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股流紧凑式换热器设计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42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73510.0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股流紧凑式换热器设计方法及装置,其包括步骤以换热器翅片参数为第一类初始决策变量;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第一类初始决策变量进行迭代;得到帕累托前沿解集并选取获得最优换热器翅片参数,并得到对应流体层数与每层热负荷;以层排列方式为第二类初始决策变量,采用遗传算法对第二类初始决策变量进行迭代;基于累计热负荷均方差最小为目标,选取获得最佳层排列方式。该方法以体比表面积和流动耗功为目标优化设计换热器外形尺寸和翅片结构参数,并以最小的累计热负荷均方差为目标优化换热器最优层排列方式,实现了外形尺寸、翅片参数与层排列同步优化。

    一种多孔金属-电催化剂复合电极、单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97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96251.1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孔金属‑电催化剂复合电极、单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孔金属‑电催化剂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1)多孔金属预处理;(2)电催化剂浆料制备;(3)电催化剂浆料的涂覆;(4)固化成型。本发明多孔金属‑电催化剂复合电极的粉末催化剂在多孔金属表面组装成型均匀,且具有一定负载量的催化涂层;提高了多孔金属与催化涂层之间的结合强度,实现粉末催化剂在多孔金属表面的牢固负载,防止涂层在使用过程中脱落;有利于增强了单电池的输出功率密度,保证单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一种SOC服役状态变载控温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4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45491.9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一种SOC服役状态变载控温测试装置及方法,其包括高温炉、加载装置。其中,加载装置的工作端位于高温炉的内部,并设有夹具,用于装夹固体氧化物电池系统。夹具上还设有应变及温度传感器,并集成有空气通气结构和燃气通气结构。装置还包括采样电极,其一端与固体氧化物电池系统连接,另一端与外设的上位机连接。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可控性好,通过加载装置和高温炉精确模拟系统工况,且可实时调节系统载荷及温度,使测试结果精确,并通过应变及温度传感器对固体氧化物电池系统载荷数据及时反馈记录,适用于载荷与温度场分布对固体氧化物电池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和内部微观结构应力变化分析,以及不同温度和载荷下电池内部应力变化的分析计算。

    基于低温电解水自产氧的富氧燃烧SOFC零碳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077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71185.5

    申请日:2024-05-10

    Inventor: 王利刚 郭登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温电解水自产氧的富氧燃烧SOFC零碳发电系统,属于分布式能量系统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基于低温电解水自产氧的富氧燃烧SOFC零碳发电系统,包括电堆模块、低温电解水模块、以及尾气处理模块;尾气处理模块包括燃烧室和分离器,用于处理电堆模块的阳极输出气流;电堆模块的阳极输出气流与低温电解水模块的阳极输出气流于燃烧室内进行富氧燃烧,燃烧室的输出气流向电堆模块和/或低温电解水模块提供热能后、经分离器处理,捕集分离器的输出气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低温电解水自产氧的富氧燃烧SOFC零碳发电系统,将SOFC和低温电解进行电力和物质集成,实现低能耗碳捕集、零碳排放、高效率。

    固体氧化物电池分区连接体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3350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193771.2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氧化物电池分区连接体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工作平面上设有基座和多个引线管;底板安装在基座上,底板连接燃料导管;底板夹口连接镍钉,镍钉穿过引线管接入信息收集平台;镍网集流体镍网集流体铺设在底板之上,圆形电池铺设在镍网集流体上,电池的电解质边缘与底板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环型的云母片铺设于上述密封胶的四周,并与密封胶之间留有空隙;阴极集流体铺设在各阴极分区上,阴极集流体引线通过工作平面与信息收集平台相连;扇形分区连接体铺设在阴极集流体之上,绝缘毛毡铺设于分区连接体上;连接体测试板、上压板中心开有气孔。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可以根据测试需求同时测试多个连接体。

    太阳能驱动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分布式多联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1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40186.X

    申请日:2023-02-21

    Inventor: 王利刚 沈阳 刘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太阳能驱动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分布式多联产系统,包括双罐储热模块、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系统、SOEC系统;光照充足时运行电解模式即SOEC模式,光伏阵列过剩电力驱动电堆电解,包括可互切换的蒸汽电解和共电解两种电解模式;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器用太阳能来提供甲烷外重整需要的热量,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运用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器解决了甲烷外部重整所需的高温环境的问题,采用共电解和蒸汽电解的方式制取高氢混气和氢气,并储存。

    一种固体氧化物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6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39863.9

    申请日:2023-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氧化物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固体氧化物电池的正极基于多孔骨架制得,由外到内依次为催化剂层、阻挡层以及骨架层;所述阻挡层采用水热法制备,且厚度不小于10nm;所述催化剂层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颗粒不小于20nm。通过在多孔骨架内壁依次覆盖阻挡层、催化剂层,使得正极的反应活性区域分布在整个骨架内表面不局限于电解质表面,有利于反应的充分发生;同时,采用水热法在多孔骨架内表面制备致密的阻挡层,避免骨架与催化剂材料间的元素互扩散反应,且阻挡层的厚度可以减少至10nm,大大降低了欧姆阻抗。

    一种利用汽轮机抽汽的空气预热系统及预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4944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310177955.X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机组的空气预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汽轮机抽汽的空气预热系统及预热方法。该系统中,一次风预热子系统、二次风预热子系统与火力发电机组的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进行耦合,构建新型的锅炉给水预热系统。一次风经由四级空气加热器与一级疏水冷却器被加热至一次风额定温度;二次风经由五级空气加热器被加热至二次风额定温度。本发明提出的空气预热系统有效避免了漏风问题,同时减少了一次风机、送风机与引风机的运行电耗,提高了燃煤电站的发电效率,此外可以通过调节进入各级空气加热器的抽汽流量及疏水旁路阀门开度来灵活调节一、二次风温度。

    一种耦合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与闭式CO2网络的区域多能互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1987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572045.6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与闭式CO2网络的区域多能互补零碳供能系统,包括RSOC热‑质‑电可逆转换、闭式CO2循环网、可再生能源电力、外部热源、化学储能、天然冷热源以及终端用能模块。本发明中,RSOC在发电与电解模式下双向运行,耦合化学储能模块实现区域多时间尺度能量平衡,光伏发电同时为RSOC电解及终端用户供电,外部热源模块中聚光集热、工业余热可与RSOC模块集成降低电解电耗。闭式CO2网络采用加压低温CO2作为区域供热供冷网络的循环工质,在源侧可充分利用RSOC余热和天然冷热资源;在终端通过相变传热大幅度提升网络供热供冷能力,实现用户被动冷却,同时耦合水源热泵实现不同品位的热力需求,全流程净零碳排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