的应用,及基于其的膨胀型无卤阻燃剂。该淀粉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以硫酸亚铁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将淀粉经糊化,氧化,分离,得到高成炭率羧基淀粉。与纯淀粉相比,本发明的氧化淀粉成炭率高,且燃烧过程中产生更少的可燃性气体,如甲醇等,可应用于阻燃领域,其与聚磷酸铵形成的阻燃剂,具有膨胀性优异,协同阻燃效率高的特点,效果明显优于季戊四醇和纯淀粉。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淀粉的膨胀型无卤阻燃剂及其在环氧树脂阻燃中的应用,利用本发明淀粉与酸源和气源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显著的阻燃效果,拓宽了淀粉衍生物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044719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55162.2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高疏水性能的热塑性淀粉塑料及其制备方法,热塑性淀粉塑料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氧化淀粉65~80%,弹性粒子2.5~25%,增塑剂0.1~15%,润滑剂0.1~5%;其制备方法是先将氧化淀粉和弹性粒子共混混合,再离心分离后洗涤烘干,经过粉碎后得到目数大于50目的弹性粒子-氧化淀粉包覆材料并与增塑剂、润滑剂进行机械混合,最后采用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本热塑性淀粉塑料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其表面接触角由纯的淀粉的37.5°上升到108°,提升了近3倍,表面接触角大于90°,实现了热塑性淀粉塑料疏水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5288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81628.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7D313/04 , C08G63/08 , C08G63/7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循环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向解聚、高纯度、高收率ε‑CL闭环回收再利用的方法。本发明方法仅需以微量乙酰丙酮类金属盐作为催化剂,通过加热升温辅助低真空环境下原位催化降解PCL的方式回收ε‑己内酯单体,即实现100%的解聚效率,解决了现有方法解聚收率低、易碳化,时间长且回收产物纯度低等问题。本发明方法得到的产物纯净,无需进行二次提纯、除水等复杂后处理,具有100%再聚合的反应活性,可直接用于再聚合反应得到再生PCL,拉伸强度达31.3MPa,断裂伸长率达831%。本发明方法以温和的解聚反应工艺完美实现了PCL从“聚合物‑单体‑聚合物”的闭环循环,有望实现工业化解聚‑聚合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789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13578.8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黄埔绿色先进材料技术研究院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卤阻燃橡胶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以羧基化葡聚糖为唯一阻燃/交联剂的无卤阻燃羧基丁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无卤阻燃羧基丁腈橡胶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制备得到:30~60份羧基丁腈橡胶、10份强酸弱碱盐、30~60份羧基化葡聚糖。本发明以羧基化葡聚糖为唯一交联剂/无卤阻燃,通过羧基化葡聚糖与金属离子在羧基丁腈橡胶中形成良好的配位交联网络,赋予羧基丁腈橡胶良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35MPa、超高断裂伸长率≥1700%),同时通过羧基化葡聚糖的侧链羧基促进羧基丁腈橡胶分子在燃烧初期形成致密的炭层,阻止其进一步燃烧,达到0.8mm V‑0级阻燃。
-
公开(公告)号:CN1187726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18378.4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全生物降解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闭环回收己内酯制备具有双重形状记忆性能的PBAT/TPS‑RC全生物可降解材料。本发明利用热裂解高效闭环回收己内酯单体,通过原位开环聚合生成聚己内酯接枝淀粉共聚物,并挤出成型得到具有优异形状记忆性能的TPS‑RC。当TPS‑RC与PBAT双螺杆挤出共混及吹膜时,TPS‑RC以微纳尺度均匀分散于PBAT基体,PBAT/TPS‑RC展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有趣的是,由于具有强微波吸收的增塑剂的存在,PBAT/TPS‑RC经升温或微波加热可在10‑40s快速实现形状回复率分别高达97%和100%的双重热驱动和微波驱动形状记忆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8121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510466.2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J103/02 , C09J123/08 , C09J11/08 , C09J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熔胶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金属粘接强度且可生物降解的TPS基热熔胶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玉米淀粉、增塑剂、酸化剂按比例混合并静置后,置于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挤出,再经冷却、造粒得到酸化改性TPS颗粒;将酸化改性TPS颗粒与EVA树脂、增粘剂、抗氧剂、填料预混后,置于密炼机内熔融共混,经冷却、造粒即制得TPS基热熔胶。本发明制备的热熔胶不仅对纸张、无纺布有良好的粘接效果,同时拥有较高的金属粘接强度,铜片搭接粘接强度可达3.1MPa,铝带剥离强度可达627.3N/m,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可应用范围广,在家具、食品、包装、造纸、卫生用品等行业中均可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7609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625672.7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广东泰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J123/02 , C09J11/08 , C09J11/04 , C09J167/02 , C08G63/692 , C07F9/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熔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两亲性离聚物增强的健康环保热熔胶及制备与应用。所述两亲性离聚物增强的健康环保热熔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APAO树脂35~45份,SBS树脂5~15份,增粘树脂20~40份,石蜡油10~20份,两亲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5~10份,功能性纳米粒子0~10份。本发明通过在热熔胶中加入两亲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可显著提升APAO树脂在不同极性表面的浸润性能、提高对非极性表面的粘接性能和固化后的剥离强度。且通过加入功能性纳米粒子,能够赋予热熔胶相应的健康功能及补强性能,提高热熔胶的品质及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0073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33339.8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广东泰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 广东泰强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J133/08 , C09J111/02 ,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20/06 , C08F214/18 , C08F230/08 , C08F2/26 , C08F2/30 , C08F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硅丙烯酸酯乳液‑氯丁胶乳的复合乳液,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甲基丙烯酸甲酯1~15份、丙烯酸丁酯20~40份、丙烯酸1~5份、含氟单体1~5份、含硅单体1~5份、乳化剂1~10份、引发剂1~5份、氯丁胶乳40~60份、pH调节剂1~5份、去离子水30~100份、消泡剂1~5份。这种复合乳液通过将氟硅单体改性丙烯酸乳液后,采用共混法加入水性氯丁胶乳之中,制备丙烯酸酯/氯丁胶乳复合乳液,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良的初粘性、耐老化性、耐水性和高温持粘力,能与水性氯丁胶乳性能互补,实现协同增强的效果,使该复合胶乳具有初粘力高、热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好的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