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水害事故应急决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8850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602750.9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井水害事故应急决策方法及系统。决策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矿井水害事故的事故元素,得到第一事故元素;根据第一事故元素确定当前矿井水害事故所属的情景类型,得到第一情景类型;获取案例库中第一情景类型对应的所有矿井水害事故案例,得到事故案例集合;根据矿井水害事故案例,获取对策库中事故案例集合中每个矿井水害事故案例对应的决策信息,得到对策集合;对策库包括所有矿井水害事故案例对应的决策信息,决策信息为矿井水害事故案例在每个事故阶段的救援措施和处置技术;将对策集合确定为当前矿井水害事故的应急决策。本发明可以实时对矿井水害事故进行决策,以满足矿井水害事故的紧迫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决策要求。

    基于开采空间关键层滞缓效应的浅表层生态水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68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29009.1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开采空间关键层滞缓效应的浅表层生态水保护方法,利用硬岩层(关键层)离层发育、闭合存在一定的滞缓时间,依据关键层理论及岩层力学强度,找到离地表最近且有一定发育滞缓时间的一层或多层关键层,预先在关键层布置钻孔,并在孔内设置监测系统;当离层发育至该关键层下方时,监测系统自动识别,启动注浆泵,进行快速注浆,在该关键层破断、弯曲前对离层空间注满浆,以阻隔向上传导的开采空间,以阻止采动对浅部岩层和浅地表水体的损伤,同时增加岩体结构强度,对浅地表岩层形成“保护圈”,预防浅地表水漏失和地表沉陷,保护地表生态水位,有利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

    一种煤矿巷道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6384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40081.4

    申请日:2019-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巷道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首先,利用GPS定位设备获取煤矿的各个巷道的各个关键部位的经纬度坐标;并将其转换到世界坐标系;然后,测量巷道的形状数据,根据各个巷道的形状数据制作每个巷道的二维结构图;然后,根据关键部位的世界坐标对巷道的二维结构图进行修正;最后,利用生成的巷道中心线和巷道剖面图自动放样生成巷道的三维模型。本发明利用各个关键部位的世界坐标对制作的二维结构图进行了修正,确保了用于生成三维模型的二维结构图的准确性;本发明基于根据实际测量数据绘制的二维结构图直接放样生成三维模型,提高了三维建模的速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准确性高的快速三维建模方法。

    一种矿井水害事故应急决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8850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02750.9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井水害事故应急决策方法及系统。决策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矿井水害事故的事故元素,得到第一事故元素;根据第一事故元素确定当前矿井水害事故所属的情景类型,得到第一情景类型;获取案例库中第一情景类型对应的所有矿井水害事故案例,得到事故案例集合;根据矿井水害事故案例,获取对策库中事故案例集合中每个矿井水害事故案例对应的决策信息,得到对策集合;对策库包括所有矿井水害事故案例对应的决策信息,决策信息为矿井水害事故案例在每个事故阶段的救援措施和处置技术;将对策集合确定为当前矿井水害事故的应急决策。本发明可以实时对矿井水害事故进行决策,以满足矿井水害事故的紧迫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决策要求。

    基于U形螺线源的矿井瞬变电磁探测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9100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610006760.2

    申请日:2016-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U形螺线源的矿井瞬变电磁探测装置与方法,所述发射线圈设有非导电U形支架和供电电线,所述供电电线以密绕螺线的方式缠绕在U形支架上,供电电线的起点在U形支架的一端,终点在U形支架的另一端,两端各预留出2‑3m连接线与发射机连接,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保持间隔1‑5m;发射机和主机距离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1m之外,基于二分搜索算法进行全区视电阻率计算,本发明采用U形螺线源,减小发射线圈附近干扰源对一次场的干扰,提高了数据质量、探测精度和分辨率;减小了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即减小了关断时间和探测盲区;减小了发射线圈的尺寸,更加适应井下狭小的巷道空间;计算结果精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流固耦合相似模拟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14179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611248086.5

    申请日:2016-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固耦合相似模拟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该流固耦合相似模拟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为:首先将模拟地层材料按层状分布填充于模拟箱体中,利用注水装置注水模拟含水层;然后用水平方向液压加载系统对模拟箱体两侧水平加压,以模拟围压,最后,用垂直方向液压加载系统对模拟箱体进行垂直压力加载,以模拟不同深度荷载。该流固耦合相似模拟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能够适用于不同实验需求。该流固耦合相似模拟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能够实现精准调压,并模拟地层不同深度荷载,可施加不均匀压力。

    一种基于水力学与水化学耦合的水源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6121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638869.9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力学与水化学耦合的水源识别方法,通过突水力学模型及贝叶斯识别模型耦合进行待判水样的水源识别;根据突水点确定潜在水害类型,通过潜在水害类型的所述突水力学模型计算突水临界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v,根据所述潜在水害类型确定实际有效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e;通过所述突水临界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v和实际有效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e的关系,对所述先验概率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所述先验概率代入所述贝叶斯识别模型进行待判水样的水源识别。本发明提供的水源识别方法,引入水力学特征,根据现场分析确定潜在水害类型,从而调整水力学与水化学耦合的水源识别算法,以及构建动态样品库,有效提高了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精度。

    一种煤矿巷道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638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0640081.4

    申请日:2019-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巷道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首先,利用GPS定位设备获取煤矿的各个巷道的各个关键部位的经纬度坐标;并将其转换到世界坐标系;然后,测量巷道的形状数据,根据各个巷道的形状数据制作每个巷道的二维结构图;然后,根据关键部位的世界坐标对巷道的二维结构图进行修正;最后,利用生成的巷道中心线和巷道剖面图自动放样生成巷道的三维模型。本发明利用各个关键部位的世界坐标对制作的二维结构图进行了修正,确保了用于生成三维模型的二维结构图的准确性;本发明基于根据实际测量数据绘制的二维结构图直接放样生成三维模型,提高了三维建模的速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准确性高的快速三维建模方法。

    一种基于水力学与水化学耦合的水源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6121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38869.9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力学与水化学耦合的水源识别方法,通过突水力学模型及贝叶斯识别模型耦合进行待判水样的水源识别;根据突水点确定潜在水害类型,通过潜在水害类型的所述突水力学模型计算突水临界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v,根据所述潜在水害类型确定实际有效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e;通过所述突水临界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v和实际有效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e的关系,对所述先验概率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所述先验概率代入所述贝叶斯识别模型进行待判水样的水源识别。本发明提供的水源识别方法,引入水力学特征,根据现场分析确定潜在水害类型,从而调整水力学与水化学耦合的水源识别算法,以及构建动态样品库,有效提高了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