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接头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9801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22812.7

    申请日:2021-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接头及其应用,该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接头包括至少一注浆钢管和至少一对条形注浆槽,注浆钢管的管壁沿纵向设有若干个注浆孔,且注浆钢管横断面为两侧边向内收缩的束腰结构;成对的条形注浆槽分别设于两混凝土预制构件内并沿其所在混凝土预制构件纵向延伸,条形注浆槽开口朝向两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接缝并向内收缩,两混凝土预制构件对齐后,成对的条形注浆槽配合形成供注浆钢管插入的束腰型孔道。本发明将横断面为束腰结构的注浆钢管插入一对条形注浆槽形成的束腰型孔道中,可将两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起来;从注浆孔压入的浆液能填充注浆钢管与束腰型孔道之间的缝隙,浆液固化后,能提高接头整体性,并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

    一种可与管片对中的内部结构纵向宽度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623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56849.0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与管片对中的内部结构纵向宽度的设计方法,属于盾构隧道技术领域,可与管片对中的内部结构纵向宽度的设计方法,包括通过内部结构端点在管片楔形中心面的投影判断确定可使相邻内部结构间产生最大干涉量的相邻两环管片封顶块的位置,并通过模拟拼装的方法获取此时相邻内部结构的最大干涉量,根据最大干涉量计算与管片对中时无干涉的内部结构纵向宽度。本申请可以通过对内部结构的纵向宽度采用包络设计实现内部结构与管片精准对中,进而达到减少内部结构骑跨缝现象、减小施工误差累积、降低预制拼装过程中掺杂现浇施工频率、减小设置有预制中隔墙隧道结构侵限的风险。

    一种适用于洞身出露反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1726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42930.3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洞身出露反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包括:首先在待建隧道洞身外露侧的边坡上进行桩基定位,并施工抗滑桩;其次破除抗滑桩桩头,在抗滑桩的顶部依次向上施工托梁和外扶壁式挡墙;然后待外扶壁式挡墙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外扶壁式挡墙后反压土体分层回填,并在外扶壁式挡墙与回填土之间做防水反滤层;接下来在回填土范围内,采用地表注浆加固,加固深度至原状土2m以下;再然后回填土顶部回填防水黏土层,并在坡顶和坡面施工排水设施;最后待回填土沉降稳定后,在待建隧道洞口侧施工超前管棚支护,进行暗洞开挖和隧道衬砌施工。本申请实现了洞身外露,地形横坡陡峻,土质围岩隧道的快速、安全施工作业。

    一种隧道路基与公路路基交界处的过渡段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201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368707.8

    申请日:2021-04-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隧道路基与公路路基交界处的过渡段连接结构,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隧道路基,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混凝土垫层、U形槽底板和混凝土填充层和沥青铺装层;公路路基,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回填层和沥青铺装层,回填层与混凝土填充层齐平;钢筋混泥土板,其位于回填层的底部且向隧道路基方向延伸,且与U形槽底板为一体式浇筑成型结构。本申请的钢筋混泥土板增加了隧道路基与公路路基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又增加了公路路基的竖向刚度,减小了隧道路基与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本申请能有效将公路路基的荷载传递给钢筋混泥土板,从而使钢筋混泥土板和隧道路基共同承受荷载,避免了分界处出现不均匀沉降,提高了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一种用于隧道防撞侧石的保护装置及防撞侧石

    公开(公告)号:CN1170517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73833.3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防撞侧石的保护装置及防撞侧石,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其用于与防撞侧石连接;弹性囊体,其设置在安装板上,外沿与安装板连接,以在弹性囊体与安装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非牛顿流体,其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并填充满容纳空间。由于在弹性囊体与安装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中充满非牛顿流体,在车辆与该用于隧道防撞侧石的保护装置发生碰撞时,弹性囊体与非牛顿流体配合,吸收部分碰撞的能量,增强对车辆的保护能力,减轻碰撞对车辆及乘车人的冲击,提高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撞侧石难以提供缓冲效果,在与车辆碰撞时可能会造成车辆严重损坏,存在防撞效果差,碰撞时可能威胁司乘人员的安全的问题。

    降低盾构管片纵向螺栓手孔处脱模难度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47435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066534.9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盾构管片纵向螺栓手孔处脱模难度的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计算得到纵向螺栓手孔结构线与盾构管片脱模方向之间的脱模角;若所述脱模角小于预设角度,则根据纵向螺栓手孔的位置角、纵向螺栓手孔的底边宽、纵向螺栓手孔结构线与盾构管片脱模方向之间的期望脱模角、纵向螺栓手孔的顶弧半径以及纵向螺栓手孔的顶弧圆心到纵向螺栓手孔底边的距离计算得到纵向螺栓手孔的底边加宽值;基于所述纵向螺栓手孔的底边加宽值对纵向螺栓手孔靠近盾构管片边缘一侧的底边进行加宽。通过本发明,可以抵消偏角摩阻力,减小微摩阻力,降低盾构管片纵向螺栓手孔处的脱模难度。

    一种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结构及止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83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59237.4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结构,其包括安装于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条、以及填充于混凝土变形缝与止水条之间缝隙的磁性防水胶;止水条包括止水条本体、设于止水条本体两侧的止水倒刺、设于止水倒刺上的金属磁片。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结构及止水方法,止水结构中,止水条设有止水倒刺,使得止水条与混凝土变形缝处的隧道结构紧密贴在一起,增加止水条与隧道间的阻力,防止水压力过大而挤出止水条;止水倒刺上设置了金属磁片,磁性防水胶填充止水条与混凝土变形缝间的缝隙,金属磁片与磁性防水胶配合进一步增强隧道结构与止水条之间的粘结性,保证止水效果,降低再次漏水的风险;止水结构方便好安装,对附属封堵结构的破坏小。

    一种沉井施作超深盾构工作井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63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75056.3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井施作超深盾构工作井及施工方法,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设置有多段沉井的工作井,多段所述沉井呈上下设置,多段所述沉井从下至上设置;混凝土基座,设置在沉井的底部;隔墙,纵横交叉设置在沉井的内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沉井施工工艺方法施作此类盾构工作井,在地面提前施工主体结构,逐节沉放,无明挖工法的支护系统转换,有效提高工作井的施工效率及安全性,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小,通过沉井的隔墙和加固体,实现加固体设置在沉井内,提高加固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工作井结构地面施工,通过分节段沉放,结构耐久性、防水性能更优,无需设计超深地连墙,隧道结构施工完成后,可在沉井内直接回填水土。

    一种大跨度箱涵顶进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37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28135.8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跨度箱涵顶进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纵横梁系统和纵梁转换系统,纵横梁系统之间形成有箱涵顶进空间,纵横梁系统包括多排挖孔桩,挖孔桩用于对铁路轨道进行支撑;纵梁转换系统位于箱涵顶进空间内,且纵梁转换系统顶端与纵横梁系统连接,底端为箱涵接触端。本发明中,利用挖孔桩对铁路轨道进行支撑,有效地降低纵梁跨中弯矩和变形,形成了第一支撑结构,多孔箱涵在顶进过程中,多孔箱涵本身也可以对铁路轨道进行支撑,并形成第二支撑结构,避免了铁路轨道变形,利用第一支撑结构配合第二支撑结构,解决了大跨度箱涵顶进施工中,纵梁变形大而影响铁路运营的安全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