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8006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19913.3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八叶草健康产业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 , 华侨大学
IPC: C07H1/00 , C07H15/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六碳糖‑姜黄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姜黄素和2,3,4,6‑四乙酰氧基‑α‑D‑吡喃糖溴化物为原料,通过取代反应和去乙酰化反应得到去乙酰六碳糖‑姜黄素。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产物纯度高、收率高,可用于工业化大量生产,并且所得产物水溶性高,能够大大提升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有望开发为治疗剂。
-
公开(公告)号:CN113979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62253.X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八叶草健康产业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 ,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巴豆酸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分子筛催化剂的存在下,巴豆醛、有机溶剂与氧化气体混合,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得到巴豆酸。本发明使用分子筛作为催化巴豆醛氧化制巴豆酸的催化剂,成本低廉;且分子筛为固相催化剂,能够很好的与氧化反应液进行分离并回收循环使用,绿色环保;本申请使用分子筛催化剂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在巴豆醛氧化成巴豆酸的过程中,分子筛能够大量吸附氧,保证巴豆醛的充分氧化,提高了巴豆醛的转化率,同时增加了巴豆酸的收率,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得巴豆酸的收率为85.3~94%,纯度为99.1~99.5%。
-
公开(公告)号:CN1139124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435095.6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八叶草健康产业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 , 华侨大学
IPC: C07C201/12 , C07C205/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4‑氟‑5‑羟基‑2‑硝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4,5‑二氟‑2‑硝基苯甲酸、无机强碱和极性溶剂混合,进行取代反应,得到4‑氟‑5‑羟基‑2‑硝基苯甲酸;(2)将所述4‑氟‑5‑羟基‑2‑硝基苯甲酸、甲醇和分子筛催化剂混合,进行酯化反应,得到4‑氟‑5‑羟基‑2‑硝基苯甲酸甲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得4‑氟‑5‑羟基‑2‑硝基苯甲酸甲酯的产率和纯度均较高,适用工业生产。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得4‑氟‑5‑羟基‑2‑硝基苯甲酸甲酯的产率为87.5~90%,纯度为98.2~99.1%。
-
公开(公告)号:CN11074706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02794.4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厦门涌泉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1B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无溶剂微波萃取互叶白千层精油的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无溶剂微波技术、重力收集技术、分子蒸馏纯化等现代加工工艺技术相结合实现高纯度互叶白千层精油的提取和纯化,达到了高效率萃取、无溶剂污染、分离无杂质、产品纯度高的目的,操作工艺简单,提取时间短、绿色无污染、成本低,提高了提取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07492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610694193.4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黄素的酵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万寿菊中叶黄素提取、分离、纯化、冷冻干燥制备的冻干粉为芯材,酵母细胞为包埋壁材,通过振荡、离心、水洗除杂制得叶黄素的酵母微胶囊。叶黄素通过微胶囊包埋,不仅保留了叶黄素的防治年龄相关性视黄斑退化、防治白内障、抗氧化性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延缓动脉硬化、预防癌症调节人体免疫力、修复紫外线照射对皮肤造成的损伤等特性,而且为叶黄素不溶于水,加热、光照等都会使其氧化失去活性而不能发挥其健康作用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增加了叶黄素的稳定性。粉末状干燥物也易于保存应用。酵母安全、无毒、营养丰富等特点也使其在食品药品制备应用上具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77428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331977.X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C07J63/00 , C07H15/256 , C07H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脉冲电场偶联生物酶解制备茶皂素的方法,取脱脂后的茶籽粕粉末匀浆,送入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室处理,然后酶解得到茶皂素粗提液;茶皂素粗提液絮凝后经微滤除去杂质,再经纳滤浓缩纯化,得到茶皂素。本发明针对我国茶籽油产业加工中的副产物茶籽粕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制备得到的茶皂素可作为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日化、医药、食品和农药等行业;本发明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有效解决茶籽油生产加工的废弃物排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37295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51483.5
申请日:2017-08-0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A23F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朝鲜蓟茶制备方法,通过采摘花苞、分离苞片、晾青、炒青、包揉、压制成型、打散、烘焙等工序得到朝鲜蓟茶。本发明的朝鲜蓟茶制备方法解决了原来朝鲜蓟直接鲜果烘干制茶所出现的洋蓟酸溶出率低与味涩等问题;且工艺简单,便于加工制作,可大范围推广应用,制茶工艺流程科学、先进,制得的茶品质高,很好地保留了朝鲜蓟茶的甘醇香味。
-
公开(公告)号:CN10607444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96548.3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9/5063 , A61K31/557 , A61K2236/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藏红花素的酵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以水栀子果实经提取、纯化、冷冻干燥制备的冻干粉为芯材,酵母细胞为包埋壁材,经水浴恒温振荡、离心、冷冻干燥制备得到酵母微胶囊产品,不仅保留了藏红花素的抗心肌缺血缺氧、改善行为认知、抗脂质过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等特性,而且为藏红花素吸收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增加了藏红花素的稳定性;干燥粉末状的微胶囊更易于保存应用。酵母微胶囊安全、无毒、营养丰富等特点也使其在食品药品制备应用上具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7719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685530.8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八叶草健康产业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 ,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樟脑和异丙醇铝为反应物,以甲苯和/或异丙醇为第一溶剂,配制反应物溶液,反应得到冰片,反应温度为100‑125℃,反应时间为6‑24h;其中,上述樟脑和上述异丙醇铝的摩尔比为1:0.1‑0.8,上述甲苯和上述异丙醇的体积比为0‑3:1,且上述樟脑在上述反应物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2g/mL;(2)将上述反应物溶液加热至100‑125℃,反应6‑24h,得到冰片。本发明以樟脑为底物合成冰片,转化率能达到98‑100%,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樟脑几乎全部转化为龙脑,且右旋龙脑的含量大于55%,符合药典对冰片质量的规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486488.4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八叶草健康产业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 , 华侨大学
IPC: C07C253/14 , C07C255/56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氰基苯乙酮的催化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保护气氛下,将4‑溴苯乙酮、亚铁氰化钾、铜催化剂、1,10‑菲罗啉、KI和DMF混合后,于135‑140℃搅拌反应10‑24h;(2)将步骤(1)所得的物料进行分离纯化,即得所述4‑氰基苯乙酮。本发明具有很高的4‑氰基苯乙酮,相比于背景技术的6%,提高到高达66‑96%。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