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33072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0786935.5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1J35/08
Abstract: 公开了阳极和X射线生成管、X射线生成装置和放射线照相系统。接合材料(8)的厚度在与管状阳极构件(6)的中心轴(P)正交的径向方向上变化,接合材料(8)被用来将用于支撑靶层(9)的透射基板(7)与管状阳极构件(6)在沿着中心轴(P)的方向上进行接合。因而,其中接合材料(8)的圆周拉伸应力被缓解的区域被形成于沿着中心轴(P)的方向上,以防止在接合材料(8)中产生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05793953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80064844.0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5/16 , A61B6/0407 , A61B6/502 , G21K1/02 , H01J35/06 , H01J35/08 , H01J2235/087 , H01J2235/166 , H05G1/10
Abstract: 包含靶阵列和X射线检测单元的放射线摄影装置。靶阵列包含多个靶和前方遮蔽部件。前方遮蔽部件包含多个隔开物。X射线检测单元包含检测部分。隔开物分别具有其倾角沿阵列方向改变的倾斜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042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079593.5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1J3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5/045 , G21K1/02 , H01J3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X射线产生管、X射线产生装置和X射线成像系统。提供一种减少对靶的热损伤的高输出X射线产生管。X射线产生管包含靶、电子源和设置在靶与电子源之间的具有多个电子通过开口的格栅电极。相对于格栅电极处于电子源侧的源侧电子束具有电流密度分布,并且,格栅电极具有开口率分布,使得源侧电子束的电流密度最大的区域与格栅电极的开口率最小的区域对准。
-
公开(公告)号:CN103996592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055820.0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放射线管和使用该放射线管的放射线成像系统。该放射线管包括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阴极单元包括电子源,阳极单元包括靶和围绕靶布置的屏蔽构件。靶被从电子源发射的电子照射以发射放射线。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经由多个间隔件彼此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0539284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10091890.1
申请日:2007-03-28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nventor: 上田和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2 , H01M8/0271 , H01M8/248 , H01M8/2483 , H01M2250/30 , Y02B90/18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其能增大发电区域的面积与燃料电池单元的面积的比以增大燃料电池的单位体积电力和单位重量电力。此燃料电池包括氧化剂极包围件,该氧化剂极包围件设在燃料电池单元的四个角处以经由形成在其间隙内的氧化剂吸入口引入大气中的氧气。此燃料电池还包括形成在氧化剂极包围件内的通孔,该通孔作为每个燃料电池单元的氢气供给路径且沿堆叠方向紧固燃料电池单元。通过使端板、分隔件以及燃料极密封件通孔相互对齐以及通过使组紧固件穿过该通孔,推压所有部件以组装。燃料电池可经由通孔的内壁面与组紧固件之间的间隔从外部燃料箱供给氢气。
-
公开(公告)号:CN104288916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410337320.6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K1/046 , G01J1/0462 , G21K1/04 , H05G1/02
Abstract: 照射野限制装置,与X射线发生装置相连,包括一对第一限制叶片,该第一限制叶片限定了供辐射穿过的开口的宽度;具有第一开口宽度调节轴的第一开口宽度调节机构,该第一开口宽度调节轴可操作以通过使这对第一限制叶片朝向或远离彼此移动来调节开口宽度;和具有第一开口中心调节轴的第一开口中心调节机构,该第一开口中心调节轴可操作以通过沿同一方向移动这对第一限制叶片来调节开口的中心位置;第一开口宽度调节轴和第一开口中心调节轴同轴地布置。还涉及X射线发生装置和X射线放射照相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546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280041540.3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5/08 , G01N23/04 , H01J35/18 , H01J2235/087 , H01J2235/088 , H01J2235/186
Abstract: 在根据本发明的靶结构(100)中,靶(102)被设置在绝缘基板(101)的中心区域上,并且,用于向靶供给电压的第一导电部件(103a)被设置在绝缘基板的周边区域上,该周边区域不包括与靶重叠的区域并且不被靶覆盖,使得第一导电部件与靶的周边部分接触并电连接。因此,能够在抑制不必要的X射线的发射的同时在不妨碍在靶中产生的热向基板扩散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对于靶的电压供给线。
-
公开(公告)号:CN102792782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180010438.2
申请日:2011-02-21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5/08 , H01J35/16 , H01J35/18 , H01J2235/068 , H01J2235/087 , H01J2235/163 , H01J2235/166 , H01J2235/168 , H01J2235/186
Abstract: 放射线产生装置包括从电子发射源侧依次设置的第二屏蔽部件、靶子和第一屏蔽部件。从靶子的最大放射强度部分到第一屏蔽部件的最短距离比从靶子的最大放射强度部分到第二屏蔽部件的最短距离短。
-
公开(公告)号:CN10398562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049216.7
申请日:2014-02-13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5/08 , A61B6/40 , H01J35/065 , H01J35/12 , H01J35/16 , H01J2235/068 , H01J2235/087 , H01J2235/1204 , H01J2235/1291 , H01J2235/165 , H01J2235/168 , H01J2235/186 , H05G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放射线产生设备以及包含该放射线产生设备的放射线照相系统。放射线产生设备包括包括多个电子发射部的阴极阵列、以及包括多个靶以及连接靶的链式连接单元的阳极阵列。链式连接单元包括多个屏蔽部件和热传递部件,该屏蔽部件被布置在与相应靶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并且热传递部件的热导率高于屏蔽部件的热导率。热传递部件具有在靶的布置方向上连续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3733734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80037295.9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5/12 , H01J35/16 , H01J35/186 , H01J2235/122 , H01J2235/166 , H05G1/025 , H05G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放射线发生装置包括:外封壳1,包括允许放射线通过的第一窗口2;放射线管10,在外封壳1中容纳并且在与第一窗口2相对的位置包括允许放射线通过的第二窗口15;热连接到第二窗口15并且与第二窗口15连通的放射线通过孔21;及从第二窗口15朝第一窗口2突出的放射线屏蔽构件16。在该装置中,具有比放射线屏蔽构件16更高热传导性的热传导构件17连接到放射线屏蔽构件16的突出部分的外周。这种简单的配置可以屏蔽不必要的放射线并且冷却目标,同时便于重量的减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