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5784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004115.8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等效载荷的构架疲劳损伤评估方法,根据线性累计损伤理论计算得到构架基于弹簧载荷的第一疲劳损伤值,并根据第一疲劳损伤值计算得到弹簧载荷的等效弹簧载荷;根据线性累计损伤理论计算得到构架基于减振器载荷的第二疲劳损伤值,并根据第二疲劳损伤值计算得到减振器载荷的等效减振器载荷;根据等效弹簧载荷和等效减振器载荷计算等到构架的疲劳损伤评估值。本发明通过获取单一实测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时程曲线,在此基础上得到构架关键点的疲劳损伤,建立基于两种等效载荷耦合作用下的构架疲劳损伤计算方法,使疲劳损伤评估结果更为接近实际疲劳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300258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28578.X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F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端抗侧滚减振装置及轨道车辆。该车端抗侧滚减振装置包括:一对减振机构,适于分别安装在相连的一对车体上相对设置的一对端墙上,且一对减振机构分别设置于车体沿长度方向的轴线两侧;连接杆,两端分别铰接于一对减振机构,连接杆的长度大于任一车体的垂向运动位移,以将车体的侧滚运动与垂向运动之间解耦。该车端抗侧滚减振装置能确保连接于一对车体间的连接杆的长度能够远大于车体垂向运动的位移,从而在车体进行不同运动过程中能利用连接杆对减振机构的运动进行限位,以至少实现车体的侧滚运动与垂向运动之间的解耦,进而实现在不影响垂向平稳性的前提下更可靠的抑制侧滚振动,大大提升轨道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85784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04115.8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等效载荷的构架疲劳损伤评估方法,根据线性累计损伤理论计算得到构架基于弹簧载荷的第一疲劳损伤值,并根据第一疲劳损伤值计算得到弹簧载荷的等效弹簧载荷;根据线性累计损伤理论计算得到构架基于减振器载荷的第二疲劳损伤值,并根据第二疲劳损伤值计算得到减振器载荷的等效减振器载荷;根据等效弹簧载荷和等效减振器载荷计算等到构架的疲劳损伤评估值。本发明通过获取单一实测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时程曲线,在此基础上得到构架关键点的疲劳损伤,建立基于两种等效载荷耦合作用下的构架疲劳损伤计算方法,使疲劳损伤评估结果更为接近实际疲劳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181184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486759.0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载荷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臂式轴箱载荷测试方法。转臂式轴箱载荷测试方法包括在垂向减振器与转臂式轴箱的连接位置的第一载荷识别点设置第一应变组件;在转臂式轴箱的加强筋内孔中的第二载荷识别点设置第二应变组件;将第一应变组件以及第二应变组件与信号采集设备电连接;对转臂式轴箱施加载荷,获取载荷与应变的传递系数;将转臂式轴箱安装于车辆,根据第一应变组件、第二应变组件的应变响应以及载荷与应变的传递系数,获取转臂式轴箱的载荷时间历程曲线。该转臂式轴箱载荷测试方法能够准确地获取转臂式轴箱在动态载荷下的载荷时间历程曲线,解决了仅对转臂式轴箱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校核造成的测试结果保守、偏差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09762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0732522.9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领域,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变轨距转向架用轮对及转向架,其包括车轮、车轴和锁紧组件;所述车轮的轮毂位于所述车轮的外侧延伸有一连接套,所述车轮的轮毂内周和/或所述连接套的内周设有内花键,所述车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内花键相匹配的外花键,所述车轮与所述车轴通过所述内花键与外花键连接;所述锁紧组件分别压装在所述车轮的连接套的外周,且位于所述车轴两端的轴箱体中,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车轮沿所述轴箱体的轴向移动或锁紧,以实现车轮变换轨距。本发明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高速动车组转向架零部件的原有布置,以提高轨道车辆变轨距转向架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07839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10333067.5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的密封结构,其包括外环、内环和弹性套,所述外环的内径大于内环的外径,所述弹性套的一端与所述外环的内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套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环的外周固定连接,所述外环可带动所述弹性套一起相对所述内环移动。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在变轨距时能够使车轮与车轴之间实现完好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036026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36511.8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控制抗蛇形减振器及减振系统、车辆。本发明提供的主动控制抗蛇形减振器的活塞在液压缸内作往复运动时,将液压缸的内部划分为两个缸体,两个缸体分别通过两条主油路与储油箱连通,以在液压缸与储油箱之间构成一主回路;换向阀安装在两条主油路与储油箱之间,用于在减振器处于主动模式时能改变主回路的流向,并能调节活塞在液压缸内的位移。该减振器切换到主动模式时,通过液压缸内两缸体之间的油压差改变活塞位移量,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抗蛇形减振器因性能参数不能调整而导致的车辆作曲线运行时令转向架相对于车体处于径向位置,从而提高列车曲线通过速度,降低轮轨磨耗,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76367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63620.7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86 , G06F17/50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车间减振器参数的方法及装置,基于实际轨道建立轨道模型,然后根据该轨道模型、第一车厢以及第二车厢的车钩长度、第一车厢的第一转向架与第二转向架中心的距离以及第一、第二车间减振器的初始位置坐标,计算出第一、第二车间减振器的实际位置坐标,从而根据第一、第二车间减振器的实际位置坐标,可以计算出第一、第二车间减振器的参数,比如是车间减振器的长度和/或角度等。可见,在计算出车间减振器参数的过程中,不需要再对轨道进行作图,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计算车间减振器参数的过程;并且可以避免仅考虑特殊位置而导致错误估计车间减振器的最大伸缩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789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77411.X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F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系悬挂系统及轨道车辆,包括:构架;轴箱体,设于构架的侧梁的内侧;橡胶节点组件,连接于轴箱体的顶部和构架之间,用于提供纵向和横向定位刚度,并释放垂向刚度;两个钢弹簧组件,连接于轴箱体的顶部和构架之间,且两个钢弹簧组件分别位于橡胶节点组件沿纵向的两侧,用于提供垂向刚度;定位拉杆,连接于轴箱体的底部和构架之间,用于提供纵向刚度,并释放垂向刚度和横向刚度。实现了对垂向刚度、横向刚度和纵向刚度的解耦,使垂向、纵向和横向这三个方向的刚度分别独立实现,可满足一系悬挂系统具有足够的轮对轴箱定位刚度并具有较小的垂向刚度,保证车辆的临界速度及乘坐舒适性,满足车辆高速稳定性和平稳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918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05593.5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领域,提供一种转接座总成、转向架及轨道车辆。转接座总成包括电机安装座,连接于转向架,电机安装座用于与电机沿车长方向的一侧连接;牵引拉杆安装座,连接于转向架并与电机安装座一体成型,牵引拉杆安装座位于电机安装座朝向轮对的一侧。该转接座总成减少了部件数量和组装步骤,使得整个转接座总成结构更加紧凑,重量更轻,有助于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和能效,有利于实现转向架的轻量化设计;能够同时实现电机的横向、垂向和径向的定位以及载荷传递;提高了车辆在高速运行和复杂工况下的安全性能,有助于减少因部件松动或断裂导致的安全事故,保障乘客和车辆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