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67468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380006279.8
申请日:2013-0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52 , B60R16/0215 , H01B7/0045 , H02G3/0487
Abstract: 电磁屏蔽件(1)具备金属布(3)和两个托架主体部(2)。两个托架主体部(2)各自具备两个长型部(10)和连结部(20、4),将金属布(3)的四个外缘部中的第一外缘部(31)和其相反侧的第二外缘部(32)分别保持成包围电线(9)的周围的环状。两个长型部(10)由导电性材料构成,在沿金属布(3)的外缘部串联地排列的状态下与金属布为环状。连结部(20、4)将两个长型部(10)各自的端部彼此连结来将两个长型部(10)保持成环状。(3)接合,通过从电线(9)的两侧相互组合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4930649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080090777.5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方式提供一种能抑制水滞留于通过底座部的肋形成的凹部中的端子台。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端子台(10)具备:底座部(21),以将机器的壳体的开口封闭的方式固定于壳体;和环形的密封构件(25),设置于底座部(21)的背面。在端子台(10)相对于壳体的组装状态下,密封构件(25)在将开口包围的位置上被壳体和底座部(21)夹持而压缩。在底座部(21)的表面侧形成有肋(31、32)和形成为被肋(31、32)包围的空间的凹部(41~43)。在各凹部(41~43)中的密封构件(25)的外侧位置形成有脱水孔(47~49)。
-
公开(公告)号:CN1172426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80032739.3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52
Abstract: 提供能提高止水性及其耐久性的线束(10)。线束(10)具备:屏蔽电线(20),具有芯线(23)、将芯线(23)的外周覆盖的绝缘包覆部(24)、以及将绝缘包覆部(24)的外周覆盖的编织构件(22);壳体(31),将编织构件(22)的外周覆盖;以及止水构件(40),将编织构件(22)的网眼填埋,并且设置于壳体(31)与绝缘包覆部(24)之间。止水构件(40)具有弹性部(42),被夹持在壳体(31)与绝缘包覆部(24)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45085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080067450.6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连接部件及具备连接部件的连接单元,在装配于壳体的连接部件中,能够确保连接部件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并且使连接部件容易装配于壳体。连接单元(10)具备壳体(12)和端子座(11),端子座(11)具有装配于壳体(12)的主体部(30)及插入有主体部(30)的环状的弹性构件(40)。弹性构件(40)在第1厚度与第2厚度(T2)之间变形,弹性构件(40)在未作用沿着向壳体(12)的插入方向(Z)的压缩力的情况下为与主体部(30)接触且与壳体(12)不接触的第1厚度,在作用有沿着向壳体(12)的插入方向的压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508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80067450.6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连接部件及具备连接部件的连接单元,在装配于壳体的连接部件中,能够确保连接部件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并且使连接部件容易装配于壳体。连接单元(10)具备壳体(12)和端子座(11),端子座(11)具有装配于壳体(12)的主体部(30)及插入有主体部(30)的环状的弹性构件(40)。弹性构件(40)在第1厚度与第2厚度(T2)之间变形,弹性构件(40)在未作用沿着向壳体(12)的插入方向(Z)的压缩力的情况下为与主体部(30)接触且与壳体(12)不接触的第1厚度,在作用有沿着向壳体(12)的插入方向的压缩力的情况下为与主体部(30)及壳体(12)双方接触的第2厚度(T2)。
-
公开(公告)号:CN107735908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80038032.8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7/02 , H01R4/187 , H01R4/72 , H01R13/405 , H02G15/04 , H02G15/18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无需在包含被绝缘的导体的带模塑部的电线中去除绝缘包覆部的工序。带模塑部的电线具备:线状的导体部;端子,其连接于导体部的端部;模塑部,其以端子从模塑部的一端侧突出且导体部从模塑部的另一端侧突出的方式将导体部与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分覆盖;以及绝缘性的包覆部,其将模塑部与导体部的周围覆盖,且由热收缩管收缩而成,在模塑部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台阶部,第一台阶部沿模塑部的圆周方向延伸,并以另一端侧的部分比一端侧的部分位于外周面侧的方式突出,包覆部的端部钩挂于第一台阶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453349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480044227.4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35/02 , H01R4/18 , H01R13/648 , H01R13/6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20 , H01R4/182 , H01R4/646 , H01R9/034 , H01R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包括导电性的片材(2)以及将该片材(2)和其他部件电连接的连接配件(3)的带有配件的导电片(1)中,易于同时实现较小的连接阻力和较大的固定强度。连接配件(3)具有压接于导电性的片材(2)的边缘部的压接部(31)。压接部(31)包括夹住片材的边缘部的一对板状夹持部(311、312)和将它们相连的折回部(313)。一对板状夹持部(311、312)的一个板状夹持部,在折回部(313)和其相反侧的边缘部之间的中间区域的外表面,具有通过比其他部分更强力地压接于片材而呈带状形成的带状凹部(314)。
-
公开(公告)号:CN10753422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6617.8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7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将柔软的导电部件与单芯线连接的情况下,无需为了设置与柔软的导电部件连接的连接部分而对单芯线进行挤压加工,便能够更简单地将单芯线和柔软的导电部件连接。电线模块具备:第一导电部(1),其是单芯线;第二导电部(2),其形成为比第一导电部(1)柔软的筒状,第二导电部(2)以将第一导电部(1)的端部的外周面覆盖的状态在一侧端部(21)与第一导电部(1)连接;导电性的连接部(3),其与第二导电部(2)的另一侧端部(22)连接,导电性的连接部(3)包含能够与对方侧部件连接的端子形状的部分;以及绝缘包覆部(4),其至少将第一导电部(1)以及第二导电部(2)的周围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529876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180022529.1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B7/00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方式提供能使外装构件小型化的线束。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线束(10)具有电线(11)和外装构件(12)。电线(11)具有:芯线(13)由绝缘包覆部(14)包覆的包覆部(16);和绝缘包覆部(14)被去除而从绝缘包覆部(14)露出芯线(13)的露出部(17)。露出部(17)具有弯折部(25),弯折部(25)以向与芯线(1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弯折。包覆部(16)设置于外装构件(12)的内部,弯折部(25)设置于外装构件(12)的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149306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80090777.5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方式提供一种能抑制水滞留于通过底座部的肋形成的凹部中的端子台。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端子台(10)具备:底座部(21),以将机器的壳体的开口封闭的方式固定于壳体;和环形的密封构件(25),设置于底座部(21)的背面。在端子台(10)相对于壳体的组装状态下,密封构件(25)在将开口包围的位置上被壳体和底座部(21)夹持而压缩。在底座部(21)的表面侧形成有肋(31、32)和形成为被肋(31、32)包围的空间的凹部(41~43)。在各凹部(41~43)中的密封构件(25)的外侧位置形成有脱水孔(47~49)。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