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83899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080066700.0

    申请日:2010-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架装置(1),其具备:具有电机(40)和滚珠丝杠机构(35)的电气式减震器(30)、电路(101)、反相放大电路(120)、以及惯性补偿电容器(Cp)。电路(101)对被设置在电机(40)上的两个通电端子之间进行电连接。反相放大电路(120)与电路(101)电连接。在反相放大电路(120)的输出端子(O)上连接有惯性补偿电容器(Cp)。在电机(40)以及电路(101)中,随着簧上部件和簧下部件的接近动作以及远离动作而流有发电电流,并且还流有表示滚珠丝杠轴(36)以及电机(40)的转子等的旋转体的惯性力的惯性等效电流(Im)。在惯性补偿电容器(Cp)中流有与惯性等效电流(Im)反相的电流(Ip)。通过该反相的电流(Ip),从而抵消了惯性等效电流(Im)。

    车辆用减振器系统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21614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0980159147.2

    申请日:2009-07-08

    Inventor: 小川敦司

    Abstract: 其特征在于具有电磁式减振器(10),所述电磁式减振器(10)包括:(i)伴随弹簧上部和弹簧下部的接近和分离动作而进行动作的电磁马达(46);以及(ii)外部电流(90),所述外部电路(90)被设置在该马达(46)的外部,并具有(A)仅允许从作为马达(46)的两个端子中的一个端子的第一端子(100)向作为另一个端子的第二端子(102)的电流流入的第一连接路CFEB、以及(B)仅允许从第二端子(102)向第一端子(100)的电流流入的第二连接路DFEA,所述电磁式减振器(10)针对弹簧上部和弹簧下部的接近动作,通过由马达(46)产生的发电电流流过第一连接路CFEB能够产生依赖于由电磁马达(46)产生的电动势的衰减力,针对分离动作,通过由马达(46)产生的发电电流流过第二连接路DFEA能够产生依赖于由电磁马达(46)产生的电动势的衰减力。根据本减振器系统,能够容易地使针对弹簧上部和弹簧下部的接近动作的衰减特性与针对分离动作的衰减特性不同。

    悬挂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91772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785851.5

    申请日:2017-09-04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悬挂装置具有:置于上部构件与下部构件之间的弹簧;与弹簧并列设置的马达,该马达根据能够根据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的分离操作而移动的可移动轴的可移动速度生成电力;电力消耗电路,该电力消耗电路包括可变电阻器VR,可变电阻器VR通过消耗马达中生成的电力来改变在马达中生成的阻尼力;以及电阻值控制部,该电阻值控制部控制可变电阻器,使得可变电阻器的电阻值随着可移动轴的可移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电气式减震器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18295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080002847.3

    申请日:2010-06-17

    Inventor: 小川敦司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气式减震器(20)具有:电动机(21),其由于相互接近以及分离的簧上部件和簧下部件的接近动作以及分离动作而被旋转;电路(50),其为了使电流流通于电动机(21)中而对电动机(21)的通电端子之间进行连接。在电路(50)中设置有P沟道JFET(56、60)。P沟道JFET(56、60)的栅极与电动机(21)的一个通电端子相连接,源极与另一个通电端子相连接。因此,感应电压被施加在栅极上。感应电压表示电气式减震器(20)的行程速度。由此,栅极电压VGS以随着电气式减震器(20)的行程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方式,根据上述相对速度而发生变化。通过以此种方式使栅极电压VGS发生变化,从而根据漏极-源极间电流iDS相对于栅电压VGS的变化特性,而通过P沟道JFET(56、60)来限制流通于电路(50)中的感应电流的大小。

    车辆用减振器系统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14037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0980159133.0

    申请日:2009-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3/12 B60G17/06 B60G2300/60 F16F15/03 F16F2232/06

    Abstract: 减振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式减振器以及通过控制外部电路(90)来控制流入到马达(46)的电流的外部电路控制装置(200),所述电磁式减振器包括(α)电磁马达(46)以及(β)电磁式减振器而被构成,所述电磁马达(46)伴随弹簧上部和弹簧下部的接近和分离动作而进行动作,所述外部电路(90)被设置在该马达(46)的外部,并包括:具有(A)仅允许伴随接近动作的马达(46)的发电电流流入的第一连接路径(CFEB)、(B)仅允许伴随分离动作的马达(46)的发电电流的第二连接路径(DFEA)、(C)连接马达(46)和蓄电装置(120)的蓄电装置连接电路、以及(D)调节流过其中的电流的蓄电装置连接电路电流调节器(108、114、122、124)电磁式减振器。本减振器系统能够容易地使针对接近动作的衰减特性和针对分离动作的衰减特性不同,也能够控制电磁式减振器产生的推进力,具有优良的振动衰减特性。

    电气式减震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18295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080002847.3

    申请日:2010-06-17

    Inventor: 小川敦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电气式减震器(20)具有:电动机(21),其由于相互接近以及分离的簧上部件和簧下部件的接近动作以及分离动作而被旋转;电路(50),其为了使电流流通于电动机(21)中而对电动机(21)的通电端子之间进行连接。在电路(50)中设置有P沟道JFET(56、60)。P沟道JFET(56、60)的栅极与电动机(21)的一个通电端子相连接,源极与另一个通电端子相连接。因此,感应电压被施加在栅极上。感应电压表示电气式减震器(20)的行程速度。由此,栅极电压VGS以随着电气式减震器(20)的行程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方式,根据上述相对速度而发生变化。通过以此种方式使栅极电压VGS发生变化,从而根据漏极-源极间电流iDS相对于栅电压VGS的变化特性,而通过P沟道JFET(56、60)来限制流通于电路(50)中的感应电流的大小。

    车辆用减振器系统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14037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0980159133.0

    申请日:2009-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3/12 B60G17/06 B60G2300/60 F16F15/03 F16F2232/06

    Abstract: 减振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式减振器以及通过控制外部电路(90)来控制流入到马达(46)的电流的外部电路控制装置(200),所述电磁式减振器包括(α)电磁马达(46)以及(β)电磁式减振器而被构成,所述电磁马达(46)伴随弹簧上部和弹簧下部的接近和分离动作而进行动作,所述外部电路(90)被设置在该马达(46)的外部,并包括:具有(A)仅允许伴随接近动作的马达(46)的发电电流流入的る第一连接路径(CFEB)、(B)仅允许伴随分离动作的马达(46)的发电电流的第二连接路径(DFEA)、(C)连接马达(46)和蓄电装置(120)的蓄电装置连接电路、以及(D)调节流过其中的电流的蓄电装置连接电路电流调节器(108、114、122、124)电磁式减振器。本减振器系统能够容易地使针对接近动作的衰减特性和针对分离动作的衰减特性不同,也能够控制电磁式减振器产生的推进力,具有优良的振动衰减特性。

    车轮状态获得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28614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03819495.3

    申请日:2003-07-23

    Inventor: 小川敦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轮状态获得装置和车辆状态获得装置。该车轮状态获得装置包括:车轮侧装置(10-16),它具有用于检测车辆轮胎的空气压力的空气压力传感器(32);和车身侧装置(18),它具有接收天线(20-26)并且被布置得用于通过接收天线(20-26)从车轮侧装置接收车轮侧信息并提取表示所检测的空气压力的空气压力信息即检测空气压力信息,并且车身侧装置包括估计部(54),所述估计部(54)用于在用于接收车轮侧信息的接收天线出现任何故障的情况下,基于所检测的车轮速度估计轮胎空气压力,并获得表示所估计的空气压力的估计空气压力信息。因此,甚至在用于接收车轮侧信息的接收天线(20-26)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所述车轮状态获得装置也能够获得空气压力方面的信息。

    轮胎状态获取设备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45698C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03808314.0

    申请日:2003-0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23/0416 B60C23/0433 B60C23/0444

    Abstract: 一种检测车轮(10-18)轮胎状态的轮胎状态获取设备,包括(a)各包括一发射装置(42)的车轮侧装置(20-28),和(b)一包括一接收从车轮侧装置发射的轮胎信息(50)的接收装置(70,200)的车体侧装置(30),其中,根据接收装置接收轮胎信息的状况确定发射轮胎信息组的车轮的位置。该接收装置包括取向为接收从各车轮侧装置发射的轮胎信息的多个天线(80-88),并且与轮胎信息接收强度最高的天线对应的车轮可确定为发射轮胎信息的车轮,从而天线无需靠近各车轮放置以识别车轮。

    轮胎状态获取设备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30319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710091560.2

    申请日:2003-0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23/0416 B60C23/0433 B60C23/0444

    Abstract: 一种检测车轮(10-18)轮胎状态的轮胎状态获取设备,包括(a)各包括一发射装置(42)的车轮侧装置(20-28),和(b)一包括一接收从车轮侧装置发射的轮胎信息(50)的接收装置(70,200)的车体侧装置(30),其中,根据接收装置接收轮胎信息的状况确定发射轮胎信息组的车轮的位置。该接收装置包括取向为接收从各车轮侧装置发射的轮胎信息的多个天线(80-88),并且与轮胎信息接收强度最高的天线对应的车轮可确定为发射轮胎信息的车轮,从而天线无需靠近各车轮放置以识别车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