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987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572045.6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与闭式CO2网络的区域多能互补零碳供能系统,包括RSOC热‑质‑电可逆转换、闭式CO2循环网、可再生能源电力、外部热源、化学储能、天然冷热源以及终端用能模块。本发明中,RSOC在发电与电解模式下双向运行,耦合化学储能模块实现区域多时间尺度能量平衡,光伏发电同时为RSOC电解及终端用户供电,外部热源模块中聚光集热、工业余热可与RSOC模块集成降低电解电耗。闭式CO2网络采用加压低温CO2作为区域供热供冷网络的循环工质,在源侧可充分利用RSOC余热和天然冷热资源;在终端通过相变传热大幅度提升网络供热供冷能力,实现用户被动冷却,同时耦合水源热泵实现不同品位的热力需求,全流程净零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72045.6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与闭式CO2网络的区域多能互补零碳供能系统,包括RSOC热‑质‑电可逆转换、闭式CO2循环网、可再生能源电力、外部热源、化学储能、天然冷热源以及终端用能模块。本发明中,RSOC在发电与电解模式下双向运行,耦合化学储能模块实现区域多时间尺度能量平衡,光伏发电同时为RSOC电解及终端用户供电,外部热源模块中聚光集热、工业余热可与RSOC模块集成降低电解电耗。闭式CO2网络采用加压低温CO2作为区域供热供冷网络的循环工质,在源侧可充分利用RSOC余热和天然冷热资源;在终端通过相变传热大幅度提升网络供热供冷能力,实现用户被动冷却,同时耦合水源热泵实现不同品位的热力需求,全流程净零碳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