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的绝缘体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93275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61195.7

    申请日:2015-06-28

    Inventor: 顾文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的绝缘体,包括绝缘体本体,绝缘体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供接触件上的安装凸台由后至前装入的初始安装槽,绝缘体上还设置有与初始安装槽在周向上间隔设置的最终安装槽,最终安装槽与初始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连接其两者的旋转通道,旋转通道中设置有供安装凸台由初始安装槽转动通过至最终安装槽并防止安装凸台由最终安装槽转动至初始安装槽的弹性单向通过结构,最终安装槽具有与安装凸台的前、后端挡止配合限制安装凸台前后移动的前、后槽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与壳体装配后供接触件安装的绝缘体。

    一种水冷连接器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787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315791.1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水冷连接器,包括壳体、装配在壳体内的至少两个成排分布的接触件和用于实现上述接触件冷却降温的水冷结构,其中所述接触件包括与对插端接触件接触的接触部、设有冷却通孔的冷却部以及与壳体固定密封的固定部;所述水冷结构包括沿接触件排布方向延伸的冷板,该冷板依次穿过各个接触件冷却部的冷却通孔。本发明冷却结构的分布并不影响接触件的固定密封和接触使用,通过在接触件上增设冷却部,在接触件正常排布的前提下,无需增大接触件之间的间距和连接器的尺寸即可实现冷却结构的安装定位,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满足连接器的小型化使用需求。

    一种液冷电缆
    13.
    发明公开
    一种液冷电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168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45820.1

    申请日:2023-01-30

    Abstract: 一种液冷电缆,包括电缆外护套和被电缆外护套所包裹的信控线、第一动力线和第二动力线,所述电缆外护套内设置有通有导电冷却液的第一空心管,所述第一动力线浸没在第一空心管的导电冷却液内,所述第二动力线包覆在第一空心管的外表面;电缆外护套内还设置有第二空心管,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通过第一动力线所连接的功率端子上的冷却液通道连通以形成冷却循环回路。本发明采用单套冷源系统就可以满足导电冷却液的浸没式冷却使用要求,降低液冷电缆的成本和维护费用。

    一种充电线缆及其制备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5099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56546.3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线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外护套、第一导热层、至少两根动力线和至少两根冷却管,所述外护套内壁设有所述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包覆于所述动力线和/或所述冷却管外围,所述动力线与所述冷却管相邻设置;或;所述动力线设置于所述冷却管内部;或;所述动力线包覆于所述冷却管外壁。通过在充电线缆内设计网状立体结构的导热层,加速线缆内部与外部、纵向与横向热传递,将动力功率线上产生的热量迅速通过导热层传递到四周,让线缆表面和内部温度尽可能均衡,线缆结构内任意两点的温度差尽可能小,通过导热层增加功率线的冷却点,提高冷却效率,防止线缆表面局部温度过高伤害使用者和线缆过度老化,以提高线缆使用寿命。

    一种连接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2214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25640.1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组件、线缆组件,连接器组件上设置插装孔,插装孔的轴线所在面与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呈一定角度;线缆组件中的线缆插装在对应的插装孔内,并与连接器组件内对应的接触件导通连接。该连接器模块化设计,分为连接器组件、线缆组件、固定密封组件三个组件,更容易实现自动化和模块化的装配,整个过程装配效率高,并且连接器组件上的插装孔轴线所在面与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呈一定角度,实现了连接器的插接方向与线缆的出线方向呈一定角度,实现了弯式出线。

    一种连接器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40694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361190.4

    申请日:2015-06-28

    Inventor: 顾文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中的绝缘体和前端为插接端的接触件,接触件外周设置有安装凸台,绝缘体上设置有供安装凸台由后至前装入的初始安装槽,绝缘体上还设置有与初始安装槽在周向上间隔设置的最终安装槽,最终安装槽与初始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连接其两者的旋转通道,旋转通道中设置有供安装凸台由初始安装槽转动通过至最终安装槽并防止安装凸台由最终安装槽转动至初始安装槽的弹性单向通过结构,最终安装槽具有与安装凸台的前、后端挡止配合限制安装凸台前后移动的前、后槽壁。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接触件可以在后绝缘体部分装配到壳体之后再将接触件装配到绝缘体中的连接器。

    一种连接器的绝缘体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93275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361195.7

    申请日:2015-06-28

    Inventor: 顾文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的绝缘体,包括绝缘体本体,绝缘体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供接触件上的安装凸台由后至前装入的初始安装槽,绝缘体上还设置有与初始安装槽在周向上间隔设置的最终安装槽,最终安装槽与初始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连接其两者的旋转通道,旋转通道中设置有供安装凸台由初始安装槽转动通过至最终安装槽并防止安装凸台由最终安装槽转动至初始安装槽的弹性单向通过结构,最终安装槽具有与安装凸台的前、后端挡止配合限制安装凸台前后移动的前、后槽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与壳体装配后供接触件安装的绝缘体。

    一种内部液冷式导电接触件及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699237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09184.6

    申请日:2017-03-31

    Inventor: 顾文武 李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4 H05K7/20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部液冷式导电接触件及连接器。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内部液冷式导电接触件,内部液冷式导电接触件包括接触件本体,接触件本体的内部设置液流通道,液流通道的内壁上设有绝缘层,液流通道内可通入冷却液,冷却液从进液口液流通道后在其内部流通,在流通的过程中将接触件传递给绝缘层的热量吸收,然后从出液口流出并在外部冷却,实现循环换热,完成对接触件的导热和散热,根据接触件发热量的大小可适当调整冷却液的液流速度,从而在不降低接触件所通电流的前提下实现对接触件的良好冷却。

    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连接器接触件及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6936005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25057.8

    申请日:2017-0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6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中的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连接器接触件及连接器;连接器壳体上设有供接触件插入的接触件插槽,连接器壳体上在接触件拔出方向上设有两处以上的用于与接触件挡止配合的锁止结构,所述的锁止结构中的至少一个由设置在连接器壳体上的锁止臂形成,锁止臂具有用于进入接触件插槽中并与接触件挡止配合的锁止位和朝向接触件插槽槽壁外侧运动并与接触件解除挡止配合的解锁位。本发明的连接器壳体在现有连接器壳体与接触件卡接配合的基础上,增加由锁止臂与接触件挡止配合而形成的第二层锁止结构;使接触件更够承受较大的拔出力,增强了连接器的安全性能。

    一种液冷载流母排及液冷充电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83521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07196.7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便于电设备的结构零部件的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载流母排及液冷充电组件。一种液冷载流母排,包括分体设置的正、负极导体,正、负极导体内部均具有液冷通道用于冷却液流动,两导体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进、出液口,正、负极导体的另一端通过绝缘连通结构连通正、负极导体的液冷通道,以使冷却液通过进、出液口在两导体内形成回路。冷却液经进液口由一个导体流入后,通过绝缘连通结构流入另一个导体再通过出液口流出,完成一个循环后实现对整个载流母排的冷却,且可以循环冷却,由于液冷通道设置在导体内部,密封性良好,且使得整个结构较为简单,使用便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