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43903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739831.4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监测污泥脱水过程中氨气(NH3)和硫化氢(H2S)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包括通风系统、脱水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和尾气吸收系统。本发明可针对污泥脱水工艺产生的NH3和H2S气体的浓度进行在线监测,能准确测定污泥在脱水工艺NH3和H2S的排放量。该方法可为测定污泥脱水工艺NH3和H2S气体的排放特征和控制上述过程中的恶臭气体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80076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510658201.5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催化臭氧氧化除污染水深度处理技术,针对常规粉末状催化剂不利于水相中分离和易失活等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纳米锰酸铜尖晶石催化膜反应器的构建方法。其将多相催化臭氧氧化与陶瓷膜过滤技术相结合,利用陶瓷膜催化层上的活性组分(CuMn2O4)催化臭氧产生高氧化能力的·OH,有机物可通过直接与分子臭氧反应,或和臭氧分解产生的·OH反应,同时陶瓷膜截留作用也可以辅助强化去除水中的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此外,臭氧可以与水体中的腐殖酸和天然有机物(NOMs)反应,有效地防止膜污染形成。纳米锰酸铜尖晶石催化膜的制备工艺简单,便于操作,膜表面催化剂均匀分布,提高了传质效率,在含PPCPs的饮用水或污水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912765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010273667.0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0/1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净化富含植物多酚水体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和环境功能材料领域。该吸附剂的性状为粉末,由亚铁和硅的复合氧化物构成活性吸附组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水处理工艺对富含植物多酚水体除污染效果差、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利用亚铁、硅和碱液共沉淀反应,再经老化、烘干、洗涤等过程,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度的介孔材料。由于亚铁硅复合氧化物吸附剂,具备较高的比表面积和高孔隙度,为植物多酚在其表面的吸附提供了吸附位点和空间,实现了对植物多酚水体的净化作用。作为一种水深度处理技术,亚铁硅复合氧化物吸附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除植物多酚污染效果好,这些优点有利于亚铁硅复合氧化物吸附剂在净化富含植物多酚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提高常规水处理技术的净化效果,为富含植物多酚水体的净化提供一种新型、高效、价廉的水处理吸附剂。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26027.6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5B19/418 , C02F1/00 , C02F1/72 , C02F1/78
Abstract: 本发明智慧水厂运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级氧化水处理工艺智慧管控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水厂面临的技术老旧、监控不足、资源利用低下等问题。该方法通过高精度传感、物联网、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实现对水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节。具体包括数据采集、上传、清洗、可视、处理及下发等步骤,利用多种传感器采集水质数据,通过边缘网关加密上传至大数据中心,并采用动态箱型图法清洗数据。同时,构建三维可视化数字孪生体模型展示实时数据,运用MLR、SVR、RF和LSTM等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出水水质并生成调节指令。采用了贝叶斯算法对超参数进行细致调优,从而实现了对工艺参数的精确调整与智能化管理。该方法显著提升了处理效率与精度,降低了运营成本,确保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为水处理行业带来了显著的进步和新的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18439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349343.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絮凝‑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工艺、装置及其深度净化制药废水方法。本发明通过电絮凝工艺产生的絮凝体,原位强化去除水中悬浮物,减轻了悬浮物对臭氧催化氧化的负面影响,阳极牺牲产生的铝、铁、锌多羟基氧化物催化臭氧分解产生·OH,原位催化臭氧氧化净化制药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与固相催化臭氧氧化协同作用,强化对制药废水中残留药物的降解、脱毒和矿化,外加电场即可以实施电絮凝,也可以通过阴极提供电子催化臭氧氧化,进一步强化制药废水中残留药物的降解,实现悬浮物和难降解有机物的同步去除以及制药废水深度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893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71240.3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463 , C02F1/467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絮凝原位耦合电芬顿溢流污水快速净化技术,其特征在于电絮凝工艺阳极产生的Fe2+与Fe3+,经过一系列水解和聚合过程,形成多种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通过电化学诱导絮凝过程实现快速处理溢流污水中悬浮物和非溶解态污染物的目的,同时磷原子和铁原子掺杂多孔碳阴极能够通过3电子迁移行为,强化溶解氧还原产生过氧化氢,在阳极产生Fe2+和Fe3+原位催化作用下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去除溢流污水中存在溶解态COD和氨氮,最终实现溢流污水的快速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43654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1910797546.7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00 , C02F1/28 , C02F1/70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当前降雨径流中氮磷污染物浓度高且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雨水径流中氮磷同步去除的过滤介质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方法,属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技术领域。采用原位负载法成功制备出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铁基复合碳材料与载体复合,形成负载型雨水径流污染控制过滤介质。本发明提出的雨水径流污染控制过滤介质作为雨水净化填料、应用于可拆卸式雨水净化装置和制备生态滤水砖。在应用过程中,通过过滤介质中的活性组分零价铁提供电子,将NO2‑‑N和NO3‑‑N还原为N2,实现水体中NO2‑‑N和NO3‑‑N的高效还原净化。同时,零价铁失电子被氧化为Fe3+,Fe3+和雨水中的磷酸盐结合生成磷酸铁沉淀,从而完成雨水中氮磷同步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53532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109842.1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3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凝原位构筑滤饼的重力驱动雨水净化装置及运行方法,该重力驱动雨水净化装置中的膜组件由滤饼及滤膜共同构成,所述滤饼由混凝原位构筑后负载于滤膜表面;所述滤饼包括由间歇混凝预处理所得的絮体原位累积形成的具有孔隙结构的滤饼;所述滤饼还包括处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生物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该膜组件的重力过滤系统及运行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滤膜表面构筑了一层含有疏松孔隙结构和微生物的滤饼,利用其孔隙结构增强对雨水中污染物的截留能力,形成有利于生物膜生长的内部环境,有效去除雨水中的多种污染物,形成间歇投药工艺模式,具有应用绿色能源、节省运行成本、占地面积小、设备构造简单、易于维护等优势,适用于农村地区雨水的分散式处理与资源化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29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436317.6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467 , C02F1/461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i3C2TX强化传统阳极材料,诱导活性氯与羟基自由基耦合的电化学阳极氧化水处理方法。本发明采用酸刻蚀法制备出Ti3C2TX,并将其与炭黑、乙醇和聚四氟乙烯分散液混合,制备改性阳极材料,构建新型电化学阳极氧化水处理技术;将用具有二维层状结构Ti3C2TX用于强化传统阳极,不仅为大量电子的转移提供通道,有利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提高传统阳极表面含氧官能团密度、比表面积和亲水性,提升析氧电位至2.84V,抑制析氧副反应,改善间接产生强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和活性氯,高效降解高盐水中有机污染物,在高盐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0774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811570988.X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72 , C02F1/78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强化电子转移效率的催化臭氧氧化水处理除污染技术,属于水处理技术和环境功能材料领域。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实现了钙钛矿型氧化物和石墨相氮化碳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增加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加速臭氧分解,并可提高催化剂中结构缺陷度,从而提高纳米催化剂催化活性,加快电子转移速率,缩短污染物降解时间,进一步提高除污染体系的矿化和脱毒能力。本发明针对现有常规饮用水处理对新型污染物苯并三唑去除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钙钛矿型氧化物/石墨相氮化碳作为催化剂,实现其在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的成功应用,不仅能提高对苯并三唑的降解能力,并且能同步抑制有毒副产物溴酸盐的生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