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54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41818.X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深圳大学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综合枢纽工程地基沉降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侧固定连接盒体,盒体一侧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设有形变传感器,底座一侧固定连接竖板,竖板一侧设有筛土装置;其特征在于:盒体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测量盒,测量盒一侧为可视刻度板;竖板上端固定连接横板,横板设有多级下压装置,多级下压装置分别对测量盒和盒体内土体挤压;还包括喷水装置和车站模型,车站模型埋设于盒体内。本发明通过盒体内的土体模拟施工现场的孔隙率,能够制备土体不同深度孔隙率不同的试验土体,从而在实验室内进行预先的试验,便于针对不同施工现场土体的性状,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0657301.0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N7/01 , G06N5/046
Abstract: 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城市深部岩溶塌陷风险动态评估方法,其主要包括深部岩溶塌陷风险识别、深部岩溶塌陷风险等级标准、深部岩溶塌陷风险动态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深部岩溶塌陷风险动态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深部岩溶塌陷风险概率分析、深部岩溶塌陷风险损失分析和深部岩溶塌陷风险评估等步骤;通过上述步骤,本发明解决现有的深部岩溶塌陷灾害的评估方法有效性、实用性和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更准确的反映城市建筑更密集、生命线廊道区深部岩溶塌陷灾害风险的变化规律,及时获得深部岩溶塌陷灾害的风险状态,为后续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01706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296342.9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监测线缆通过二衬的方法,通过在二衬分阶段浇筑施工的前提下,在口子件两侧回填混凝土浇筑前通过支架和电缆导槽将线缆穿至口子件回填位置,并固定在特定位置,使传感器电缆线绕出至二衬混凝土钢模板外侧,待二衬混凝土浇筑后,将线缆固定至二衬混凝土表面,完成线缆固定。本发明可避免在二衬混凝土结构中开洞、减小对二衬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影响,同时减少管线出现渗漏水的概率。线缆布置灵活,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在二衬混凝土浇筑前、浇筑中和浇筑后各个阶段中进行监测,监测中断时间短,保证监测时间的连贯性。线缆可整根一次连接到采集仪,减少线缆接头,以避免线缆接头造成的信号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6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57301.0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N7/01 , G06N5/046
Abstract: 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城市深部岩溶塌陷风险动态评估方法,其主要包括深部岩溶塌陷风险识别、深部岩溶塌陷风险等级标准、深部岩溶塌陷风险动态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深部岩溶塌陷风险动态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深部岩溶塌陷风险概率分析、深部岩溶塌陷风险损失分析和深部岩溶塌陷风险评估等步骤;通过上述步骤,本发明解决现有的深部岩溶塌陷灾害的评估方法有效性、实用性和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更准确的反映城市建筑更密集、生命线廊道区深部岩溶塌陷灾害风险的变化规律,及时获得深部岩溶塌陷灾害的风险状态,为后续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55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38252.6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盾构隧道监测内力全局推演方法,包括确定既有盾构隧道结构关键断面,形成构关键断面设计有限元数值模型,在结构关键断面处设置传感器,计算得到管片厚度折减系数和混凝土弹性模量折减系数γ,在虚拟空间形成既有盾构隧道关键断面数值仿真模型,形成隧道管片厚度折减系数和混凝土弹性模量折减系数集,计算得到盾构隧道结构计算应力结果数据集,得到既有盾构隧道关键断面数字孪生模型,对应计算内力和位移为结构全局内力和位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盾构隧道结构监测内力仅能反应和展示隧道结构局部受力而不能反应和展示隧道结构全局受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4241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1138187.0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区域联动的地铁车站客流分级报警方法,步骤是实时采集车站监控视频的流量、速度、密度与区域人数数据,按监控区域对数据汇聚与预处理;将车站设施分为类,提出设施通过能力饱和度计算、容纳能力饱和度及服务能力饱和度计算方法;划分车站关键区域,提出各区域能力饱和度及车站综合饱和度计算方法,综合计算车站拥挤指数;提出各类设施、区域、车站能力饱和度聚类方法,计算得到分级结果与过饱和阈值;计算车站设施、区域能力过饱和状态持续时间,构建基于决策树的设施能力报警方法,提出车站区域联动报警方法;构建车站各关键区域邻接矩阵及邻边集合,提出单个设施与多区域联动的客流联动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69580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427119.9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4C5/16 , E02D29/16
Abstract: 一种装配整体式地下结构钢‑混凝土组合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连接构造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后浇混凝土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在迎水侧的一端相互支撑以形成构件拼装支撑区,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在背水侧的一端向内凹入以形成后浇混凝土叠合区,所述后浇混凝土构件成型于后浇混凝土叠合区,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迎水侧和背水侧设有钢筋,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构件拼装支撑区内设置有附加架立钢筋以保证强度;在后浇混凝土叠合区,通过连接扁钢、第一扁钢、第二扁钢、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及其对应螺母将第一和第二构件的受力钢筋连接成整体的钢筋骨架。由此,本发明克服了现有装配整体式地下结构灌浆套筒连接接头的不足,受力合理,造价低,施工方便,省时省工,防水性能好,且能有效的缩短工期,同时该接头具有良好的抗剪性能,亦适用于地下结构抗震结构体系中,在我国地下结构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该连接构造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01706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96342.9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监测线缆通过二衬的方法,通过在二衬分阶段浇筑施工的前提下,在口子件两侧回填混凝土浇筑前通过支架和电缆导槽将线缆穿至口子件回填位置,并固定在特定位置,使传感器电缆线绕出至二衬混凝土钢模板外侧,待二衬混凝土浇筑后,将线缆固定至二衬混凝土表面,完成线缆固定。本发明可避免在二衬混凝土结构中开洞、减小对二衬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影响,同时减少管线出现渗漏水的概率。线缆布置灵活,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在二衬混凝土浇筑前、浇筑中和浇筑后各个阶段中进行监测,监测中断时间短,保证监测时间的连贯性。线缆可整根一次连接到采集仪,减少线缆接头,以避免线缆接头造成的信号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16027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03216.5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中铁信(北京)网络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信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铁环境中行人异常行为检测方法以及装置。所述地铁环境中行人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车站图像组;提取车站图像组的轨迹特征;获取训练后的局部轨迹特征模型以及训练后的全局轨迹特征模型;将所述轨迹特征输入至所述局部轨迹特征模型以及全局轨迹特征模型以获取行人异常情况。本申请的地铁环境中行人异常行为检测方法通过局部轨迹特征模型以及全局轨迹特征模型两种模型进行车站的预测,通过局部轨迹特征模型来判断个体的异常情况,通过全局轨迹特征模型来判断群体事件,实现了一种鲁棒的实时地铁环境行人异常行为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910947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082700.2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轨道健康状态动态监测和分析方法,把信号采集硬件安装在运营列车的转向架上;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信号采集硬件对轨道健康状态信息进行即时采集;采集得到的轨道健康状态数据由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分析软件是载于安装在运营车辆车体内的计算机,或是载于云端服务器。一种搭载式轨道健康状态动态监测与智慧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模块化方式将惯导系统组件、超声探伤组件、激光位移传感器、激光廓形传感器和线阵相机等装置进行一体化集成,并搭载于运营列车上,在运营时间内高频率动态采集包括轨道动态几何形位、车体加速度、钢轨伤损、轨枕及扣件缺损等多种轨道健康状态参数,实现运检合一,精确化、精细化地指导轨道养护维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