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生物絮凝辐流式二次沉淀池

    公开(公告)号:CN102350104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210611.5

    申请日:2011-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化学-生物絮凝辐流式二次沉淀池,本发明是在原有的辐流式沉淀池中设置絮凝反应区,对二沉池的进水先进行化学-生物絮凝,再出水沉淀,特点是絮凝剂的投加点位于生物处理之后,沉淀之前,在二沉池中心设置专门的絮凝反应区,该区分为中心筒和外筒,中心筒为紊流絮凝区和稳流区,外筒为悬浮隔滤区和絮凝出水区。本发明可实现进一步高效低耗脱氮除磷,提高二沉池泥水分离效果,出水水质达标,减少絮凝剂投加量,节约用地的目的。

    一种有机固废和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厌氧生物反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747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65060.7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固废和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厌氧生物反应系统,涉及厌氧反应器发酵技术领域。所述厌氧生物反应系统包括:反应池主体、过滤组件和沼气循环组件;反应池主体包括厌氧水解酸化反应池和厌氧产甲烷反应池;过滤组件能对泥水混合物进行膜分离处理并能将滤液由所述厌氧产甲烷反应池中排出;沼气循环组件与厌氧水解酸化反应池和厌氧产甲烷反应池均连接用于收集沼气并将沼气回输。往复式驱动组件,带动膜过滤装置往复移动,通过抖动惯性将膜丝表面泥饼层去除。本发明所通过结构设计、膜分离处理以及沼气循环利用的综合优化,提升了有机固废和废水处理的效率,改善了出水水质,并增强了能源回收能力,展现出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一种装配式驳岸型好氧/缺氧/好氧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3671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058253.4

    申请日:202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驳岸型好氧/缺氧/好氧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应用。其通过依次为好氧‑缺氧‑好氧的三级阶梯式反应区对污水进行水质提升处理,其中:好氧区水流自下而上从好氧区底部进入缺氧区继续反应,由于污水中的溶解氧较低,缺氧区水流流向以及构造等形成第二级的缺氧状态,缺氧区出水在顶部溢流,自上而下进入第三级好氧区,让整个系统始终呈现“好氧‑缺氧‑好氧”交替的处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湿地不仅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具有传统人工湿地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而且本发明中的三级处理工艺强化了人工湿地中生物处理过程,功能性填料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显著提升了水质,使出水水质达标。

    一种多级循环流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2101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567883.4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级循环流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应用,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第一反应池为缺氧反应池或厌氧反应池,第二反应池为好氧反应池;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出水口处均设置有穿孔筛管,穿孔筛管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且表面均匀分布多个过水孔。该反应器设置多级反应池和内回流装置,使反应器内形成循环,并在出水口处设置穿孔筛管,利用穿孔筛管特定的结构,控制过水孔处水流流速,有效避免填料堆积和流失的问题。

    一种屋面雨水截污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72400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012518.6

    申请日:2016-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屋面雨水截污净化系统,涉及雨水净化处理领域,能够收集建筑物上的雨水并进行有效净化,从而使城市屋面雨水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多根立管、多个净化装置、一根溢流管及跌水装置,相邻两根立管之间连接净化装置,每根立管上连接有一根阳台支管,用以承接阳台雨水,最上方立管连接有一根屋面支管,用以承接屋面雨水,所述溢流管与每根立管通过一根支管连通,每根支管上设有智能通断机构,最下方立管和溢流管与下方跌水装置连通,将雨水排入跌水装置。

    一种初期雨水净化接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17763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610011943.3

    申请日:2016-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C02F1/288 C02F2103/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初期雨水净化接纳装置,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针对初期雨水污染雨水的特性进行过滤、吸附,减少雨水对水体的污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主管路和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净化装置,所述主管路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浊度仪和电动阀门,所述净化装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一和管路二与主管路连通,所述管路一与主管路的连接部位于浊度仪和电动阀门之间,管路二与主管路的连接部位于电动阀门与主管路的出水端之间,所述净化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排列且相互连通的粗颗粒物拦截室、砾石过虑室、生物质半焦吸附过虑室,所述粗颗粒物拦截室内部为空腔,砾石过虑室内填充砾石,生物质半焦吸附过虑室内填充生物质半焦。

    一种生物/酶促湿地污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0467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125375.6

    申请日:2006-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酶促湿地污水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集中了生物处理的高效性与生态处理的低能耗性优势,采用特别设计的酶促湿地,湿地的深度为800~1000mm,且采用三级递进布水,使得进水端负荷分配均匀,在湿地中填入酶促填料。本发明增大了床深提高了水力负荷,耐冲击负荷能力强;采用酶促填料提高了可生化性;采用递进布水方式进水减小了湿地首端负荷,延缓了前端堵塞;在生物反应器利用1/2能耗去除2/3的污染负荷,利用1/6能耗去除掉剩余1/3的污染负荷,污染物去除率高、能耗低;出水水质稳定,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实现了酶促湿地出水达标排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